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李华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哪里?

火烧 2018-02-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社会主义优越性不在于生产力高低,而在于生产关系是否为多数人服务。强调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与无产阶级专政,对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李华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哪里?

  如果有人说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那不要说当着从解放前过来的人的面说,就是当着今天的年轻人说,也有可能被打得鼻青脸肿,就像韩德强抡圆手臂抽打污蔑毛 主席的那个老头那样。但如果换个说法,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比资本主义有更高的生产力,但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一个比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所以我们搞的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听完这一种说法我想所有的人都会低头耷脑,就是那些祖孙三代受资本家和地主剥削的老工人老农民也都无话可说,这就是骗子的高明之处。

  1984年6月30日邓小 平同志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谈话时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 小平的这段话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错误很正确,但如果一深究,那就不对了,就是有错误了,我认为他的话错误之处就在于他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放在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这一点上,闭口不谈生产关系,结果让人们根本就看不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结果让青年一代对社会主义产生了疑问,进而对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也必然产生怀疑,这就是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之所在。

  其实要我说,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而在于生产关系的不同。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谁积极发展生产力谁不发展生产力这方面,而在于为什么人发展生产力这个问题上。为少数人发展生产力、为少数人发家致富,这样的生产关系就是资本主义的,为多数人发展生产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力,这样的社会制度尽管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但那也是社会主义。所以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之处不在于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在于生产关系方面是无产阶级专政还是资产阶级专政,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是剩余价值归少数人所有还是归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所有。同样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力不能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生产力水平不能成为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准。

  应该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不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于资本主义,而在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更适合生产力发展。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应该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不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于资本主义,而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的优越性在于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等。

  应该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不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于资本主义,而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最终破坏。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危机、两极分化和随时可能发生的社会革命就证明了这一点,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生产着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这个阶级在中国就是亿万流离失所的农民工和走投无路的下岗职工。

  衡量一个社会制度优越不优越、先进不先进看什么?要我说主要看生产关系,一个地主资本家少数人耀武扬威的社会与一个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哪一个更有优越性,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吗?

  为什么一目了然的问题会让人们产生迷糊,其实这里而有深层次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就是生产力决定论,在这里我把它称为生产力优越论,正是这一理论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巨大混乱。如果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的话,那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确实应该比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因此得出的结论一定是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

  我在上一篇博文中说过,生产力决定的是经济,生产关系决定的是政治。生产力是人类获得生活资料的能力,它决定全社会物质财富的总量,也就是产品的多少。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它不但是人们在生产、交换和消费方面的利益关系,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分配方面的利益关系,它决定着产品分配给每个人的数量的多少。由此可以看出,生产力生产的是产品,生产关系生产的是差别,是阶级,是阶级斗争,生产力不能决定生产关系,因而生产力水平不能决定社会制度,因而生产力水平不能成为区分社会制度是否优越的唯一标准。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来看一看邓小 平同志说的判断姓资姓社的生产力标准,就不难看出其错误所在了。邓 小平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 平文选》(第3卷)第314页。1992年年初,邓小 平在视察南方时,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和国内不少人在改革开放问题上迈不开步子,不敢闯,以及理论界对改革开放性质的争论,指出:“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 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三个有利于”中“生产力”是基础,“综合国力”是生产力的集中体现,而“人民生活水平”是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发展的目的,三者全面地体现了生产力标准,从三个有利于的提出和推进,我们可以看出“唯生产力论”是造成我国在改革开放指导思想上的严重混乱、严重的两极分化的社会问题和难以为继的困难局面的理论根源。

  只有批臭“唯生产力论”,才能认清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所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在于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而在于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关系,即在于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黄赌毒,没有黑社会、没有上学难、没有就业难、没有看病难,没有养老难,一句话,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人民大众活得不难。

  (二0一八年一月三十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