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丧钟——为计划经济正名

火烧 2016-12-24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探讨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局限,主张计划经济正名,分析政府产业政策成功案例,如美国原子弹与苏联核电站,反驳张维迎观点,强调有为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丧钟

  ——为计划经济正名

  最近几个月,随着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停滞不前,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中国的经济理论界爆发了几次论战。

  与此同时,中国新经济的领军人物,阿里巴巴的马云在11月份的一次讲话之中,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的预测:今后几十年,世界将会实行计划经济了。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理论界就被市场经济理论所垄断。虽然其中依然曾经有过一些论战,但是,由于政府的主流派的权力,使得这些论战几乎没有开展,就被压制了。而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理论界终于在世界性的实践面前,对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越来越多的批判。但是,中国的经济理论界却并没有跟世界“接轨”,而是特立独行,依然沉醉在市场经济理论的,充满五光十色的幻想之中。

  在今年爆发的几次论战之中,是林毅夫与张维迎作为主角而展开的。尽管林毅夫并非是主张计划经济的,但是,林毅夫的”有为政府“的观点,却是与张维迎的,古典经济学的”无为政府“的观点相对立的。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由于政治原因,在中国,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吹嘘,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经济理论界对计划经济理论的围剿,中国主流媒体的选择性宣传,误导了人民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的,符合实际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使得社会大众几乎已经被洗脑而不觉。

  此次张维迎与林毅夫的论战,既是对政府产业政策的是否需要和正确的合理性的判断;同时,也是对政府能否在市场和经济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合法性的认同和正名。

  一

  张维迎为了否定政府产业政策的合理性,在证明其观点的正确性上,列举了一些政府产业政策失败的事例。同时,在理论上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改革”,将什么是政府的产业政策,作出了他的“创新”,给出了他在理论上的界定——至于这种界定是否符合古典经济学的内涵,他是不考虑的。因为他是市场经济理论的上帝,市场经济理论是由他所主宰的。

  我们姑且不论张维迎所列举的事例,是否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那些问题。我们只是从那些能够正面证明,政府的产业政策成功的事例,来驳斥张维迎的观点。

  那么,难道政府的产业政策就没有成功的吗?

  美国的原子弹的制作成功,就是政府产业政策成功的事例。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支持和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曼哈顿计划难道能够按照计划,顺利实现吗?

  同样,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核电站的研究和应用,如果没有苏联政府的决定性作用,能够在那个时代产生,并且在当今世界各国得到推广吗?

  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果没有政府的五年计划——现在所说的五年规划,的决定性作用的结果,难道能够保持如此快的速度,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吗?当今世界那么多国家搞市场经济,还有多少国家搞五年计划的?为什么唯独中国这个至今还搞五年计划的国家,经济发展才如此之快?这难道不是政府的决定性作用的成果吗?这难道不是政府在宏观经济层面的,诸多产业政策的,决定性作用的成功吗?

  中国在军工,航天领域的诸多成功,难道不是被当今世界各国所认同和肯定的吗?难道这种肯定,不是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成功的证明吗?

  中国在当今世界上最先实现了的量子通信,难道不是政府的产业政策的成功?而是政府产业政策失败的证明?难道不是政府在此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的证明?

  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赶超世界的步伐,已经实现了。那么,在这个领域的超越,难道不是政府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证明?难道不是政府产业政策的成果?

  这一届政府虽然高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但是,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却恰恰是政府发挥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最明显和最典型的证明。

  我们甚至可以追溯到洪荒时代的大禹治水;

  和建设于秦朝,至今还在造福于人民的四川成都的都江堰。

  这些难道不是政府对经济的,最直接的干预成功的结果吗?难道这是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结果吗?

  同样,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包括现在的北京,东京,和现在吹嘘市场经济理论最自由的纽约,华盛顿等等,都是政府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成果。而不是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成果。

  ······。

  当然,并非政府所有的产业政策都是能够成功的。

  而在这些政府产业政策不成功的事例之中,其责任也并非都是,或者完全是政府的责任。其中很多是市场经济理论所造成,是那些把持了政府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按照市场经济理论来制定产业政策所造成。

  上个世纪的拉美国家,曾经是美国的后院。后来,在“芝加哥男孩”的操作下,这些国家的政府实行了“华盛顿共识”为基础的市场化改革。制定了一系列的市场化的产业政策。结果,造成经济崩溃,使这些拉美国家政府完全被这些国家的人民所抛弃。使这些国家变成了与美国对立和战斗的前哨。并且持续至今。

  至于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的市场化改革,也是政府被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所把持,实行市场化改革所造成。对此,世界早就已经有了共识。所以,无需多说了。

  这些都是政府实行市场化改革的产业政策,造成国家经济崩溃的事例。那么,这些事例当然不是政府的产业政策,造成经济崩溃的责任。而是披着政府外衣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依据市场经济理论所制定的政策所造成的。所以,是市场经济理论必须承担的,在政府外衣下的,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理论责任。

  所以,并非如同张维迎所说的,政府的产业政策,或者是政府对市场和经济的干预,都是失败的。

  最后,难道政府没有产业政策的国家,就不会造成产能过剩吗?或者说,在一个国家里,在没有政府支持的产业政策的领域,就不会造成危机吗?

  美国以前多次发生的房地产泡沫,难道不是市场经济理论所导致的吗?被称为世界上最自由的香港,以前曾经多次发生的房地产泡沫,难道不是市场经济理论所造成?

  同样,在中国几乎被私企所垄断的产业,难道就没有造成产能过剩吗?难道前几年就已经发生的,温州私企老板跑路潮,不是产能过剩所造成?

  市场原教旨主义者责难政府产业政策的失败,是因为造成了产能过剩。那么,你们这些人以前不是批判计划经济,没有效率,是短缺经济吗?现在,当政府用计划经济来促使经济快速发展之后,你们却又责难政府造成产能过剩?这种责难,难道不正是你们这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用两种标准,来衡量事物的表现吗?这种手法,难道就是你们所说的公正性的表现?

  所以,张维迎这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在此的逻辑,就是:宁要市场经济的金融危机,也不要计划经济的产业政策。

  二

  张维迎为了维护其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理论,在对政府的产业政策责难的时候,对什么是产业政策作出了其主观的界定:政府全面性的政策,不是产业政策。

  那么,按照张维迎的这种界定,中国政府所搞的五年计划——现在叫做五年规划,就不是政府的产业政策了。如果这样的界定是正确的话,那么,为什么今年在二会的时候,有一些中国的经济学界的主流派——就是那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们,发言要求中国政府完全抛弃五年规划呢?而且,当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制定什么五年规划。所以,这种现象清楚的证明了,五年规划——五年计划,的确是政府在全面的干预市场和经济的行为,或者说,是政府在宏观经济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行为;是与市场经济完全背道而驰的,不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所为:所以,国外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的确有这种因素。

  这样,张维迎的界定,就面临两难的选择:如果肯定中国政府的五年规划是产业政策的话,那么,就必须承认中国经济六十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包括这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就是计划经济的成果。而并非是张维迎自我吹嘘的,是市场经济理论的成果。而如果否定中国政府的五年规划是产业政策的话,就与现实之中的世界,就被现实世界,被世界的实践所否定,纯粹是张维迎自己的主观的,不符合实践的判断,和其在理论上的错误的界定。

  中国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们,为了给被世界实践所否定的市场经济理论的错误掩饰,还羞答答的让市场经济理论容许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这种做法是违背市场经济理论的自动修复论,或者叫均衡论的,对此,在后面会进行分析。张维迎在上面所说的所谓全面的政策不是产业政策的界定,也是这种容许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理论的翻版。

  张维迎的这种界定,在所谓公共产品问题上,同样是混淆不清,无法自圆其说的。比如说,公共交通的高速公路和高铁,显然 是应该纳入公共产品之类的。但是,难道商业用途的产品,就不能够使用这些道路吗?就不应该经过这些道路来运输吗?所以,所谓公共产品之中,依然有商品和市场的因素;依然是属于经济领域的一部分。由此,就否定了,将公共产品界定于市场之外,归属于非经济领域之内了。

  所以,林毅夫先生对张维迎的批判,对张维迎无视交易成本【这不知道是否是无知的表现?】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在张维迎,和那些认为政府可以提供公共产品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所认为的公共产品之中,就存在有交易成本的问题。而交易成本,显然是属于市场和经济的范畴。于是,在张维迎所界定的,什么才是政府的产业政策的定义上,再一次否定了张维迎的界定。证明了张维迎对什么是政府的产业政策的界定,是完全错误的。这种错误是在学术基础上的,符合逻辑的,纯粹在理论上所得出的科学的结论。

  三

  张维迎在经济理论上,并非只是对政府的产业政策的否定,而是对政府在市场和经济上的全面否定。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表现。

  张维迎在与林毅夫的论战之中,曾经如此对市场经济理论进行顶礼膜拜的吹嘘:世界实行市场经济200多年,造就了世界经济的大发展。

  不知道是我们无知,还是张维迎无知。难道世界实行市场经济,真的只有200多年吗?如果按照张维迎的这种伟大的发明,中国在清朝之前,在整个封建社会就是属于计划经济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就是马克思在盗窃古代人的思想成果了?

  同样,古典经济学也就是计划经济的经济理论了?天哪!张维迎先生,你究竟要把我们的头脑置于何种混乱的状态?难道要使我们都得到脑溢血吗?或者要使我们都进入精神病院?市场经济理论是源于古典经济学的;而你现在却用上帝的口吻告诉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说,古典经济学就是计划经济的经济理论。我实在在为那些张维迎的粉丝们担忧,你们是否能够理解你们的,伟大的张天师的伟大理论?如果你们不理解的话,那是你们的无知!如果你们再要问什么,你们就是无耻!啊们!

  无论是张维迎曾经举例说明,以前中国的某个朝代制定了什么税,都无法证明,这种行为就是计划经济。因为按照这种逻辑,现在的任何国家,都有各种税收。那么,难道现在这些国家都是在搞计划经济?如此,怎么还会有“世界实行市场经济200多年”的事情呢?世界从以前到现在,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了。这样,张维迎就用自己的话,来打了自己的面。用他自己的定义,来证明他自己所提出的论据的错误,证明了完全相反的东西了。

  张维迎的这种言行,其实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就是用某一方面的,并非主流,主体的事情,来证明这种事物的性质。

  笔者在以前的一些文章和评论之中指出:市场经济理论在经济发展层面,必然会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在社会发展层面,必然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无论是中国的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现在证明了这一点,今后还会继续证明这一点。

  当今世界,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少数人掌握了大多数的资源;大多数人所可以运用的资源,几乎与少数人所掌握的资源同样多。这种现象就证明了,市场经济必然造成两极分化的事实。当然,美国与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差别,但是,这种差别同样无法掩饰各国内部两极分化的事实。

  对于市场经济造成世界两极分化的事实,恐怕是无需再多说明的了。所以,本文对此不多说了。

  而正是在经济发展层面,市场经济理论,还是计划经济理论,何种经济理论能够使经济发展得更加快的争论,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

  张维迎在9月份前后的谈话之中,完全否认市场会失灵。认为市场的分散决策,可以避免市场失灵。

  按照张维迎的这种逻辑,我们就完全无法理解和解释,美国为什么会产生金融危机。同样,也无法理解和解释,美国在1928年所产生的大萧条。

  美国从来都是以自由民主而吹嘘自己的。但是,为什么偏偏就是这样的自由世界,却成为了,在两个世纪,引发了两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发源地?

  难道这样的,长期实践的事实,还不能够证明,所谓市场的均衡理论是完全错误的吗?难道这样的,世界性的,和世纪性的实践,还不足以证明市场经济理论的均衡论是错误的吗?

  这是实践对张维迎的,市场不会失灵的市场经济理论的否定。这是连续两个世纪的,经历了近100年的实践,而不只是短短的几十年的实践:和少数的实践,个案;以及并非是由于非经济的原因,而是经济制度造成经济危机的,完全能够代表经济理论,经济制度对经济造成的,没有效率的,必然的规律和结果。所以,这是对市场经济理论所做出的历史的判决。

  就经济理论层面而言,市场是否是均衡的呢?如果市场是均衡的话,那么,则完全不会造成经济危机。所以,就这一点而言,如果在市场经济国家发生了经济危机的话,那么,则在理论上证明,市场能够自动修复的均衡论,就是被已经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那么,市场均衡论的理论错误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完全可以套用张维迎的说法,是市场的无知和无耻所造成。正确的说法,是资本的无知和无耻所造成。

  资本来到世界之后,几乎所向披靡。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其收买。所以,几乎到了目空一切的地步。但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的。最多只不过可以延缓发展的速度而已。而资本却偏偏认为,自己可以操纵一切,可以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于是,占入口少数的,众多的,被市场经济理论所洗脑而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资本操纵者,完全无视经济发展的规律。加上被资本收买的媒体,经常作出火上浇油的宣传,误导社会大众作出错误的判断。由此,在美国房地产出现泡沫的时候,资本驱使大多数人集体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加大了泡沫化;在美国互联网泡沫的时候,继续加大泡沫。······等等。这种由自以为是,认为资本可以收买一切,而漠视经济规律的大资本,盲目操纵所做出的错误决策,恰恰就是市场经济理论所造成的经济危机的,最重要因素。

  于是,市场经济必然造成经济危机了。这就是为什么市场经济国家多次爆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所以,这是资本家的无视经济发展的规律的主观因素,对市场信息的判断失误所造成的,市场的失灵。只不过是由于资本家的,目空一切的主观原因,对信息的判断失误所造成的。

  张维迎认为市场经济会避免决策风险,认为多数人的决策可以避免决策风险的幻想,就此破灭了。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多数人的决策,未必是正确的。特别是,真理在开始的时候,一定只是在少数人手里。

  这还只是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论错误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生产商发现某种商品有暴利的时候,一定会蜂拥而入,于是,在一定时间之后,造成了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结果就是资源的浪费。现在在国内的一些跳蚤市场,或者是夜市 ,就是处理这种产能过剩的衣服的地方。

  造成这种产能过剩的原因,就在于衣服生产商,完全不知道需要生产多少这种衣服。就是说,没有这些衣服需求的大数据。于是,只能够依据以前的生产数据,盲目生产。于是,资源的浪费就无可避免了。这是市场经济理论没有效率的表现之一。

  这是市场经济理论造成效率不高的普遍性现象,也是在没有造成经济危机之前的普遍性问题。正是这种现象和问题的叠加,才会最终变成经济危机。

  其次,从理论而言,靠市场自己来修复大起大落,虽然是可能的【并非是必然的】。但是,却是需要耗费时间和物资的。这种时间上的耗费,也是没有效率的表现之一。特别是在全球性产能过剩,竞争越来越大的条件下,更加如此。

  也有人以市场经济国家都度过了经济危机,来说明,这种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但是,我们在此所争论的问题,是经济理论问题。而经济理论难道可以不谈效率问题吗?经济危机毁灭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难道这种毁灭,不是应该避免的吗?难道这种毁灭是有效率的表现吗?难道这种毁灭是政府也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无法避免的吗?这种浪费和毁灭,恰恰证明了,市场经济理论所构建的经济制度,是没有效率的。

  另外,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危机之中,是依靠什么来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的呢?都是靠政府的有形之手来拯救市场和经济的。所以,市场经济所造成的经济危机,同样不得不靠政府的,有形之手对市场和经济的干预,拯救而走出危机。

  在上面,我们曾经说过,张维迎对产业政策的界定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并非只是在如何界定产业政策的问题上。这种错误还在于,是从根本上否定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均衡论。

  张维迎认为,政府的产业政策,不包括政府的全面的政策。那么,按照市场经济理论的均衡论,政府的这种全面的政策,难道就不是对市场和经济的干预吗?

  按照市场经济理论,既然市场能够自动修复,那么,政府就完全没有必要对市场和经济进行干预,政府的这种干预就是多余的了。这是市场经济理论反对和否定政府干预的,名正言顺的理由和逻辑。也是几乎所有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在经济理论层面反对政府干预的,符合理论逻辑的根据。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政府对市场和经济的,全面的干预政策,是可以容许的呢?这难道不是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背叛吗?

  所以,张维迎对政府产业政策的界定,恰恰是对古典经济学的背叛。是违背了古典经济学之中,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理论——均衡论的。是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均衡论的背叛。

  既然市场能够自动修复,那么,政府对市场和经济的任何干预,无论是全面性的干预,还是只是对少数企业的干预——包括支持,或者抑制,都是政府的干预。并非由于对多数的企业,或者是对少数的企业的政策干预,就改变了干预的实质。

  难道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由于是对多数的企业的干预,就不是政府对市场和经济的干预了吗?这种逻辑难道是正确的吗?张维迎对政府产业政策的界定,恰恰就是这种逻辑的。

  这种逻辑的错误,就是用一些表面上的差异,来否定实质的一致和相同。

  政府对市场和经济的干预,无论是直接的行政命令的干预,还是间接的,全面性的政策干预;也无论是通过货币政策的全面调控,还是直接的产业政策的干预,都是政府对市场和经济的干预。他们的不同,只是在于其形式的不同。如果仅仅根据他们在外表上的不同,就否认他们本质上的相同,显然是经济理论逻辑上的错误。

  所以,张维迎对政府产业政策的界定,既是在产业政策的界定上的错误;也是在市场经济理论上,违背市场经济理论的均衡论的理论错误。

  张维迎的错误,其实就是所有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包括政府里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在现实面前,不得不承认政府的有些干预是正确的,而在理论上不得不承认政府的有些干预的合理性那样,对政府的干预采取抽象否定,具体肯定的手法,所必然会犯的理论错误。

  四

  吴敬琏,张维迎这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在对待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问题上,几乎一贯的持着两种不同的标准和态度的,完全不公正和不公平的态度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需要的时候,拿公正和公平来对政府进行责难。

  前不久,吴敬琏在对政府的产业政策所做出的责难的时候,就指责政府这样做,是对其他行业的不公正。

  吴敬琏的这种说法,一方面,就经济层面而言,其实就是以公正为名,保护落后产能和落后技术;另一方面,难道他们是在真正提倡公正和公平吗?

  他们可以容忍市场经济所造成的产能过剩;却完全不容许政府的产业政策所造成的产能过剩;

  他们可以容忍市场经济所造成的金融危机;却不容许政府的产业政策所可能造成的产能过剩;

  他们可以容忍市场经济所造成的房地产泡沫;却完全无法容许政府的产业政策所可能造成的房地产泡沫;

  他们可以容忍市场经济所产生的经济危机造成的资源的浪费;却完全无法容许政府产业政策可能造成的资源的浪费;

  他们容忍市场经济之中的,企业公开的为自己的利益而进行攻关的,合法的贿赂;却攻击计划经济可能存在,但是完全可以通过民主监督而解决的腐败行为。

  他们容忍市场经济国家所几乎十年就发生一次的,层出不穷的经济危机;却完全无法容许社会主义国家,所曾经发生的一次经济危机。

  他们容忍市场经济理论的,多数人的决策错误;却完全不容许政府的决策错误。

  他们容忍市场经济用时间作为代价,来换取市场的,没有效率的自动修复;却不容许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时候,用有形之手来纠正市场的错误,争取经济的快速发展。

  他们容忍以效率优先的名义,以国企改革之名,纵容有些人采取空手套白狼的,公开掠夺人民的资产的私有化的,“私进国退”的行为;却完全不能够容许政府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之中,淘汰那些落后的私企的产能的“国进私退”。

  他们以效率优先为名,容忍和纵容政府搞“抓大放小”,将绝大多数中小国企私有化;而当大量的私企出现危机的时候,他们就不谈什么效率优先,而是以私企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为名,要政府迫使银行为私企贷款,拯救私企。

  他们要搞私有化的时候,就高喊“效率优先”;当他们要反对政府的产业政策的时候,就不说效率优先,而是高喊“公平”。

  他们所吹嘘的市场经济理论,完全不容许有远见卓识的人做政府官员;而是要那些无知,无能,无耻的人做政府官员。这就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真实含义。

  他们高喊民主和自由,却处处压制不同意见和观点。笔者在新浪财经的评论,几乎大多数都被屏蔽,就是他们这种出尔反尔的证明。并且,他们设置了种种障碍,使得笔者基本无法进入笔者本身的微博之中;笔者的手机登录新浪网站,他们竟然要笔者输入别的手机号码,来对笔者的手机进行验证。

  他们的观点,就是宁要资本主义的层出不穷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不容忍社会主义的一次经济危机;

  他们宁要纯粹就是由于市场经济理论的经济理论,经济制度所造成的经济危机;也不容忍计划经济的,由于诸多原因造成的经济危机的存在。

  他们宁要市场经济的草;也不要计划经济的苗。

  他们宁要国家按照市场经济理论,在先进工业国后面慢慢爬行,也不容忍国家和人民按照五年计划的计划经济,快速赶超市场经济国家。

  五

  最后,希望张维迎和所有的,支持市场经济理论的那些专家们回答以下的问题:

  1,         市场经济是否只是在这200多年才实行的?

  2,         中国政府至今还在实行的五年规划,是否是计划经济的表现?

  3,         市场经济理论的均衡论,是否容许经济危机的出现?

  4,         市场经济的国家出现多次的,几乎十年一次的诸多的,和百年一遇的大灾难的经济危机,证明了什么?

  弄清了这些问题,就可以对市场经济理论作出科学的判断了。

  如果没有公正和公开的辩论,这个问题是无法获得解决的。少数人利用他们获得的话语权,压制不同观点的做法,虽然可以暂时达到目的,但是,是无法阻止真理的传播的!

  徐强

  本文发到: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等大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