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苏格兰场”神探破不了的民国奇案,真相其实就摆在那里

火烧 2019-03-21 00:00:00 国际纵横 1026
1937年北平英国女子帕梅拉倭讷惨遭分解杀害,案件因苏格兰场与韩世清联手未果引发关注,涉及狐狸塔、谭礼士与韩世清等关键人物。

  1937年1月7日,北平城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谋杀案。一位仅19岁的英国姑娘帕梅拉·倭讷惨遭杀害,死后其尸体还被凶手以分解动物的方式进行了破坏和侮辱,内脏不翼而飞,并最终抛尸在狐狸塔。狐狸塔,即古北京城东南角楼,距离使领馆区和外国人聚集区相当近,此地有着狐狸精出没并摄人心魄害人性命的说法。这也使得此案一经曝出便受到了密集关注的重要原因。

  彼时,西安事变刚刚和平解决。东北军主帅张学良为表达对发起兵谏而对蒋介石造成领袖权威受损的歉意,不顾劝阻而将后者送回南京,并开启了自己接下来几十年的囚徒生涯。在那之前,何梅协定签署,中国在华北地区的军事存在受到了严重削弱,日本反倒有了鸠占鹊巢般的支配优势,其侵吞中国华北及更多地区之心显露无疑。若干年后,中国台湾地区的民进党为挽回岛内选情,恶心竞争对手国民党,公布了蒋介石时期的大量机密档案,证明1931年下达“不抵抗”命令的,并不是张学良,而是蒋介石;以及多年来国民党方面拒绝承认的《何梅协定》的存在。

  

  《何梅协定》

  帕梅拉·倭讷遇害一案,在1937年初这样一种极度混乱的政治、军事局势下,依然得到了广泛关注,除了前述的狐狸塔神秘“传统”、帕梅拉遇害惨状因素以外,还在于她本人是英国人,父亲是著名汉学家、英国前驻华领事爱德华·西奥多·查尔默斯·倭讷。

  受命侦缉此案的中国警探韩世清,是北平公安局东南区警署署长、莫理循大街(即王府井大街)侦缉队负责人。韩世清日常工作是率队侦缉贩毒团队,并获授权可以对毒贩实行审理后立即处决,而被他们抓到的瘾君子也要被执行死刑或判处终身监禁。是的,你可以将韩世清看成是电影《追龙》里边由刘德华饰演的雷洛。

  

  虽然韩世清经验丰富,但因为此案发生于使馆区(中方警探无侦缉权),所以英国领馆从天津调来了一位来自伦敦苏格兰场(苏格兰场,即伦敦警察厅),时任天津英租界总督察、警务处处长谭礼士(R.H.Dennis)。

  韩世清和谭礼士的努力最终宣告失败。他们的合作仅仅帮助诸如帕梅拉的父亲倭讷,男友米沙,曾追求过帕梅拉的中国男孩等人洗清了本不应有的嫌疑,然后揪出了一个事实上被证明确实卷入了杀人团伙的加拿大人平福尔德,还挖出了一个经常运作皮肉交易的团伙的头目、美国牙医普伦蒂斯。但进展仅限于此。当时驻华的英领馆领事菲茨莫里斯与倭讷长期不和,根本不愿意配合后者提出的将追查到底其爱女遇害的要求,谭礼士很快因此被遣送回了天津英租界。公务繁忙的韩世清则只好彻底放弃了帕梅拉案,转向其他案件的侦缉。

  曾在中国上海等地居住和工作多年的英国作家保罗·法兰奇,在中国人熟知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传记中得知了帕梅拉·倭讷的遭遇。该传记的一处脚注介绍了帕梅拉案,因为案发地距离斯诺当时在北平的住所很近,且斯诺的夫人海伦与帕梅拉在外形上颇为相似。斯诺及其夫人有理由怀疑,凶手是冲着海伦去的,只是误杀了帕梅拉。因为斯诺此前连续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造访过延安,与毛泽东进行了会谈,他的报道使得西方公众以及在华外国人对于红军、共产党、毛泽东的印象大为改观,从而也导致了蒋介石政府及其操控的特务机构对斯诺夫妇的敌意。当然,帕梅拉案实际上并不存在凶手误杀的情节。

  真相其实是在倭讷自己搞清楚的。让我们重复下对倭讷的介绍:爱德华·西奥多·查尔默斯·倭讷( Edward Theodore Chalmers Werner,1864-1954),著名汉学家,1880年代就来到了中国,长期沉浸中国文化研究,出版过《叙述社会学--中国人》、《中国人的中国》、《中国的神话和传奇》、《中国文明史》、《中国神话辞典》。可以说,倭讷的数十年努力,不仅很好的开启了欧洲汉学界对于中国文化的正确解读,而且还留下了相当丰厚的文化遗产,对于当时和后来的中国人培养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倭讷的另一个身份是出庭律师。能够在19世纪晚期就被英国政府派到驻中国口岸、租界城市担任领事裁判,需要具有法律专业背景。长期从事中国的文化、民俗和社会研究,倭讷懂得如何辨识看似复杂无序的线索,让谈话对象放松防备。更重要的是,他是帕梅拉的养父——倭讷和他的夫人收养了帕梅拉,夫人病逝于北平,而养女也早于他离世,这让倭讷感到巨大痛苦。他意识到了导致韩世清和谭礼士的调查浅尝辄止的最主要原因,那就是:

  局势混乱,英国使领馆无意穷追猛打(因为案件深入调查可能涉及到日本人)。日本侵华军方和情报单位关心的是如何迫使蒋政府作出类似于1931年时的巨大让步。而蒋介石及其华北代理人宋哲元在意识到案件涉及到日本、美国、英国,揭露真相必然导致某一个“友邦”颜面受损之后,也放弃了努力。

  保罗·法兰奇在中国北京、香港、上海,以及英国伦敦等地调阅了与帕梅拉案有关的媒体报道、案卷资料,并多次实地走访了该案的抛尸处、凶杀发生地及相关路线。最有帮助的资料,是倭讷矢志不移寄送给英国外交部的笔记,其中翔实的记录了在中国北平警方和英国领馆放弃追查帕梅拉案后,倭讷本人私下雇佣失业情报人员、警探所进行的调查工作。保罗·法兰奇还走访了谭礼士的亲属,获得了相当多有帮助的信息。

  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午夜北平》(【一】民国奇案1937,【二】“恶土”,北平的堕落乐园),是一本相当精彩的叙事作品。整本书整体上尊重历史和案件信息,并进行了合理化的充实,相当细密的还原了1937年及之后几年的北平,一个不仅被日本侵略者觊觎的中国古都,而且也因外国人特权而充斥着各种龌龊丑恶甚至令人发指罪恶的堕落乐园。帕梅拉不幸的成为了这个“堕落乐园”的受害者。

  日本侵占北平之后,而在英美对日宣战之前的几年里,倭讷私人启动的调查取得了惊人进展。因为日方毫无疑问会驱逐北平等日据城市的“不可靠”公务人员,其中很多人没有了生计。倭讷用自己的毕生积蓄,组建了一支调查队伍。真相逐渐揭开:

  倭讷生性死板,帕梅拉因而养成了两种不同的性格特征:在家与父亲相似,安静恬静,而出外则活泼大方。她被送到天津英租界的文法学校学习,却受到了英国校长的性骚扰。倭讷原本准备带领养女返回英国。帕梅拉很享受在北平的最后时光,她接到了美国牙医普伦蒂斯有关在使馆区举办聚会的邀请。“帕梅拉不是完人,只是犯了许多女孩都犯了的错,犯错时的她们刚开始试着施展自己的女性魅力,开始享受独立自主的滋味,开始领略这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她的悲剧在于,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错误的人”。

  普伦蒂斯根本没有举办聚会的打算。他倒是有个犯罪团伙,诱引在北平的外国女性来参加聚会,然后在密闭的房屋里实施轮奸。许多受害者都没有报警,更不敢声张,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但帕梅拉不同,但普伦蒂斯们流露出作恶的念头时,她坚决反抗,大声求救,直到犯罪分子用硬物击中她的头部,劈开了她的头骨,造成严重失血。普伦蒂斯的团队最后将她进行了凌辱和肢解,并为了干扰调查,将尸体抛掷在狐狸塔。

  自始至终,普伦蒂斯都没有因其犯罪罪行受到追究,哪怕是倭讷展开的私人调查,为英国驻华领馆以及英国外交部等机构提供了最为翔实有力的证据,也是如此。事实上,英国外交官员从来就没有认真对待过倭讷的请求。

  毕竟,倭讷就是个过气的退休学者,汉学在当时还不是显学,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倭讷和帕梅拉又不是谢尔盖·斯卡里帕尔和尤利娅。虽然,帕梅拉本人同为是俄罗斯裔。

  一个由美国人导演并主导实施,加拿大人帮凶的案件,就这样稀里糊涂被英国人糊弄过去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