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胡锡进的潜台词
上午,胡锡进先生又有“高论”,但有朋友对他“现在很多人惊魂未定,信息又有些混乱,不确定性比较大。不过我注意到,到1月2日为止,国家卫健委尚未发出第二波疫情已经成为现实风险的警告,如果情况紧急,相关警告一定会发出”的说法很不以为然,相反,还认为胡先生有“春秋笔法,明褒实贬。又(为什么说又呢)将火头引向卫健委,无非就是想逐步解构官方公信力,让大众任由大V忽悠”的嫌疑。

胡锡进先生闪烁的言辞之外的潜台词,没学过读心术的人大概很难读出来,更不要说,就算读出来了,估计胡锡进也不太可能承认,所以,我个人还是建议就事论事。如胡锡进先生所说的“现在很多人惊魂未定,信息又有些混乱,不确定性比较大”的信息量就很大,敢问胡锡进先生,您可是自诩“解除大规模封控和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舆论推动者之一”的,那现在这种您口中的“不确定性比较大”的局面,您无论如何都要负点责任吧?
胡锡进先生还说,“卫健委的信息也有让人不解的情况,比如卫健委2022年10月、11月公布的病例情况,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非常高,11月有时达到90%以上,和一些专家对奥密克戎无症状比例很高的论断形成呼应,并且与人们最后看到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至今没有答案”。要我说,胡锡进先生,这么说实在不合您的身份,更不合您的水平,我们都不是三岁孩子,不是什么问题都要别人把答案告诉我们的,就像饭不用别人喂到嘴边一样。
“动态清零”期间,最有可能感染的“密接”(“次密接”)大多都会第一时间做核酸,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是否感染会在第一时间得到确认,而如果确认阳性了,各种治疗措施同样会在第一时间安排上,由于医疗介入及时,病毒大多在第一时间就被遏制了,这种情况下,无症状的比例自然也就高了。至于“动态清零”期间无症状的比例到底有多高,有没有高到“专家”说得那么离谱,那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重点是这多少算是此前“无症状比例非常高”的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对此,胡锡进先生,您同意不?
胡锡进先生接着说,“由于人们刚刚吃了一次亏,心有余悸,预言新的灾难很容易引起共鸣,一些人也宁愿把问题往严重说”。这里,胡锡进先生隐隐约约承认了之前是“灾难”,不然何来“新的灾难”一说呢?对吧,一切问题到最后都是语文问题,胡锡进先生,我这么说您大概不会反对吧?如果您不反对,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您间接承认有过“灾难”,也直接承认“人们刚刚吃了一次亏”,那作为“解除大规模封控和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舆论推动者之一”的您,是不是该对“刚刚吃了一次亏”的人有所表示呢?别的我们也不敢奢望,道个歉不为过吧。
实话实说,我个人是很佩服胡锡进先生的精力的,一个一个“好主意”,一天一个“好建议”,这想不佩服都不行,但我更佩服胡锡进先生的“乐观主义”。胡锡进先生说,“再也不会遭遇封控的确定性让人踏实,让人敢设计明天和未来”,这里,我不是要给胡锡进先生泼冷水,我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也不会比胡锡进先生少,而只是想单纯请教下:胡锡进先生,您是如何做到上午八点才说“不确定性比较大”,下午两点就改口称“再也不会遭遇封控的确定性让人踏实,让人敢设计明天和未来”的?旧的矛盾消失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就算以前有您所说的封控还是不封控的不确定性,那现在是不是有感染还是不感染的不确定性呢?

还有,胡锡进先生,大多数人大概是没有您那么忙碌的,很多人可能一年都用不着离开自己生活的城市,过去三年,他们也大多没有体验过封控,或只体验过短时期的封控,但现在他们感染了,或处于不知道何时会感染的状态,敢问胡锡进先生,他们该如何去设计他们的明天和未来呢?您要是有什么好办法,请务必不要藏私,拜托了。
最后,想和胡锡进先生说点掏心窝子的话。胡锡进先生,个人建议您摆正位置,我们会永远支持国家,但不代表会永远支持您,国家会对我们负责,但我不认为您会对我们负责,如果您不想负责,或者说就算想负责也负不了,那您就该慎用您的舆论影响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您说对了,自然会有鲜花和掌声,但万一说错了,也要有接受别人戳脊梁骨的胸怀。
顶流是把双刃剑,对个人来说是好事,但如果不能用顶流做好事,那反而成了坏事了,而且还很可能不是一般的坏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