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联发一声叹息
同样的情况我想说的是,改革虽没有革命那般激烈,但如果没有非凡人物掌舵,还是会有巨大杀伤力的。尤其是存在巨大外部威胁的情形下。看看中国历史就知道,要想玩转改革,非得有汉武帝、康熙帝这般雄才大略的帝王才可。否则纵使你有晁错、王安石这般风流人物,也是不得善终的。1989年中国的改革也是困难重重,也面临攻坚阶段,也出过乱子。但中国没出现东欧的局面,几个学生就可让共产党政权改弦易辙,因为他们有一个小个子。这个小个子还没忘记扛起他肩上的红旗。
苏联解体还应让我们明了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关系。我觉得在现实中重要的不是当下的形式与内容的协调,因为这好处理。关键的是形式与内容的历史传承。很多的理想就是在形式与内容的传承上做的不好,才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困境。这里面重要的是缺少理论的创新与制度的建设。在中国的突出表现是大量出现了官二代富二代,他们比他们老子更加的割裂,从而让形式与内容完全不能和谐共处,带来了信仰危机,也带来了理想延续的思想基础的破坏,这是应该引起深刻警惕的。在苏联呢,形势比人大,他们的帝国主义作为,连最纯粹的共产主义者都要怀疑他们的事业了。我们也就不奇怪苏联被一个留美学生瓦解掉了。因为美国要比苏联可爱,至少道貌岸然一些。
近期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朝鲜又进行了他们新一轮的权力交接,完成了家天下的壮举。实际上这种家族统治是带有狭隘自私的味道,但对权力的顺利交接来说也是最为稳妥的。至少继承人不会有新思维去反对他的老子,否则他的统治就有危险了,这对革命的延续性是有好处的。但这也难免落入僵化保守的俗套,对政权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对于很多共产党人来说进行制度建设和党内民主势在必行,但无论如何都不应放松对军队的建设。保证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同时也让枪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党,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