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发战斗激情 呼唤斗争精神--颠叟《诗六首》简赏
抒发战斗激情 呼唤斗争精神
——颠叟《诗六首》简赏
赤 旗
近读颠叟新作《诗六首》——《古槐》、《丝瓜》、《河石》、《山丹》、《野草》、《登高》等抒情小诗,每首虽只有短短4句,却充满凌厉的战斗豪气。这些诗与那些拍马溜须、歌颂升平的狗屁之作迥然不同,字里行间表现出高昂澎湃的战斗激情,呼唤着当今时代所急需的革命斗争精神,读之深受启迪,令人振奋。
这六首诗中,前五首为“体物写志”因小见大的咏物之作,所咏皆眼底常见、极其平常,但为多数人熟视无睹之物,而诗人却于具体物象的体察中,通过由表及里的联想,进行发掘提炼,达到形神兼备、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最后一首,则通过“险绝登高”所见,抒写出自己独特的观感,寄寓着惊心动魄的战斗精神。
现逐诗简赏之。
古 槐
首句“笑傲风卷与电击”,写古槐所面临的险恶自然环境:“风卷”与“电击”。诗人用“笑傲”一词冠于其首,活脱脱地勾画出古槐傲然挺立的形象与神态,它不仅泰然处之,还对狂风和雷电冷眼蔑视。下句“铸我万丈英雄气”,是古槐的自述,一个“铸”字用得极好,那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正是通过千锤百炼的革命烈火成就的。第三句“身经百战胆犹壮”,是人格化的古槐对自己过往战斗经历的总结;结句写古槐还要继续战斗——“怒向苍天挺剑戟。”“苍天”者,愚以为是修正主义之天,最高统治者;“剑戟”,喻古槐钢铁般的枝丫,指革命者手中之利器——枪杆子也。整句写无产阶级战士手握武器、继续革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嘛。也是作者老当益壮、战斗不止精神的自况。
这首小诗看似写古槐,实则是借物喻人,指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战斗形象,又是千千万万个革命志士的形象。《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在被捕后,不也是“笑看他(鸠山)刀斧丛中摆酒宴,革命者顶天立地勇往直前”吗?《沙家浜》中的郭建光们不也是像18棵青松那样“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吗?
在继续革命的征程中,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还是要向当代修正主义者的“苍天”“挺剑戟”的!
颠叟的诗作见于网络后,有一个号称孔子门下“不识字”先生的腐儒跟帖道:“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自称‘颠叟’,想已过六十,已是过六十之人,还‘剑’呀、‘戟’呀、‘斧’呀、‘钺’呀的,想必是有些事脑瓜子还没有转过弯来,不能作到耳顺,宇宙间的规律还没有琢磨透……看来孔老夫子算得不对呀。”闻此修正主义卫道士之言,颠叟以诗奉道:“恭喜耳顺转复弯,恨我剑斧不柔软。油郎哪个无规律?白丁都醉桃花天!”(“油郎”者,右派小子、老油条是也)。接着,兰剑堂主也奉诗4首予以还击(略)。看来“不识字”者手中无真理可言,只能从孔家店里捡破烂了。
倒是网友重九跟帖极好:“国有大难醉和风,万里神州几处红。一寸山河一寸血,男儿浩气满雕弓。”这首诗道出了资本主义复辟下人民的遭遇和志向,赞扬了颠叟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丝 瓜
此诗前有小序:“戊子6月28日后见丝瓜过墙有感。”这是解读本诗的钥匙,即诗成于贵州省瓮安事件发生之后。
此事件一时成为网络的热点。事件的导火索是瓮安中学的15岁女生李淑芬遭强暴遇害而引发该校师生愤而上街游行,与本县警方发生冲突,继而激起民愤,万人同心抗暴,纵火焚烧县委、县政府、县公安局大楼和数十辆汽车。
官方对此事于7月4日才作了报道:“6月28日下午至29日凌晨,贵州省瓮安县部分群众因对一名女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公安局,引发了大规模人民群众聚集围堵政府部门和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突发事件,县公安局、县委和县政府大楼等多间房屋被毁,数十台车辆被焚。”新华社电讯还说:“瓮安6·28突发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女中学生的死因争议,而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当地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件屡有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的过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意使用警力。”
传媒对官吏欺压人民群众供认不讳。这些权作此诗的写作背景和解读本诗的参考。
这首小诗的语言似清澈的流水,平易如话,通俗晓畅:“人家丝瓜房后栽,引藤挂蕾破墙来。”一个“破”字用得极妙,作者不说丝瓜长势旺盛藤条爬过墙来,而只着一个“破”字,便尽得神韵,丝瓜的生机跃然纸上,以此暗示人民群众不堪重压,愤而冲破统治者的法律禁锢,英勇抗争。
诗的第三句为:“安得抱瓮(瓮安的倒写)作雷雨”,写诗人期待一场雷雨(革命风雨)的降临,“燃放金花遍地开”。丝瓜开黄花,故谓金花,谐音为今天之中华也。诗人通过朗朗上口的平实浅近的语言,于不动声色之中腾起一团火焰,企盼着、呼唤着一场暴风骤雨的来临。它必将来临,这是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新华社7月4日称:贵州严查瓮安6·28事件中失职渎职责任,县委书记、县长等被免职以平息民愤,但肯定的是,当局要大规模地进行阶级报复,究竟以种种罪名抓了多少群众不得而知。伟大导师毛主席曾明确而尖锐地指出:“对人民群众是保护还是镇压,是共产党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根本区别,是无产阶级专政同资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区别。”修正主义当局是什么党、什么阶级、什么阶级专政,不是昭然若揭了吗?毛主席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瓮安事件是当局官逼民反的一场革命,是人民群众对倒行逆施的腐败官吏的野兽行径的自发反击!什么“打砸抢烧”?难道人民群众对这些兽类能“请客吃饭”吗?
河 石
诗前小序曰:“河中水落石出,或腾怒如龙虎,或嶙峋如斧钺。”
由此可见,《河石》这首小诗,是作者通过对河中水落之后,石出所呈现的状态的潜心观察、细心体会,有感而发的。其含意是喻江河奔腾为革命大潮,水退之后,自然是资本主义复辟后的革命低潮时期。诗前小序可作为解读这首咏物诗的入门。
首句为“波沉浪灭起峥嵘”,是说江河之水在风推浪起又回复短暂平静的落差之中,不同形态峭石争相露出水面。承前的第二句是:“凯旋不减龙虎风”,诗人在此是以石喻人,借江河之石而喻献身于革命斗争的无产阶级勇士。诗人为何用“凯旋”一词呢?就具体的物象而言,那如龙似虎的巨石,与风浪搏击拼斗,仍不减当年的战斗风采——龙腾虎跃之勇,水退之后(资本主义复辟)还在继续革命,坚持战斗,其骨头如河石般坚硬且棱角分明。这只要参阅江青在法庭上的斗争(见《青蛙斗虫赋》导读)便可略见一斑。第三句“骨峭神拔仗斧钺”,“骨峭”是写革命志士的硬骨头,“斧钺”是喻指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诗的结句“常在激流险处生”为全诗的警策之言,是说革命志士是常在险恶的战斗环境之中成长的。无数的革命先烈是这样,江青是这样,后来者也是这样。
作为毛主席的学生、战友、妻子,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急风暴雨中,在大气磅礴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急流险滩中,在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生死搏斗中,在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纯洁性的反复较量中,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腥风血雨中……长达六十年的斗争,造就出来江青这个“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列主义者,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杰出的戏剧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旗手。”(见苦多《江青评传》)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为江青题写过两首诗,一首是《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另一首是《五绝·庐山汉阳峰》。
《江青评传》134页载:“1959年夏天,中共经历了历史上有名的第一次庐山斗争,在与以彭德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斗争时,毛主席感到筋疲力尽,所以立即把在上海的江青召唤过来。江青为这次会议的顺利进行和圆满结束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会后江青陪毛主席游览了庐山的一些名胜,拍摄了很多照片,使毛主席从痛苦的党内斗争中摆脱出来。毛主席后来还在江青精选风景照片中题了不少含意深远的诗句,其中有《五绝·庐山汉阳峰》:‘江上有奇峰,锁在云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此诗在1972年江青会见美国女学者罗克珊·维特克时首次向外披露)。”
反毛必反江,反江必反毛。笔者清楚记得在10·6反革命军事政变后,有人竟狗胆包天剥夺毛主席的著作权,把这首诗谬言为江青所作,然后横加批判,还把诗中的“峥嵘”改为“狰狞”,进行恶毒攻击,是可忍,熟不可忍!这种反毛反江行为必将遭到清算!小丑们的攻击,恰恰证明江青的伟大,她不愧为风暴中的“劲松”和风浪中的“奇峰”。
山 丹
山丹,《辞海》有关条目曰:“又名红百合、连珠。百合科。多年生草木,茎高0.7米。叶细长,叶脉平行,互生,叶脉无珠芽。地下鳞茎小,卵形,数个集生。春季开花,花瓣红或黄色,有斑或无斑,瓣不向外翻卷。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作者这里要写的不只是辞书上所介绍的山丹,也不是写一篇有关山丹的说明文,他是通过对山丹的观察,用自己强烈的激情予以熔铸,带有感情色彩的艺术创作。前三句写夹峰对峙,写流泉草木,写烟岚幽径,进行艺术上的铺垫,烘托出最后那一个关键句:“半壁山丹耀红光。”
那是诗人为我们描绘的一幅四扇条屏,依次为:双峰对峙,山势蜿蜒,形成一条长长的翡翠般的绿色长廊(第一句);泉水顺着起伏的山势奔流,溪畔草木繁盛,松柏青翠,所谓翠竹苍松是也(第二句)——读到此处,不禁使人忆起散文家袁鹰的《井冈翠竹》中所赞颂的井冈精神;诗的第三句是写山间的烟雾笼罩着曲曲折折的小路;结句让人眼前陡然一亮:“半壁山丹耀红光。”那红艳艳的山丹花,竟开满山的半壁,放射出耀眼的红光。这时,陕北民歌在耳边响起:“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作家吴伯萧《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又向人们述说着延安精神。井冈山的山沟里出了马列主义,宝塔下的延安窑洞中确立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和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红”则象征着革命,是革命的色彩,如红旗、红星、红太阳等,那红艳艳的山丹花,不是也开遍了陕北高原,开遍了中华大地吗?既然山丹如《辞海》所释“我国各地均有分布”,那么诗人在诗的结句中则希冀于资本主义复辟了的全国各地都燃起革命的燎原之火,便是其精心构思,题中应有之意了。
毛主席指出: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一位左派朋友告诉我,真正的马列毛主义者不在高层而在民间,这话很有道理。
诗人的精心构思还在第三句“一抹烟岚通幽径”表达的深义:革命的道路如“幽径”那样,是曲折的,漫长的,但“红光”就在前头,向前进!努力吧!
野 草
看了诗题,便自然联想起白居易的有关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是何等顽强、何等旺盛的生命力呵!李英儒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把野草之于革命者,演绎得波澜壮阔,回肠荡气。于是,我又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杂文集《野草》。他在“题辞”中说:
“野草,根木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在生存时将遭践踏,将删刈,直至于死亡朽腐。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在这里,作者是借野草喻“草民”,并以“草民”自况的。
野草者,山野之民。按毛泽东的人民历史观理解:“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作者似写野草,而实则是借野草喻人民群众。
诗的前两句:“一川乱石凝雪冰,漫天萧瑟彻骨冷。”立刻把我们带入冰天雪地、草木零落的严冬之中,显然是比况政治气候的。凝者,结也,滴水成冰,“凝雪冰”,写山川凝冻之景象。“萧瑟”者,一是形容凄冷,再是形容风吹树木的尖叫之声。诗人在咏野草之前,给我们营造了坚冰在地、狂风刺骨、冰雪交加的艺术氛围,为以下的诗句作了铺垫。第三、四句“暖吹毕竟锁不住,点点野草绿春风”,转入艺术烘托后所咏之正题:所谓“暖吹”一词,源于毛主席《七律·冬云》中的“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是言刚至初春,风依然料峭。严冬将过,春天还会远吗?“锁”本来是控制门、箱、抽屉等开关的金属器具;“暖吹毕竟锁不住”的“锁”字,是名词作动词用,那冰雪寒风,能如锁那样扼住春光吗?不论铁链如何坚固,也是锁不住的,最终定是“点点野草绿春风”!结句的一个“绿”字用得极好,是形容词作动词用,说点点野草生发出一片新绿扑入眼帘,诗人又采用修辞学上的“通感”形容道:那片喜人的野草把阵阵春风也染绿了。
“锁不住”和“绿春风”,表现了野草倔强的生命力,“乱石”下压着的野草们,不屈压力,曲折生长,韧性战斗,直到“迎来春色换人间”。它喻指尽管修正主义的统治如“高天滚滚寒流急”,但觉醒了的和正在觉醒的人民群众,一定要让中华“大地微微暖气吹”,推翻已经复辟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重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新天地。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那个“绿”字,使全诗增色。这个字眼,并非妙手偶得,而是经过再三吟哦,曾选用 “过”、“到”、“入”、“满”等字都觉得不够理想,经过一选再选,最后才确定的。从中可知为诗不易。这种“推敲”之劳,颠叟定知其中甘苦。
登 高
读颠叟《登高》时,忆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一首同题的七律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与颠叟诗不同的是,杜诗是七言律诗,而颠诗是七古;杜诗写“登台”所感,颠诗写登山所见;杜诗写个人遭际和情怀,颠诗写“大我”的登高和革命者的斗争志向。二者的取向不同,旨趣殊别,自然是思想内容及时代之不同使然。
杜甫的《登高》,是其晚年在夔州重阳节时所写,言登高所见江边秋景,抒发了诗人暮年的不幸遭遇和悲愤心情,结尾处情调不免低沉。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颠叟的《登高》:诗的第一、二句写大山的气势。首句“群山莽苍横大荒”,“莽苍”,指景色迷茫,可见山体之高大辽阔,使人望而不清;一个“横”字,写出群山的磅礴气势。第二句“险绝”一词,使人联想到山石嶙峋,峰峦突兀;“我独赏”,是写登山者不畏艰险的豪迈气概,这里的“我”,不仅仅是作者的自况,而且是“我们”,指那些千千万万勇于斗争的革命者。一个“我”字,使这种豪气溢于言表。
三句“藤木飒飒水风寒”,言山上布满老藤古木。险峻的山峰、幽深的山谷、奔腾的流水、高寒的气候、索索的冷风,写出了自然环境的阴冷险恶,暗示出资本主义复辟下的现实境况。最后一句“波吼浪叫斗老蟒”卒章显志,笔力千钧,陡然作结。“波”“浪”者,革命浪潮也,喻指人民群众的觉醒反抗;“吼”“叫”者,革命怒潮来临的声讨、战斗之声。“老蟒”者,喻指新老修正主义者和走资派头目。《国际歌》歌词曰:“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老蟒”者,巨蛇也。毛主席在他的诗中,常以虫兽取喻,来表达他的爱憎。如《七律·冬云》诗句:“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等。颠叟通过“斗老蟒”的艺术形象,号召读者与修正主义展开斗争,与党内走资派进行勇敢的、不屈的战斗,“团结起来到明天”!
总之,颠叟的六首新作是继他三赋三歌之后,充满着反复辟时代革命精神的好作品,祝他层楼更上,不断有新作问世!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