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现状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足球的问题由来已久,难以根治,虽然这几年一直在根治当中,但是似乎越治越糟糕,越治成绩越差,没有起到任何成效。
其实中国足球就是中国社会和制度的缩影,只要你身在这样的社会中你就会拥有这样的足球,你想单独根治足球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无法扭转这个社会的制度,足球只是这个制度中最突出和最显而易见的一块伤疤,单靠遮羞布是遮掩不住的。
足球其实是一项集合了身体、技术、意识、头脑、想象力于一体的运动,单独提升某一个部分都不足以使整体水平获得真正的提升,何况中国足球除了重视球员的身体素质以外其余部分都受到了制度上的遏制,在技术的培养方面没有做到与欧洲同步,大踏步的落后于世界水平,技术需要意识和头脑的配合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国球员之所以技术水平滞后并非仅仅是基本功不扎实,而是在现有制度下意识和头脑受到了限制,中国球员往往在临摹和学习某一项技术,如同学习一个数学公式一样,而不是在学习一种意识和思考方式,而意识和思考方式是区别于一名球员与其他球员的重要因素,技术在意识和思考方式的作用下才能够充分展现和发挥,而中国教练员往往抹杀球员的自我意识,强行灌输一种技术思路,让球员照搬照做,这大大限制了球员的独立个性和意识的进步,球员变成了一种工具而非创造者。
而这种抹杀创造力与思考力的情况在中国的各行各业都非常明显,只不过相比较竞争激烈的足球领域来说,那些领域就显得比较隐蔽不易察觉,因此足球成了中国体制的一个最大的痛楚就在于此,如果仅仅从中国国内联赛来看,也许大家还不会有太明显的负面感受,因为各球队都在同一体制下,在同一层级下竞争,不论如何都没有逃出体制,所以尚可做到孤芳自赏、与世隔绝,但是足球是世界性的,它比任何行业任何领域都更加注重国际化,世界杯、亚洲杯、亚冠联赛以及各种国际比赛让中国足球体制的落后显露无疑,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掩藏的地方,体制的弊端和对足球理解上的严重滞后让中国足球尝尽了失败的苦果,而且输的很直接,很狼狈,甚至是很龌龊,中国球员和教练成为了口诛笔伐的主要对象,但是归根结底是体制落后所造成的。
中国的体育是唯金牌论的,因此体制上注重对于比赛结果的把握,其实就是能否夺得冠军,因此体育被看做是一种为国争光的项目而非游戏,体育从业者背负着巨大的国家压力而从事体育项目,久而久之便无法从体育项目本身中感受到快乐,而足球也没有幸免,虽然足球无法给国人带来真正的满足,更谈不上为国争光,但是一个球员在这样的体制下会有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他会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生怕对不起自己的教练和母队,生怕对不起父母,生怕对不起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会本能的屈从于某种权威,即便那种权威并不懂得足球世界的真正规则他也要服从,因为他根本无法承担任何责任,所以只能屈从于体制而保全自己,并期望得到这种体制的庇护,以确保自己的职业生涯可以平稳度过,在这样的心态引领下,足球世界所独有的文化、哲学、意识和技术被淡化了,足球水平随即降低,球员的个性被埋没,足球变得无趣而重复,创造力被剥夺。
而世界最新的足球理念却在强调个性与独特性,不论是技术意识还是对足球的理解都强调独特,没有独特性的足球是没有美感和观赏价值的,没有人真的喜欢看一群人来回抢夺皮球然后将球踢进对方球门的简单游戏,他们更加看重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而且看重在足球场上的球员是如何创造性的做到这一点的,教练如何运用战术,以及整个过程所带给人的美妙享受才是球迷最看重的,而做到这一切是不需要有诸多限制的,尤其是体制的限制,而中国足球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不要说距离欧洲的差距,就是距离日韩以及新兴起的亚洲国家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足球已经不再是让人兴奋的游戏,而仅仅是个在90分钟内看谁能把球踢进对方球门的枯燥比赛而已了。
中国的国情限制了中国人的创造性,失去了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探索新领域的激情,这种现象已经充斥在各行各业当中,但有别于传统行业的隐形竞争而言,足球则是一种赤裸裸的竞争,一切都被摆在明面(球场)上,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因此这块无法掩盖的制度上的伤疤被一次次的揭开,一次次的彰显,而且越揭越大,越揭越明显,除非不去参加国际性的比赛否则这种由制度上的缺陷而导致的失败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赤裸,球员和教练员会背上更沉重的压力,形成一种难以扭转的恶性循环,这必将使得中国人对中国足球越来越失去信心,而足球对于一个国家的地位和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想想巴西和阿根廷,西班牙和意大利,足球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中国足球能在体制上彻底扭转的话,中国足球也许可以很快跟上世界足球步伐,相反,只可能越拉越远,最终难免遭到唾弃。
而唾弃的并不仅仅是足球,而是被这种制度所限制的传统思维方式。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