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老天不开眼,我们又成了佃农

火烧 2010-04-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地产新政下高房价与社会不公,比喻富人如地主,百姓如佃农,批判政府角色与腐败问题,强调社会保障与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
    面对中国政府的地产新政,任志强带头炮轰,大放厥词之这是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倒退。很明显他是很矛盾的。首先,在一国经济中存在计划性是否可取。最后他老人家也不得不承认在像住房这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一定的计划是有必要的。他所担心的只是计划经济的示范性,会破坏我们业已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既然如此,任大师就响应广大人民的号召,先让地产业计划起来,如果政府再有违规行为,你在登高一呼不迟,那时人们就会意识到你的公正无私。有一种说法我不能赞同,你说市场经济中的投资行为本来就有购买和投机,因此富人投机房地产是他们的权利。但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市场有失灵的时候,这时是需要政府来保证市场的公平性。另外为什么平头百姓对高房价这般反感,是因为我们大家都能看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那些有钱人可以有好几套房,而积贫积弱者却一辈子买不起房。富人们买下一套房转手就是几十万的收入,而平头老百姓还在为稳定生活苦苦挣命。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封建王朝,现今的富人成了那时的地主,而广大的人民分明还是那被剥削压迫的佃农。而历史无可辩驳的告诉我们,地主只会越来越少,佃农会越来越多,最终是会崩溃的,到时大家都不会圆满。

      而政府在高房价中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中国最近频发拆迁悲剧,是很能让大家警醒的。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抢劫行为,把穷人的房子拆了,都交给富人去炒。以任大师为首的一批人还认为不够彻底,大肆抱怨中国的土地供给不足,总有一天他们会拆光农屋,毁掉农田的,只要还存在无限上涨的房价。并且高房价严重抑制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任何的经济转型成本会无限加大。政府在决策中总会想,产业升级真的那么必要吗?它有直接拆迁盖房子来得有效吗?可悲的是中国真的有了圈地运动的趋势,像富士康之流的企业向不发达地区投资,看重的不是那里的商业潜力,而是眼红那里巨大的土地回报。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用几年,中国的土地将被商业集团合法瓜分殆尽,到那时政府在想力挽狂澜所遇阻力将会分外巨大。未雨绸缪,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任大师还叫嚣你们非要到北京、上海、天津买房,你们回到农村不就万事大吉了。任大师可真是卸磨杀驴的高手,国家的青春年少为了这座城市贡献出他们所有的才思,反而到最后连一块立锥之地都没有。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把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当做自己的梦想,到如今反被诬成痴人说梦,你让大家心里怎能平衡?那么对这个国家的爱必定会大打折扣的。另外不要忘了现今中国的地产为何还能维持繁荣,没有破裂呢?这和中国的社会结构是有关的。中国的家庭互助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也是中国社会共产性的一大特色。而计划生育正在破坏中国的社会结构,向西方化纵向的社会转变。短期会带来繁荣,因为家庭结构还在保留,人口负担也在减轻。所以几家人勒紧裤腰带,房子也能凑出来。但是就是现在大家已感吃力,要是到了几十年后80后成了社会的中坚,他们就要面对庞大的家庭谱系而不堪重负了。那么他们的子女的住房问题怎么解决?现在的解决办法就是有能力的父母为他们的孩子准备好一切,没有能力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只能和西北风。中国的腐败为什么屡禁不止呢?这和中国的腐败成本低有关系,但和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很有关系。就是一个小官员面对突然的大病,困顿都无可奈何,更遑论普通百姓了?可是官员们可以贪,可是普通老百姓呢?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让社会人普遍没有安全感,普通老百姓还会拼命为其子女留下他们的打拼,那官员们更是竭尽可能搜刮到一切,供其后代。所以现今腐败问题几乎没有不和子女未来挂钩的。中国如果不解决这些关乎腐败的结构性问题,想靠高压解决不啻为痴人说梦。

      小平同志曾说要先富带动后富。但改革的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环境下,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我是同意邋遢道人的说法的,要用税收进行社会财富再分配,用市场手段解决市场顽疾的。但这种杠杆作用必须符合中国国情,照顾中国广大下层人民的利益。另外,中国是到了产业升级的时候了,中国人再也不要过那种国进民退的生活了。在这个分外紧凑的社会,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极端紧迫,这会给中国人民腾出思考的空间,为顺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国民觉醒提供了条件。否则,中国人还是鲁迅笔下那浑浑噩噩的阿Q,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败涂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