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亭:当今中国的左右之痛 李华亭:当今中国的左右之痛
李华亭:当今中国的左右之痛
当今世界主要有两种社会形态,一种是社会主义,一种是资本主义,而中国很特殊,既走过社会主义,也走过资本主义道路,然而现在的中国,既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资本主义。众所周知,社会主义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被世人称为左,而在中国,工人下岗农民失地,左派并不吃香,所以中国不能说是社会主义;与此相反,资本主义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少数人的利益,而被称为右,但在中国,民 运落荒大V落网,右派也不吃香,所以中国也不是资本主义,那是什么?用国内话说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用国外的话说就是“中国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在政治上坚持无产阶级至上,在经济上主张公有制,即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资本主义在政治上坚持资产阶级至上,在经济上主张私有制,普鲁东给这个名词下了很好的定义:“一种经济与社会之体制,当中劳工以劳力使资本产生作用,使之成为收入之来源,而此资本并不隶属于这些劳工。”所以,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左右斗争,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争夺话语权的两个阶级的政治斗争,是多数人与少数人在经济上争夺生存权的公有制与私有制两种制度的经济斗争,这是当今世界最激烈的、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然而在当今中国,除这左右两大派别的阶级斗争之外,还多了一个派别,这个派别就是中国的当权派,他们既不赞成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也不赞成现时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而想走出一条新模式,这个新模式,就是现在中国的政治上的社会主义和经济上的资本主义之特色道路,就是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与经济基础的资本主义之结合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左灯向右转”模式。这条道路很新颖,不但世上独一无二,而且必将空前绝后。在这条道路上不仅左右两派打得热窑一般,而且特色党时不时的也会因为向右转而与左派打起来,时不时的也会因为向左转而与右派打起来。特色党时左时右,一会儿联合左派打击右派,一会儿又联合右派围剿左派,左右两派有时还会就某一方面(如腐败问题)而一起向特色党发起攻击。在这场混战中,左右两派晕头转向找不着北,而特色党腹背受敌而找不到中,更令世人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风光一时的特色之路现在已经走不下去了,它让中国榨干了过去社会主义留下的红利只剩下了骨头,它让中国享尽了当代资本主义仅有的浮华只留下了罪恶:贫富分化了,环境污染了,道德滑坡了,经济停滞了,政治混乱了,军事怂软了,文化堕落了,更有甚者,出现了共产党领导“人民”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场景,出现了民营企业家(资本家)大干“社会主义”的场面,出现了工人下岗农民失地的“社会主义”风光,着实让左右派分子不知所措痛苦异常,更让特色党走投无路痛苦不堪。现实中国的困局是,社会主义的脑袋与资本主义的身子总是连不到一起去,无产阶级与市场经济、与按资(生产要素)分配总是揉不到一起去,也就是说左与右总是尿不到一壶里,左派不满意,右派不满意,特色派的左右摇摆就像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
其实,是左好还是右好并没有定论。左派就说左好,右派就说右好,在一个国家里,如果左派占多数就说左好,就说社会主义好,如果右派占多数就说右好,就说资本主义好,阶级立场不同,答案也就不同,这很正常,社会也相对稳定。但是如果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里,左派占多数,都说社会主义好,出现了右的上层建筑和左的经济基础,这就不正常了,这就不稳定了,就要发生革命了。同样,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如果说了算的人说右好,说资本主义好,指鹿为马那也不正常了,社会也不会稳定了,就要发生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了,这就是中国社会不稳定的根源所在。
三十年改革,中国向右已经走得差不多了。民族资产阶级崛走了,官僚资产阶级壮大了,新的无产阶级贫困了,再往下走社会就会由量变引发质变了,无产阶级的承受力已所剩无几了,再往前走左右派就要见真章儿了。眼下中国必将要进行这样的历史抉择:向左回归社会主义,向右复辟资本主义,只有这两条路可走,第三条特色路已经走不通了,因为第三条路是不存在的。所谓“政左经右”,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经右”也就决定了“政”不可能左,所以,“政左经右”其实就是政右经右,其实就是资本主义。中国究竟会向左转还是向右转,这取决于左右派的力量对比,如果右派过于强大,中国肯定向右转,走一段资本主义道路;如果左派力量过于强大,中国肯定会向左转,回归到社会主义道路之上。据有人统计,在中国,左派大约占85%,而且随着私有化的不断推进,竞争的不断加剧,无产者还将会越来越多,左派势力还将会越来越强,那不用说,今后中国必定要向左转,必定要回归社会主义道路!然而无论如何,中国都将有一痛,向右转,是左派之痛,向左转,是右派之痛,既然阵痛在所难免,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