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望长城内外:从上海足球获全运会大满贯说起

火烧 2017-09-0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上海足球包揽全运会四金,展现青少年足球发展成果。文章分析中国足球现状,指出市场化对青少年足球的负面影响,强调人才储备对足球发展的关键作用。

  从上海足球获全运会大满贯说起

  据媒体报道,9月7日晚,上海足球队战胜浙江队夺得全运会男子足球U20组冠军,实现全运会三连冠。连同之前夺得的女子足球成年组、男子足球U18组和女子足球U18组冠军,上海市创纪录地实现了对天津全运会足球项目全部四枚金牌的包揽。

  本届全运会共设四块足球金牌,一个省市拿下两块可能属于运气好,但是一下子包揽了全部四枚金牌,就不能说是靠运气了,这只能说明上海市足球运动的整体水平高于其他省市。

  上海市足球运动的整体水平为什么会高于其他省市?这是因为近年来上海市非常重视开展群众性的足球运动。2012年,上海市成立了校园足球联盟,并确立了“四横”(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纵”(暑期学生足球赛、校际联赛、区际杯赛、国际邀请赛)的四级赛事体系。截至2015年底,加入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的学校已经增加到280所,还有90所全国特色学校。近两年上海市的足球超级联赛,覆盖了全市2000多支业余球队以及15个青少年社区训练营、30多所高校的1万多名学生。由于群众性足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上海市的青少年足球人才越来越多,专业足球运动也呈现出水涨船高的局面。

  联想到前几天中国足球的世界杯梦再一次破碎,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中国的足球之路。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足球还是亚洲强队,可是这三十多年下来,中国足球在亚洲却不升反降,掉入二、三流水平。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业内人士指出,近三十多年来中国足球之所以越搞越差,都是市场化带来的恶果。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足球开始搞职业化,各个俱乐部靠着旧体校的资源,只要花一点钱搞个一线队的门面,就能运营了,所以投资很有效益。那时的联赛非常火爆,球星的地位和名声也是历史最高点。于是那几年一下子涌出了几百家足球学校。有兴趣的人要去上,文化课考不出头的人也要去上,家长想让儿子出名发财的更要去上。少年足球储备一下子暴增到几十万。可经过一些年的疯狂,大家也逐渐看清楚了:学表演专业的,出不了名还能当个群众演员;而足球学校毕业的,可没有龙套可跑,如果进不了职业队,那就是该干啥还得干啥。于是99%的足球学校倒闭,青少年足球人才储备从几十万又跌去了95%,比股票跌得狠十倍。

  所以,现在中国的足球联赛,主要靠重金引进的外援来撑门面。靠外援,中国的足球俱乐部虽然可以在亚洲冠军联赛夺冠,但是不能使用外援的中国国家足球队,却一次次地在世界杯的外围赛中折戟。

  铁的事实说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资本的天性,资本家绝不会在青少年足球人才储备上花大钱的。而没有强大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储备,要想把中国的足球搞上去,那将永远都只能是一个梦。

  同样的道理,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