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读《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有感
本来金权作为一种社会制衡力量参与社会政治无可厚非,甚至大有必要。但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失去了伦理,金权为追求利润不择手段,甚至为了一己之利鼓动冲突对抗,则是十分罪恶的。尤其是在西方民主政治的体制下,金权越来越失去了监督和制衡,成为社会最反动的势力。为什么这么说呢?现代西方政治的核心问题是选举问题,而且选举的频率还是很高的,这就使得政治权力缺乏连续性,它就失却了制衡金权的利器。而金权在控制意识形态领域无人能出其右,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再加上西方多党制衡,想要不失去权力必然要依附金权,所以我们看到西方政治势力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背后的金权不曾改变过。
此书一开篇,我们就看到了德皇的痛苦,面对唾手可得的维也纳,他们不得不选择忍痛放弃。为什么?人穷志短,西方政府并不能完全控制财政。这或许可以看做一种历史进步,因为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最高权力者穷兵黩武的行为。但有时候伟大的战略问题确实需要当机决断,而不能虚与委蛇,否则必坏大事。同时马克思说的阶级对抗是存在的,中产阶级在万分理性的同时,也过于保守,让他们肩负起保卫国家尊严的重任,他们是担负不起的。但西方议会的权力绝大部分掌握在中产阶级手里,由于他们的软弱性,是很难保全国家的。所以在我看来西方的三权分立设计并不合理,就像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所思所想的,没有对立阶级的相互制衡,所谓的分权即是另一种的合权,根本没有想象中的效果。真正执世界牛耳的那些西方大国无不带有专制色彩,只有这样才真正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也如此使得民主并不纯粹了。要是没有别的势力,这样的三权分立也差强人意,但是偏偏存在国际银行家,这就使得伟大政治家和鄙陋的银行家滑稽的结合了,开启了历史丑陋的一页,从此银行家没有了国界,为了无穷的利益进行万分罪恶的事情。曾经的拿破仑试图改变这一切,他打破门阀界限,破格提拔那些英勇奋战的士兵,但当那些士兵又变成元帅后,他就发现了新瓶装旧酒的悲哀了。所以在我看来你不从哲学上达到某个事物,最终它会蹦出来将你灭亡。中国后30年对前30年的否定不就是如此吗?
以前看过希特勒《我的奋斗》还很不明白希特勒为什么对犹太人和共产主义如此的仇恨,但本书给出了还算合理的解释。因为希特勒觉得是犹太人出卖了德国,而俄国人的革命又起了示范作用,是的过失去了继续战斗的伟大决心。真的是这样的,凡尔赛和约太苛刻了,完全违背了实力决定政治的外交定律。鄙视德国已经结束和俄国的战争,而东线完全没有崩溃。总是美国参战,德国合兵一处,最终的结局还真是不好说,因为天下人都知道德国陆军的强悍。但最终是犹太银行家出卖了德国的利益,作为爱国青年的希特勒怎能不对犹太人切齿之痛。
我实际上还是很同情希特勒的。作为种族灭绝者,希特勒是应该被痛恨的,但不给他一丝尊严,则未免太过分了。看看现在不是一个睾丸,就是精神病患者的指控,多么恶毒呀!想想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铁蹄踏平欧洲的时候逢城变屠,而现在却被西方人奉为神明,不是很难让人理解吗?但除了对犹太人,希特勒的军队的军纪还是不错的。但希特勒也不是一开始就对犹太人血腥屠杀的,而是德国在苏联遭受无可挽回的惨败之后,在向西方求和不成,而西方却向希特勒提出极为苛刻的停战条件下,绝望的希特勒才最终举起了屠刀。像一战一般,德国并没有完全丧失了抵抗力,西方反而提出了如此苛刻的条件,难道就是为了完全铲除纳粹势力那么简单吗?但实际上希特勒是接受纳粹退出历史舞台的,对付一个没有权利的纳粹不是很容易吗?所以我觉得这是英美的既定方针,就是让美国大兵来到欧洲,共同对付苏联,而德国就是牺牲品,被作为战略缓冲地带被牺牲掉了。
本书还提到了犹太复国主义。书中说,剑桥五杰中的罗斯柴尔德为了换取苏联支持犹太人建国,用西方的原子弹情报和苏联人做了一次交易。但我有个疑问,书中不是说世界精英的梦想是为了消除国家的权力,而建立世界单一政府吗?可能也许吧他们也无法冲破传统的束缚,要为了追寻心中的圣地而不懈奋斗了吧。而他们眼睁睁的看着犹太人被纳粹屠杀而无动于衷,也是为了这个理想而做的牺牲吧。现在人们都很佩服以色列人追杀纳粹的不择手段,说他们真男人。我却不以为然,斯大林也屠杀犹太人了,为什么不向他报仇呢?或许本来马克思的观点就是正确的,犹太复国主义就是犹太精英压迫中下层人民的美妙借口,他们要的是权力,哪还想要正义。也许,以色列就是他们这些阴谋家阴谋败露之后避难的场所吧,他们会把地球毁灭,然后乘着他们的诺亚方舟去探古寻幽吧。
现在一个焦点就是碳排放问题。我是同意这样的观点的,在非洲还有大面积饥荒和战争的情况下,二氧化碳问题远没有那般迫在眉睫。实际上那些精英也在利用人性的自私,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放弃对更大社会层面人们福祉的关注。但最终我们会发现忽视他人的利益,最终会瓦解人类,让我们失去的更多。现在有很多披露经营控制人口的论调,当我进行宣传时,很多人不以为然,他们坚信,倘若没有了这么些人,谁有为这些精英工作呢?但事实是在生物化、信息化的当今,精英们是不需要这么多人来给他们工作的,真正高端的东西可能需要更少的人。他们只关心那些那些能够提供消费的存在,而多余的则变成了世界的负累。他们的思想也够开放,他们是不管什么天地人伦的,他们最关注的就是控制力。可笑的是当中国率先用政府强制力控制人口时,精英们并没有给中国以鼓励,反而大加诘责,因为他们需要全世界最勤劳质朴的中国人民。
本书作者反复提到的一个年份就是2024年。因为作者坚信从现在到那时正是西方世界消费能力大幅下滑之时,到了2024年,将要达到顶峰。西方借此危机之时抛弃美元,建立世界单一货币。而作者并没有评析中国经济遇到的困境,假若作者理论成真的话,那么中国还是很危险的。中国经济生产过剩,严重依赖出口,在这个时间段中国将越到严重的挑战。假若天佑中华,让我们度过危机,实现了经济转型的话。等到了2024年,我们这些80后,也到了47岁左右的消费拐点了,而后续人口不足,中国的内需将大打折扣,到那时调整后的中国经济将越到没有市场的窘境,面临崩溃的危险。所以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