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郭松民 | 重庆大巴坠江:一个秋天的恐怖寓言

火烧 2018-11-0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重庆大巴坠江事件引发深刻反思,揭示社会私字当头、冷漠无情,命运共同体破裂,公共安全与基层政权软化问题凸显,呼吁关注集体责任与社会和谐。

  01

  重庆大巴坠江事件已经过去很多天了,但关于这一事件的讨论仍不能终止。

  为什么呢?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交通事故,而更像是一则不详的寓言。

  太可怕,太惊悚了!

  公交车就像是一个小社会,人与人之间看上去互不相干,但其实都在同一辆车上,都属于同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个命运共同体叫大巴车。

  共同体坠江了,车上的大家也都难逃共同的坠江命运。

  02

  为什么可怕?

  我们看到,车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关注自己的利益,却没有人关注共同体的利益。

  发飙的大妈在和司机争吵,互殴,其他乘客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生怕惹祸上身。

  大巴车就在这一刻坠江了。

  今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了什么呢?

  当官的只考虑自己的官帽,对一切问题都采用“锯箭疗法”;“企业家”只考虑自己的利润,社会责任都丢在一边;就连教师、医生这些曾经神圣的职业,也失去了光环。

  每个人都私字当头,社会、国家这辆大巴车驶向何方,有人关心过吗?

  我们不必嘲笑、怜悯大巴车坠江的人,我们应该嘲笑、怜悯我们自己。

  也许,命运在四十年前就被注定了——当凤阳的逃兵故事被当成英雄主义行为进行歌颂的时候,当对“对‘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批判”进行批判的时候,命运就注定了,因为从此不会再有真正的英雄,不会再有抬头看路,制止大巴车坠江的人。

  03

  毫无疑问,大巴车坠江,司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那位咒骂、撕扯司机的大妈,无疑也负有很大的责任。

  也许她真的感到委屈,也她真的有理。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应该认识到,现在不是和司机讲理的时候。

  司机正在开车,而自己就在车上,不能分散他的注意力,否则就会有危险。即便和司机有仇,也没有到与汝偕亡的程度,即便有天大的委屈,也应该等下车以后再去宣泄,再去到车队、公司甚至公安局去为自己讨个说法。

  大妈如果真的这样想,那么OK,一切云淡风轻,此时此刻,她很可能还在跳广场舞,或者在家里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而绝不会躺在冰冷的殡仪馆。

  很遗憾,她没有这样想。她觉得,自己的委屈必须即时宣泄,自己吃的亏必须当场捞回来,结果,……悲剧了!

  “吃了亏就必须当场捞回来,事后讨说法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一旦发生纠纷,不管处于何种情境当中,都必须当场撕扯到底!

  这样的心理并非这位不幸的大妈所独有,而是我们这个社会许多人所共有。我们在网上已经看到了太多这样的案例。

  

  04

  需要深究的是,这样的心理是怎样形成的?

  这意味着,我们的基层政权已经软政权化了,处于末梢麻痹的状态。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想事后讨说法,就会发现事后根本没有说法。

  比如你报警找警察,警察来了也无非和稀泥,甚至还让你们自己解决。

  既然事后没有说法,那么如果感到吃了亏,“当场捞回来”就成了唯一合理的选择,因为不捞回来就再没有机会了。

  任何一个健康的社会,遇到纠纷,都是寻求“第三方解决”——警察、法院等。

  在新中国的前三十年,解决纠纷的人则可能是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甚至“人民群众”自己。

  只有在一个完全无序的社会,权威机构没有权威并且不被信赖的社会,才会是发生纠纷的双方“自己相互解决”,“当场捞回来”。

  05

  大巴车坠江,是一个秋天的恐怖寓言。三十年过去,又过了十年,应该反思了,不反思,可能真会坠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