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讲一点历史唯物主义吧!——评《防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有序发展》
讲一点历史唯物主义吧!
——评《防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有序发展》
迎 春
《人民日报》2月8日发表了一篇评论:《防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有序发展》的文章(以下简称《文章》),一点历史唯物主义都没有。作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一点历史唯物主义都不讲,太失中国共产党机关报的身份了!
《文章》说:“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无遗是正确的。但是《文章》既不讲资本的客观存在的特性,也不探讨资本的客观的行为规律,通篇讲的是人们主观意志:“防资本无序扩张”,要“有序发展”等。所谓的“序”就是主观意志的表现,而不是客观存在的特性、规律,所以说《文章》一点历史唯物主义都不讲!
《文章》说:“如何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这是在宣传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是资本家剥削无产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什么生产要素。认为资本是生产要素,是地地道道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现代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等在《经济学》中说:“资本一词通常被用来表示一般的资本品,它是另一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经济学》第12版 第88页)把资本说成是生产要素,掩盖资本的阶级性,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本质表现。
列宁指出:“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基本思想,是在根本上摧毁这种妄想以社会学自命的幼稚道德的。马克思究竟怎样得出这个基本思想呢?他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种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物种的变异性和继承性,同样,马克思也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做可按长官的意志(或者说按社会意志和政府意志,都是一样)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确定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列宁选集》第一卷 第6、10页)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之一,就是揭示了资本这种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他指出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论》第一卷 第831页)《共产党宣言》也指出:“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马恩选集》第一卷 第257、265页)《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反而热衷于宣传萨谬尔森的生产要素的观点;不宣传消灭资本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却热衷于宣传“既要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也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等等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岂非咄咄怪事!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与其大力宣传什么:“既要设置‘红灯’也要设置‘绿灯’,‘红灯’是为了划定边界、加强规范,‘绿灯’是为了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等历史唯心主义,不如认真地研究一下房地产企业还不了贷款等具体的经济发展规律,说明当前我国经济不断下滑的客观趋势,给人民群众解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态势,而不要反复宣传“应该”如何等主观主义的说教。
《文章》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 所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存在争议的概念。按照列宁的说法,社会主义是生长着的共产主义与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怎么能够成为所谓的“市场经济”一个类别呢?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怎么可能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至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还需要进行科学的论证。而《人民日报》以此推导出一系列结论,这种态度本身就不是科学的态度。
《文章》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资本活动要依法进行。”
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本身就是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所谓的“法”,就是一种意志,是上升的国家高度的意志。用意志对经济进行分类,提出什么“法治”经济,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也属于新“创造”。经济只有按照经济关系划分:奴隶经济、封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共产主义经济等;按照生产的物质产品的不同,区别为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总之,只能按照物质的不同类别划分经济的类别,不能用意识来划分经济的类别,如法治经济等等。这种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在我们这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应该“退休”“引退”才是,不应该在《人民日报》这样的媒体中登堂入室。
按照《人民日报》这种“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主观主义的逻辑,美帝国主义是不是也可以按照长官意志,把制造业召回美国?按照美国总统的意志“再次伟大”?是不是也可以遏制中国的崛起,而永远占据世界霸主的地位?!
总之,《人民日报》的这样一篇评论,没有一点历史唯物主义,宣传的完全是历史唯心主义,宣传的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观点,与中国共产党机关报的身份很不相称。希望《人民日报》今后多宣传马列毛主义,多宣传历史唯物主义,不宣传西方社会学的观点,少宣传、最好是不宣传历史唯心主义!
附录:
人民日报评论:防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有序发展
2022-02-08 09:47:25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记者
点击: 473 评论: 0(查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5个方面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对于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资本是要逐利的,既要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也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资本活动要依法进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初见成效,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稳步向好。这说明,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就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源头治理和行业监管,强化市场监管和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规制,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既要设置“红灯”也要设置“绿灯”,“红灯”是为了划定边界、加强规范,“绿灯”是为了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应该看到,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要资本有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国内和国际,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两手并重、两手都要硬,明确规则,划出底线,设置好“红绿灯”,目的是引导督促企业服从党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鼓励支持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规范发展、加强监管,是为了促进更加健康、更可持续、更为长远的发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防止资本野蛮生长,是为了资本能够有序发展、健康发展,对于支持相关企业实现规范创新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完善市场准入、行业监管、公平竞争等法律制度,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体制基础,能够为各类资本、各个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提供更为牢固的保障。
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从来没有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应该看到,资本创造价值和野蛮生长都源于其逐利性,哪一面是主流,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而有效地引导资本的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就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防止资本野蛮生长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