浅析当前世界金融危机
浅析当前世界金融危机
自从有了资本主义社会以来,虽然资本主义的精英们做了很多的政策调整和努力,供给与需求不均衡引发的经济危机就一直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通讯技术,高速交通工具,信息存储处理能力的不断的日新月异,社会分工进一步的精细,处于社会精细分工的需要,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了金融资本主义,伴随着分工的全球扩展,金融资本主义以新自由主义来鸣锣开路,人类进入了全球化时代,这个时代跨国金融资本占据主导地位,全世界都被纳入了跨国金融资本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此时的危机会达到什么程度呢?
谈到金融危机,就需要首先明确金融是什么。我是学理工类的,所以对传统教科书上对金融的定义不太了解,仅仅谈谈我个人的理解。金融的出现源于社会分工引发的交换的发展。当社会分工极度复杂的时候,单纯的物物交换无法满足交换的经济,因而阻碍了生产的发展,这就需要一种大家都认同的具备一定价值的一般等价物来充当所有交换活动的媒介,这样货币就产生了,货币产生后,促进了生产交换活动的进行,进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意味着有些人不需要劳动,只需要具备一定的具备信用的货币就能无偿的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交换活动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生产产品的能力,但是这些产品人消费不了,迫切需要在更大范围内交换获得别人更多的产品,但是长时间,长距离的奔波不利于阻碍生产的进行,于是一种专门从事商品交换并从商品交换中牟利的商人阶层出现了,商人的出现促进了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头脑的商人能够准确的发觉不同区域的产品以及不同地区人民的需求,对这种需求的把握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并通过囤积居奇的方式来谋取暴利,这样商人在所有的社会阶层中首先崛起,长时间的算计锻炼了他们睿智的分析判断力,奔波于不同的地区,接触不同的人群,使得他们见多识广。经过不断的积累,大的商人积累了巨额的货币,他们不需要亲自劳动就可以通过货币支付的方式无偿的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样商业资本就出现了,它的特征就是货币在人类社会的交换活动中充当媒介,商人靠着占有巨额的货币通过倒卖的方式控制了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的发展,商业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生产更多的产品,于是就专门雇佣一些人从事一些产品的生产,而不仅仅是从人们的手中购买。这样人类的自然经济体系开始解体,产业工人出现了,这些人他们专门从事某些生产活动,并靠着自己的劳动从资本家手中获得货币,然后通过手中的货币来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这样人类社会分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商业资本也因为开始进入产品的生产领域成为工业资本,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也开始产品生产领域。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就是货币开始进入到产品的生产领域,并出现了依靠提供劳动力来获得货币而不是通过物品的出卖来获得货币的产业工人。产业工人的出现使得社会分工进一步的精细化,产业工人专门从事某一产品的生产,他们想方设法的来提高产品的产出数量和质量,因为产品成本很低,质量很好,这进一步促使了自然经济的破产,产业工人数量的增加,社会需求也随之增加,于是最后整个社会经济体系最后都成了一个工业社会体系,所有的人们都从事某一方面工作,并通过获得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其他工人生产的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运行都是靠着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当然这个社会体系需要一个组织者,组织者就是当年通过倒卖商品起家,经过商人,商业资本家,阶段发展成的工业资本家,因为这个社会体系的运行的基础是劳动成果的交换,交换的媒介是货币,这个社会体系就是靠货币来维持起来的,于是更高一个层次的金融资本出现了,如果说在商业资本阶段货币仅仅进入了交换领域,在工业资本阶段,货币进一步进入了生产阶段,那么到了金融资本阶段,货币进入了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将人们所有的活动都纳入了它的运行轨迹。当生产力进一步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知识与生产力的距离被极大的缩短,拥有科技知识就意味着人类在不久的将来会获得更多的产品甚至是新功能的产品,进而获得更多的货币,于是,金融创新出现了,金融创新将未来的生产活动也纳入到了现在货币为媒介主导的经济体系的,金融创新的依据就是未来美好的经济前景,更多的现金流,金融创新的出现在交换为手段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样人类在经历了商业资本,工业资本,金融资本之后,开始出现了金融创新,这的确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市场经济体系条件下,未来的经济运行也被货币化并纳入到了现在货币为媒介的经济体的运行。
但是在上面提到的商业资本阶段,工业资本阶段,金融资本阶段,金融创新阶段等等,其发展都伴随着危机,而且危机的规模越来越大。
经济危机在自然经济阶段是不会出现的,因为自然经济体系下,人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很少,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如果说有危机,那么也是饥荒,是老天不给面子。然而在从商业资本开始,危机就开始出现,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到现在,这里也就不难判断,经济危机是随着人类社会中交换活动的增多而出现的。在商业资本阶段,当某一种商品价格高于其价值,很多的货币就是追逐过来谋取超额利润。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础是生产与供给,当商品价格被过多的货币追逐到很高时,加上时间上的滞后后,当人们没有足够的货币来购买这些价格高昂的产品或者人们不需要这么多的产品时,泡沫将破灭,大量商人破产,正常的商品交换秩序被打破,产品生产减少,人类的经济活动发生紊乱,这样就爆发了危机。商业资本阶段的危机是因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引起的货币分配的不均衡造成的,此类危机因为没有没有进入到产品的生产领域,产品生产仍然带有自然经济色彩,所以此时危机对经济体的打击仅仅是产品交换秩序的紊乱,人民的生活还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受影响的仅仅是参与到交换活动的商人阶层。
当人类发展到了工业资本阶段,货币开始进入到了人们的生产活动,当某个时期某种商品稀缺,吸引了很多的货币进入到了这个产品的生产过程,相比于商业资本,此时从货币的投入到未来满足需求的时间扩大了,因为危机积累的时间就长了,因为危机的规模大了,破坏性也大了。当过多货币投入到某一产品的生产中时,其他产品的生产会因为货币的减少而萎缩,当过多的某种商品潮水般的涌向市场供人们消费时,此时人们的需求有限,这样造成产品价格下跌,造成生产此类产品的部门的亏损甚至倒闭,因为其他产品的生产也减少了,这样就造成了整个工业生产的下降,造成经济危机。还有一种情况,资本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超额利润,他们会拼命的压低工人工资,并拼命的生产产品,然而他们还是商业资本的思维,认为产品的需求者不是产品的生产者,但是在工业资本时代,产品的生产者同样也是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自己在工厂里生产的产品,资本家则因为组织产品的生产而是生产产品的集中供应者,因而也获得财富分配的权利。但是当过多的货币被集中到了生产领域,造成生产过剩,过少的货币在产业工人手里,产业工人不能够购买如此多的商品,因为造成了生产交换活动的紊乱,资本家为了消化如此多的生产能力也会鼓动政府动用各种手段甚至发动战争来开拓市场。在工业资本阶段因为货币过多的集中到了某些产品或者某些经济运行的某一阶段而引发经济体的紊乱,因而爆发经济危机。
当资本发展到了金融资本阶段之后,整个经济体的运行都被货币化了(虚拟化),虚拟经济完全形成了。这个时期,银行,资本市场等将整个经济体的运行都反映出来了,整个社会经济成为了一个一元经济体,美联储就是在这个背景的趋势下应运而生,因为整个经济体被货币化虚拟化了,所以只要通过货币手段就可以操纵整个经济体的运行,开始的时候,美联储屡试不爽,而且通过货币手段可以不知不觉的获得别人的财富,凯恩斯称一百万里面才会有一个人明白,其实肯恩斯这句话有个前提就是整个经济体系的虚拟化。这个时期金融资本主义形成了顶端是金融资本,中间是工业商业企业,底层是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几乎所有的工商业企业都上市了,这里的市场是虚拟市场。在商业资本阶段,货币炒作的是商品,在工业资本阶段,货币炒作的是生产,而此时货币炒作的是融合了生产过程的企业,整个经济运行的模块化程度加深了。企业作为商品出现在了虚拟的资本市场上,不同的企业通过股份化的程度来把自己虚拟化并上虚拟资本市场上流通。此时金融资本家经过了商业资本家,工业资本家的阶段成长起来。在商业资本阶段,他们炒作商品来谋取暴利,供给与需求失衡后会爆发商业危机,在工业资本阶段,他们炒作生产来谋取暴利,供给与需求失衡后会爆发生产危机,此时,金融资本家通过炒作模块化虚拟化了的经济过程来谋取暴利,他们把股票市场操作的无比之高。然而,炒作产品引发危机的时间短于炒作生产引发危机的时间,而炒作经济过程引发失衡等到这种失衡传递到最底层的供给与需求阶段的时间则比炒作生产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时间更长,因而,当过多的货币追高了资本市场的股价,极高的市盈率使得底层的实际经济活动无法兑现的时候,引发股市危机,危机引发信心受挫,整个社会经济体的运行因为资本市场的紊乱而彻底混乱,因为此时经济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依赖彼此的生产的产品,而信用的破产使得这个交换过程无法正常进行,这样整个社会的经济体一片混乱,经济活动无法进行,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等资本发展到了金融创新阶段之后,未来经济体的运行也被虚拟货币化到了现在经济体中资本市场的运行中,此时金融危机本身的破坏性加上透支未来而被放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当透支未来的经济运行本身无法创造出想象中的财富,则经济危机则会被成倍的放大,远远要超过1929年时期在单纯金融资本背景下的经济危机。此种金融创新如果是透支的是有极高投资价值的高科技或者新的某些领域,则金融产品放大的效应能大大加快这个未来价值的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过多的货币被投入到了这个领域,这样通过这种金融手段,可以最大程度的动用经济体的其他资源来完成这些未来价值的实现,但是这里的度很难把握,过多的投入意味着泡沫,过少的投入可能不会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如果透支未来的不是高科技或者某些有前途的新领域,而是例如美国底层民众的未来收入,则整个金融大厦无异于建立在很弱的地基上,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而此时金融创新引发的整个经济体的紊乱要数倍于之前金融资本引发的经济体的紊乱的危机。因为现在的企业的运行都依赖于未来的现金流,都在透支未来,居民的消费也依赖于未来的现金流,也在透支未来,而这种透支是建立在经济体运行的所必须的信用基础上的,当经济体顶层的金融创新的信用破产,由此将首先引发整个经济体运行的金融层面的信用破产,然后金融层面的信用破产引爆生产层面的信用,生产层面的信用破产最后引爆经济体最底层的供给与需求层面的信用破产,这样整个经济体又彻底破产,而此时还要加上透支未来的账。
现在美国经济体的信用破产正处在金融层面的信用破产的阶段,快要蔓延到生产层面的信用破产阶段。而此时美国政府,美联储进行的一系列的救市本质就是防止这种金融层面的信用破产蔓延到生产层面,他们还在试图恢复这种金融层面的信用,并通过金融创新监管的方式来挽回金融创新层面的信用,进而促进整个经济体的正常运行。
但是美国现在通过增发国债注资,降低利率,购买金融机构坏账的方式来使得增加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恢复金融市场的信心。但是增发货币的结果必然是过多的货币充斥市场,追高商品的价格,过多的货币需要货币化一定的实体经济才能对经济体起到正向作用。
开始的时候,美国等西方国家试图逼迫中国的外汇储备来给他们救急,但是因为中国现在国内左翼政治力量的崛起使得中国政府没有在这方面走的太远,最后西方国家来了一招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通过另一种手段稀释中国的外汇储备。而且此时面对此次危机,因为经济体的过分脆弱,西方社会开始发生分裂。美国当然希望继续维护自己的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继续获得独享利益,并讨中国热乎,称中国是他的盟友,盟友的高度可是战略共生性角度的。此时欧洲也经过二战后的经济科技的进一步的发展,在实体经济领域可以与美国有得一拼,无奈在经济的战略制高点金融以及金融创新上一直被美国压着,吃了不少亏,此时美国内部以及在全世界的信用开始破产无疑是欧盟翻身做主人的好时机,笔者在《打断时间经济链条,实现中国浴火重生》的文章里面提到,中国应该抓住适当的时机,分化西方联盟,拉拢欧洲,促使西方联盟的破裂,然后实现中国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即与欧盟,俄罗斯一起合作,集中力量对付日本,美国,整合东南亚,把南海变成中国的内湖。而此时美国也似乎感觉到了中国国内左翼政治力量使得他和平演变中国图谋的破产,也感觉到了欧盟想单干,所以他想拿出他最后的杀手锏--军事,为了不造成过大负面影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说说背后有一个巨大的战略图谋,这个图谋的关键就是中国。美国要保持其霸主地位,在各种手段用完后,必然最后是军事手段,以美国人一贯的作风看,会通过某些事件的煽风点火开始。
一方面美国在欧洲有大量的军事基地,欧洲在美国的半占领下,而且欧洲因为北约的掣肘无法完全军事独立,欧盟国家太多,面对尖锐的重大利益抉择无法达成战略同盟,日本因为在美国的军事占领状态下,所以乖乖的维护美元的世界货币的地位,而中国在前三十年,经过了美国的“弱中”,“分中”,“和平演变中国”的战略之后,中国在军事上发展滞后,在经济上经不起战争的折腾无法独立自主,在人民身体素质上,因为长期的吃污染食品,身体素质下降,在精神上,经过改革开放的物质和肉体刺激,现在的中国人道德沦丧,社会信用体系崩溃,全国各地群众事件呈增长态势。此时美国国内开始出现经济危机的苗头,所以此时美国想打一仗,是任何一个有头脑的战略家都会考虑的,即使不打,吓唬吓唬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面对此次金融危机,我的看法是不是这次危机是否彻底爆发的问题,而是此次危机什么时候怎么彻底爆发,谁是这次危机的收益者以及谁是危机买单者的问题。
首先美国这次危机本质上是美国长期透支的结果,是美国经济运行方式的深层次问题,美国的经济运行方式不改变,美国就是过了这次危机,以后还会爆发同样的危机。美国这次危机某种程度上也是被中国贯出来的危机,这里主要是因为中国左翼政治力量崛起使得美国和平演变中国图谋破产,无法像2007年之前那样猛烈的蹂躏中国并把危机顺利转嫁中国造成的。在06年的时候,美国有点急了,要求中国继续改革开放,可是他急着急着就急出了个次贷危机。中国大批的宝贵资源以及廉价劳动力换来的美元支撑了美国房屋价格的上涨,而房屋价格的上涨就支撑了美国老百姓的消费,这与城市因为集合了经济的运行而使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理类似,是中国支撑了美国的经济运行,中国相当于农村,承担经济发展的代价,美国相当于城市,收获经济发展的成果。正式中国左翼政治力量的崛起加速了美国这个经济运行方式的破产。而现在美国似乎不太想改变这个运行模式,也加大了对中国国内特权阶层的影响力度,于是,中国现在似乎又开始走出口换汇,然后外汇支持美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但是这种方式本身是不可持续的,一方面是中国的环境承受是有限度的,一方面中国的老百姓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一方面过多的外汇换来了国内人民币的增发,引发中国的通货膨胀,这也会导致中国经济出问题,还有最后就是越这么搞越会加速中国左翼政治力量的崛起,破坏美国这个经济运行方式的基础。但是随着现在大批的外企开始撤离中国,历史留给中国翻身崛起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听说一个五台山的和尚摇了一卦,说中国今后三年会有三年大难,过了这三年,中国就会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老大,如果过不了,则中国就会衰落分裂。也许真的是有点准,中国今年开始真的是有大难,这些大难本质是中国前30年积累的矛盾的总爆发,而三年时间,足够美国等西方国家把转移提供廉价劳动力与廉价资源的世界工场从中国转移出去。等那个时候,一方面剧烈的社会矛盾,一方面剧烈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一方面是世界经济的战略性的摆脱了中国的廉价支持,最后中国的结果是经济倒退,社会动乱,人口锐减。而此时能够挽救民族危亡的,只有中国的左翼政治力量。一方面左翼政治力量主张发展成果惠及中国老百姓,这有利于缓和中国的社会矛盾,一方面左翼政治力量从当年毛主席的大修水利活动中得到启发,有利于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最后是中国的左翼政治力量因为不再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并主张发展中国自主产业链的经济体系,这样就破坏了美国经济运行模式的基础,必然引发美国经济的崩溃,美国经济的崩溃必然引发全世界经济的紊乱,而中国则可以坐收渔利,做一次20世纪经济大萧条时期苏联人做的事情,迅速发展起来。这里不必担心中国也会出乱子,因为中国经济就资本发展阶段来讲,处在商业资本阶段向工业资本阶段的过度时期,经济危机不会引发中国的全面崩溃,中国的8亿不依赖现代工业的农民,国家控制下的大工业,当年毛主席计划经济的实践都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这些启发加上改革开放30年的教训,足以让中国在10到20年之内顶天立地的崛起于世界的东方。当然前提还是要先反腐败,加强党的队伍的各方面建设,在国家机关的组织上,个人认为应该采取从纵合横分的方式,即中央地方层面需要加强中央的集权,统一财权,治权,全国一盘棋,在权力的职能方面要分权,防止权利的过度集中,加强监督,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与民权的结合。在企业的组织运行方式上,最近白益民先生的《三井帝国在行动》给我很大的启发,以前我也觉得中国应该采取建立国家控制下的垄断企业财团的方式来组织生产,对外开放,就是脑袋里面没货,想不出如何组织这些财团并保证这些财团的健康运行,保证组织起的财团是巨人,是有效率的大军团,而不是恐龙和一群乌合之众。现在白先生的研究可以说是中国之福,希望中国所有的政府官员都应该看看《三井帝国在行动》这本书,我们看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日本人如何厉害,而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军团完成中国经济的整合并打败日本人。
最后,此次经济危机对中国来讲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是大机遇,足以让中国一飞冲天,挑战是大挑战,足以让中国分裂,衰弱。历史的重任落在了现在中华儿女的肩上,我们应当不辜负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的这句话,实现中国的浴火重生。
相关文章
- 社科报: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
- 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
- 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
- 不是金融危机 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
- 美国次贷重创重临 或达730亿美元窟窿
- 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
- 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
- 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
- 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