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因水门事件去职,尼克松委屈吗?

火烧 2019-07-25 00:00:00 国际纵横 1032
文章探讨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是否委屈,分析其外交成就与政治争议,揭示媒体对立与秘密行动的影响,强调其咎由自取的结局。

  理查德·尼克松是美国历史上最富争议的总统。打破中美关系的坚冰,亲自到访中国;通过谈判中止越南战争;放弃美元与黄金的直接挂钩,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些都由尼克松任内完成,在不同方面促成了美国国家角色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转变,收缩防线,反过来巩固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一提到尼克松,很多人还会想起在他任内那位风度翩翩的国家安全助理亨利·基辛格。基辛格最看重的政治人物是19世纪的哈布斯堡王朝政治家梅特涅,这也深深影响了他的政策风格、尼克松政府的外交路线。

  尼克松的政治声望最终被水门事件毁了。这起事件的进程中,尼克松及其阁僚、白宫助理,反复宣称《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发布的揭露事件内幕的新闻是假新闻,或者是带有极大偏见的……咦,这话怎么这么耳熟?

  总统与媒体的对立,在美国并不少见,但像尼克松以及今天的特朗普那样,表现出与媒体界的格格不入,确实罕见。从尼克松个人的角度,他有很多抱怨的借口,比如,媒体行业会因为对他之前出任总统的肯尼迪、艾森豪威尔的个人好感,主动帮忙进行粉饰,包装形象,封锁对总统不利的消息;而杜鲁门、约翰逊获得的媒体对待,就要糟糕得多,虽然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杜鲁门的个人品格要远远好于“谎话精”肯尼迪——却仍然要比尼克松获得的对待要好得多。

  尼克松在水门事件过程中发表的自我辩护,也不完全是在说谎。尼克松和他之前出任总统的一些人,都热衷秘密行动,也就是利用美国宪法和法规对于总统授权的模糊性,在合法与不合法没有明晰界定的领域,以打擦边球的方式,绕开美国国会监督,也绕开美国联邦政府行政分支的正规行政流程,以领导人直接下令指挥行动的做法,来达成目的。在尼克松之前,肯尼迪这样做过,被包装成了“圣徒”;罗斯福也这样做了,其批准援助英国和中华民国的命令,严格意义上讲是违反美国宪法的;而在尼克松之后几年当上总统的里根,更是批准与美国存在敌对关系的国家和组织进行武器交易,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尼克松身上,想必会触发出又一起水门事件。看人下菜碟,这怎么能忍?

  很多中国读者长期以来,因为尼克松到访中国并开启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所以抱以好感,总觉得他是美国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认为水门事件纯属阴谋。真是这样吗?

  尼克松走到最终被逼辞职(以避免被弹劾)的一步,最主要的原因仍是其咎由自取。1970年,他就批准了一个休斯敦计划,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允许中情局等美国情报机关对被认定为国家安全威胁的个人加强电子监控,包括监听电话、截取邮件、可以非法破门而入。在确保服从于他的情报机关获得上述权力后,尼克松安排特工去布鲁金斯学会盗窃档案材料:这是尼克松自己批准安排在白宫安装的窃听设备录下的内容。

  因为美国媒体不断报道越战以及民权运动等被尼克松认为是不利于其施政的消息,所以尼克松发起了一场针对新闻媒体的战争,同样安排特工调查新闻记者的信息来源,甚至还宣称会考虑“以独裁者的方式指挥这场战争,杀掉所有记者,将战争进行下去”。

  尼克松为了赢得第二个总统任期,决定采取非法手段。这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当时的民主党根本无法推出有号召力的人选,无论是政治专家的分析,还是基于民调,尼克松肯定会连任获胜。但为了避免意外,他仍然安排自己的竞选活动负责人、时任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组建阴谋小团体,分析民主党内可能会打败尼克松的候选人,派遣“卧底”进入对方的竞选团队,肆意编造不利于对方的假新闻稿并力图操纵媒体报道议程,违法窃听对方,全方位抹黑对手。这些阴谋行动的高潮,就是进入设立在水门大楼的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但遭察觉,并由此引发了水门事件的媒体报道和国会、法院调查。尼克松的阴谋小团体还曾打算组建绑架小组、灭口小队。

  水门事件被触发后,尼克松完全罔顾基辛格对之提出的止损建议(交出所有与事件直接相关的高层官员,然后切割总统与这些官员的关系),决定与媒体对抗到底。如前述,尼克松当初批准设立的窃听设备,相当完整的录下了他在水门事件中的许多命令话语。这些话语显得相当肆无忌惮,而且还相当粗鄙。事实上,尼克松的一众白宫助手,经调查证实都颇具粗鄙“油腻”,完全不具备高位者对于政治伦理和规则的基本信仰。

  让水门事件大白于天下,不仅要归功于《华盛顿邮报》。尼克松的助手、工作人员为了自保的“狗咬狗”,吐出了许多重要信息;时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副局长马克·费尔特扮演了最为神秘的“深喉”角色,一直隐秘的向媒体透露消息;而美国媒体行业尤其是主流大报的穷追不舍,使得白宫很难将反击力量集中到《华盛顿邮报》。但我们仍然需要充分肯定《华盛顿邮报》两名调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鲍勃·伍德沃德在事件中的担纲作用。

  卡尔·伯恩斯坦、鲍勃·伍德沃德1974年就紧锣密鼓的推出了《总统班底》一书。这本书很好的展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政治权力场的运作,以第三人称,冷静客观地描述了两位记者在水门事件调查报道中发挥的作用,相当完整的记述了调查进程中美国媒体行业与尼克松白宫的激烈交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