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现在为啥骗子那么多?   现在为啥骗子那么多?

火烧 2016-04-14 00:00:00 时代观察 1031
文章探讨当前骗子增多的原因,分析市场经济下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如何催生诈骗行为,揭示各种新型骗术及背后的心理动机,强调诈骗现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现在为啥骗子那么多?

  现如今,社会上的骗子特别多。别的不说,单讲手机,近几年,我的手机每天至少要接到两三个诈骗的电话和短信,有时一天就有十来个这样的电话和短信。我想,也许是我的手机号码用的时间长了,知道的人多了,于是在今年初又换了一个新号码。可谁知,新号码启用没几天,就又天天接到诈骗的电话和短信了。

  再看看报纸、电视和上网看看,几乎天天都有骗子的消息:前天是某男冒充军官或富二代,骗财又骗色;昨天是某皮包公司用高利息作诱饵,非法集资诈骗钱财;今天是某骗子冒充银行客服电话号码,骗人转帐;明天是某团伙冒充执法单位,“罚款”骗钱;后天又是某商家用POS机盗取顾客银行卡号和密码,划走巨款,等等。

  至于诈骗的手法,也是五花八门,新招叠出,层出不穷:什么“丢包诈骗”、“碰瓷诈骗”,什么“假币购物诈骗”、“兑换外币诈骗”,什么冒充“亲友”、“公安”、“电视台”、“高考录取工作人员”甚至是“国家领导人亲属”诈骗,什么“钓鱼网站诈骗”和“木马软件诈骗”,等等。真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的到,就有人能办到”。

  现在社会上的骗子特别多,可能大家都与我同感。其实,诈骗这一恶行古已有之,如元代的戏剧作品《包待制智赚合同文字》第三折就有这样一句台词:“这厮故意的来揑舌,待诈骗咱的家私哩!”问题是:为什么在过去特别是毛泽东时代诈骗犯罪很少,而现在的骗子却那么多呢? 我想主要原因就是一个字——“钱”,大家太想钱了!

  这些年,中国搞市场经济,“钱”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的市场主体都是为了“赚钱”,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围绕“赚钱”而进行。结果,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风气越来越盛,拜金主义思想越来越严重。什么“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则是万万不能的”,什么“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就是这种风气最好的自白。

  为了搞钱,大家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不少人就干起了诈骗的营生。反正“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嘛!文化水平低的、本事小的,就玩些“丢包诈骗”、“碰瓷诈骗”、“假币购物诈骗”等低级骗术;文化水平高的、本事大的,就玩起“钓鱼网站诈骗”、“木马软件诈骗”等高技术骗术。还有一些骗子,智商特别高,本事特别大,就精心筹划,七拐八绕,巧设陷阱,精心包装,弄出个上市公司来吸金骗钱。

  由于善良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处里想,所以,古往今来,受骗上当的绝大多数都是善良的人,今天的骗子们也就会屡屡得手。而骗子们越是得手,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就使他们骗得更加起劲,并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骗子的大军。

  这就是现在骗子为啥那么多的主要原因。

  有人说,骗子之所以能够得手,被骗人贪图小便宜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对这种说法,本人实在不敢苟同。

  这里就以近年来多发的非法集资诈骗为例来作个分析:

  从表面来看,在非法集资诈骗事件中的受骗者,都是被诈骗者用较高的利率(投资回报率)引诱上钩的。可是,这些人为什么会被高利率引诱上钩呢?这是因为,如果他们把钱存在银行里,每年所得到的利息还赶不上因货币贬值而造成的损失,其结果是“存钱存钱,越存越少”。

  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要使自己口袋里的钱保值增值,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自己投资办企业,二是炒股炒房或者炒其它商品,三是参加各种形式的集资,以获得比银行存款利率较高的利率(投资回报率)。而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自己投资办企业根本没有条件,炒房或炒其它商品也很难,而股市风险太大,一般股民往往赔多赚少,炒股也不行,最后,只有参加集资这一条路可走。如今社会上各种形式的集资和地下钱庄,就是在这钟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这也就是尽管近年来非法集资诈骗案件屡屡发生,而许多老百姓特别是不少退休的老年人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仍然踊跃参加各种形式集资的根本原因。

  老百姓要使自己口袋里的钱保值增值,这种要求完全合情合理合法,根本没有什么可指摘的。而他们参加集资被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由于被逼无奈而掉入骗子的陷阱的。因此,要想真正防止非法集资诈骗案件的发生,除了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此类犯罪案件的防范和打击外,国家还应该向公众推出高于通货膨胀率的金融保值产品(如国家公债),以满足广大民众对自己的财产保值增值的需求。我想,这也应作为当前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