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姚忠泰:对两家食堂的观感   对两家食堂的观感

火烧 2016-06-21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姚忠泰分享在银行分理处和镇政府食堂的就餐体验,对比两家食堂的伙食差异,尤其对镇政府食堂无辣味表示喜爱,而银行食堂因辣味问题引发不满,反映官僚作风与饮食管理问题。

  对两家食堂的观感

  (武汉)姚忠泰

  单身之人,独自开火做饭显得费力耗时,我为了省点事,很想在公共食堂里吃饭,不求营养丰富,但图肚子能够吃饱。

  去年11月份,我到本地一个银行分理处做保安,每天中午吃的是分行食堂炊事员送到分理处的工作餐,事先已经分好的(这是我和分理处职员的唯一相同待遇,即每人一份盒饭,其中一个小纸碗装饭,一个小纸碗混装着几种菜)。如果不是每餐被迫进食辣物,也许我还不会断然离开。

  今年6月初起,我在本地一个城管中队做文书。每天上午下班以后,拿碗持卡到附近镇政府食堂就餐。饭可自盛尽管吃饱,菜由食堂人员当场定量配给,如果不要哪一种菜,可以不配。对此,我很高兴。

  毕竟都是公共食堂,菜均有三、四种,荤素搭配。实事求是而言,分行和镇政府的伙食标准不差。然而,两个单位食堂还是有所不同。

  坦率地说,我喜欢镇政府伙食,相反,不喜欢分行伙食。

  到了中饭时间,镇政府食堂人员就会把满盘米饭放在厨窗外面的大厅里面桌上,再转身走到厨窗里面逐份配菜,而由就餐人员在外面大厅中随意用自带的碗盛饭。厨窗里面那边,食堂人员为每位走到窗口的就餐人员配一份菜。非常值得称道的是,菜中没有任何辛辣味道的。原来,在厨窗外面的桌上米饭盘子旁边,还放着装有榨菜、辣椒之类一、二种菜的盆子。这就是说,食堂人员没有强行把辛辣之菜倒进就餐人员碗里。

  由此,我想起了去年在银行分理处就餐时的情景。中午饭时,每人的那份菜都由一个小纸碗装着,荤的是炸鱼,素的是炒藕、黄豆芽,还有花生米。且不说这些每天一成不变的菜久吃易倒胃口,最让人厌恶的是辛辣透顶的红尖椒丝每餐都有,炊事员喜欢用红尖椒做辅料,已经形成习惯了,这样一来,导致碗里几种菜都有辣味。

  有时,那菜辣得使人吃着接连打喷嚏流眼泪(当然,也有少数人喜吃辣菜)。我这一种属阴虚阳亢体质的人,尤其忌讳食用容易上火的东西。我不怕辣,但是红尖椒会造成身体内分泌严重失调苦不堪言。由于年龄较大工作难找,我尽量在心里劝自己要忍耐辣味。

  一次吃饭的时候,我终于禁不住问旁边在一同吃饭的分理处职员,她们摇头戏谑着说:“行长喜欢吃红尖椒,我们跟着沾光。”作为下级,职员们(大多数是女性)不便提意见,否则,吃不完兜着走。听罢,我的心中一颤:身为行长,竟然把自己喜好强加于众人,由此可以推测,那个人的德性。官僚作风,群众不会欢迎,长此以往,就等着做孤家寡人。

  为官者不修德,老百姓就会倒霉遭殃吃苦。

  银行职员多是女性,她们不敢得罪行长,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女士们,一旦不愿吃辛辣饭菜,就走出门去进餐馆,反正银行工资较高。比较起来,我是囊中羞涩咬牙吃饭。

  那位行长可能是在仿效开国领袖,已经养成爱吃辣椒的习惯。然而,他却没有真正学到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毛主席爱吃辣椒,但是并未要求别人也如此做。

  那个银行食堂菜里每天都有辣味,也许是炊事员刻意迎合行长的口味。即便这样,行长还是摆脱不了干系的,身为领导,应该关心群众生活,至少,可以提醒一下炊事员,自己吃辣椒有好处,别人吃辣椒会有极大害处,毕竟各人体质不同,就像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一样。行长与炊事员,都应该受到舆论谴责。

  愿为这个镇政府领导同志和食堂人员点赞:细微之处凸显人性光芒。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