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在互联网中的实现

火烧 2016-11-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恩格斯社会主义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强调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消除商品交换、实现社会化劳动与公平分配,分析社会主义本质与实践路径。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在互联网中的实现

——用《资本论》解决中国的内忧外患(25)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论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社会主义产生的前提是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商品生产消除了,商品是交换的产品,因此商品交换也就消除了,商品交换消除了,做为交换的手段货币也就取消了。劳动不再表现为价值,劳动时间不再表现为价值的尺度。分配直接就是产品分配,不再是先分配价值(即货币)然后再分配产品的迂回的分配方式。

恩格斯说:“这种占有只有在实现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才能成为可能,才能成为历史的必然性。正如其他一切社会进步一样,这种占有之所以能够实现,并不是由于人们认识到阶级的存在同正义、平等等等相矛盾,也不是仅仅由于人们希望废除阶级,而是由于具备了一定的新的经济条件。”请注意!恩格斯说的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之所以能够实现,并不是由于存在阶级,并不是由于人们希望废除阶级!而是由于具备了一定的新的经济条件!

新的经济条件是什么呢?就是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在这个条件下,生产是社会化生产,劳动是社会化劳动,产品归社会所有,产品分配由社会分配。随着社会对生产力的占有,这种社会性就将为生产者完全自觉地运用,并且从造成混乱和周期性崩溃的原因变为生产本身的最有力的杠杆。在这个条件下,旧的分工消灭了,城乡对立消灭了。阶级差别本身的存在,都将成为时代的错误,成为过时的现象。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由此可见,社会主义之所以产生只是因为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结果,而不是因为消灭了阶级!斯大林的社会主义,以消灭阶级为目标,保留了商品生产,保留了商品交换,从而在商品交换中产生了资本主义,所以,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绝对不是恩格斯的社会主义!

既然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那么,第一,在社会主义中生产组织就是“一方面,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第二,在社会主义中“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这也不是什么空想。的确,文明在大城市中给我们留下了一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努力才能消除的遗产。但是这种遗产必须被消除而且必将被消除,即使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三,在社会主义中分配表现为“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于生产,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那时,一件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可以不必首先采用迂回的途径加以确定。” 社会也无需给产品规定价值,直接用劳动时间代替价值。“就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也必须知道,每一种消费品的生产需要多少劳动。它必须按照生产资料,其中特别是劳动力,来安排生产计划。各种消费品的效用(它们被相互衡量并和制造它们所必需的劳动量相比较)最后决定这一计划。人们可以非常简单地处理这一切,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

以上就是人们耳祥能熟的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在互联网中能够得以实现。

    互联网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人类历史上一切生产、一切生活、一切文化、一切科学技术,全部都以大数据存在于云端中,这就是社会化也就是社会占有!所有这些大数据每个有手机、有电脑的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免费使用这些大数据,这就是共享经济!共享经济就是数字社会主义或者网络社会主义。由此可见恩格斯的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前提条件在互联网中实现了!那么在这个条件下,恩格斯论证的社会主义也就在互联网中实现了!这样人类就能够实现恩格斯所论述的社会主义生产组织、大工业分布全国、以及取消货币以后的分配制度。

凯文凯利在《必然》中论述了这个社会主义。

   2015年采用知识共享的实例网站已达到10亿之多。这些网站使得数以亿计的普通人可以到专家和朋友资源库里查找图片、新事物、新创意,然后大家一起对这些材料分级、评判、共享、转发、注解,并将这些材料重组到自己的数据或资源库里。所有这些发展都预示我们在稳步迈向一种网络世界所特有的数字化的社会主义。

   我们并不是在讨论祖父辈的社会主义政治体系。这种新的社会主义并不同于任何一场运动。它并非阶级斗争,也不是反美主义。数字社会主义是一种与政治无关的社会主义。新兴的数据社会主义不同于老式的社会主义也(就是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它借助网络通讯技术运行在没有边界的互联网上,催生了贯穿全球一体化经济的无形服务。它旨在提升个人的自主性,反对中央集权。它是去中心化的极致表现。社会化媒体之所以被称为社会化的,也是基于同样原因:它是一种社会化活动。社会化、社会化运动、社会化媒体、社会主义是同一概念。当众多拥有生产工具的人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共享他们的产品,不计较劳务报酬,乐于让他们免费享用其成果,新的社会主义的叫法也就不足为奇了。一些未来学家已经将这种新型社会主义在经济层面的体现命名为共享经济。

   随着人们协同程度的增加,群体化只需最低程度协同的共享进步,而后进到合作,再然后是协作,最后达到集体主义。每一步发展都需要进一步协同。具体做法如下:

  分享,在线公众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共享意识。分享组织的名单几乎是无法穷尽的,分享内容几乎是无所不包。分享是数字社会主义最温和的表现形式,但这样一个动词却是所有高级水平的群众活动的基础。它是整个网络世界的基本构成的成分。

   合作,当个体们为实现一个更大目标而共同工作时,群众层面的结果就会涌现出来。数以千计的聚合网站,都会采用类似的社交模式以实现三重收益。首先,面向社交的技术可以帮助用户根据自己需要来为他们找到的东西分门别类、评判和收藏。其次,这些标注、书签、也可以使其他用户获益,帮助他们更方便的找到相似的材料。第三,集体行为可以创造一种只有当群体做为一个整体时才会有的附加价值。这一方式已经超出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因为它做到了“增益付出,超需回。”

    社区共享可以释放出惊人的力量。社会的集体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贡献者个人力量之和。这就是社会化机构的全部要义所在——整体优于部分之和。传统社会主义试图通过国家政权来实现这一目标。现在数字共享则超脱了政府,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作用。

  协作,有组织的协作所能取得的成果要超出临时的合作。精细调校的公用工具可以让成千上万个成员共同工作,从而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这种协作方式是资本主义所不能理解的。

    除去经济学上尚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外,我们已经习惯了免费试地享用这些协作的成果。一个名为3D的免费素材库可提供数百万个复杂的3D模型,任何你能想到的东西——小到靴子,大到桥梁,都能在这里找到。人们被鼓励自由和免费地复制这些产品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产品。这些新的在线协作工具为公有生产形式提供了支持,使得人们可以摆脱对资本主义投资的依赖,将成果的所有权保留在生产者(消费者)手中。

    集体主义,与其将技术社会主义视为自由市场个人主义和中央集权这一对零和博弈的某种妥协,不如将技术共享视为一个新的能同时提升个人和群体价值的政治操作系统。

     共享技术其未曾言明又不言而喻的目标是同时最大化个体自主性和群体协同的力量。共享经济表明社会化生产和大众生产可以促进创造力、生产力以及自由。我们的梦想是将这种生产方式的应用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局部地区的实验。自组织和共享机制可以管理散布于世界各地的村落级别的项目,而参与在线合作的人数则要大得多。集体软件农场的成员数量以及参与共同决策项目的人数尚无法与一个国家的人数相比。但是社交媒体所覆盖的的人数数量是巨大的,是世界性的,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现在,我们正以同样的方法来对待社会化技术,将数字社会主义应用于不断增长的愿望清单,并观察是否有效。目前为止,结果是令人惊奇的。我们已成功地利用协作技术将医疗服务带到了贫困的地区,开发了免费的高校教材。并且资助罕见疾病的药物研究。几乎每一次尝试,共享、合作、协作、开放、免费、透明所发挥出来的力量,都要比我们这些资本主义者所预期的更为实用有效。每次尝试时,我们都会发现共享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由此就证明数字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得多!

   通过凯文凯利上述的对互联网社会主义的描述,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的描述相比较就会发现,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前提条件是一致的,因此,互联网的社会主义就是恩格斯社会主义的实现!

   劳动者2016年11月10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