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曾经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火烧 2015-11-08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探讨北宋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为何走向灭亡,分析经济繁荣背后的问题,如对外战争赔款、腐败内耗、变法失败等,揭示其灭亡的深层原因。

  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经济强国大宋被异族灭亡,教训深刻!

  北宋的政治经济在朝政盛世时期,有人做过全面考证分析,认为其经济总量在当时绝无仅有,无与伦比,王朝控制区充满在一片祥和的海洋中,经济蒸蒸日上,人口增长和GDP增速是当时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虽然疆域没有汉唐那么大,但成就绝对超越前两者!

  因此说,北宋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最强大,最发达的国家,没有之一,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的规模是欧洲繁华都市罗马的数倍,人口更是欧洲当时的繁华大城市没法比拟,经济实力强劲,但遗憾的是,经济强大的大宋GDP的相当大一部分却输往西夏和辽国,而不是用于自己的民生工程,经济繁荣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那个没有国际观念和合作双赢思想的年代,就差有人喊,救西夏就是救大宋,救辽国就是救大宋了!

  由于腐败的政治亢奋,GDP除了输往西夏和辽国,没有顾及民生,所以,经济繁荣过后便是民不聊生。

  大宋盛世时期的数据资料显示,其经济成就前无古人,在后世历史学家看来,这样的经济成就非常骄人,但是,王安石却没有一点后世史学家那样乐观的心情,就连王安石的老板,公元1061年接替在位四年的父亲宋英宗皇权的宋神宗也感到非常沮丧,否则也不可能有王安石熙宁变法的事情发生。

  熙宁变法的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源自于天灾。天有不测风云,由于熙宁变法期间宋朝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等自然灾害,使王安石变法没有达到预期的增加国库收入的目的,反倒使经济大幅下滑,所以,在支持变法的神宗去世以后,太后任命司马光收拾这个烂摊子。司马光和他代表的保守集团本来就对变法深恶痛绝,所以,在他上台后,不分青红皂白,对王安石变法采取全面否定的策略,使熙宁变法彻底失败,王安石也郁闷而死。

  全面否定熙宁变法的结果使变法和护法两派彻底决裂,这种决裂,没有使大宋经济根本好转,反倒催生了后来高俅童贯等既得利益利益集团的腐败和贪婪,民不聊生成为大宋后期社会的无法医治的创伤。加之奸臣当道,以权谋私等腐败势力横行朝野,GDP除了输往西夏和辽国,便被腐败势力瓜分,这更催生了繁荣过后的民不聊生局面的日趋严重,直接导致晁盖方腊田虎王庆等豪强趁机揭竿而起,这才有了水泊梁山群雄并起的混乱局面。

  其实当初,直接导致王安石变法图强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朝廷入不敷出,军队军心涣散。因为盛世大宋的军队连今天只占宁夏自治区周围一定区域的小小西夏都无法取胜,对西夏的外交和军事举措,使当时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颜面扫地,因此,大宋王朝作为战败国,为了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就得岁岁年年向西夏纳贡。对另一个军事实力相对比西夏强大的辽国,大宋王朝更是束手无策,也得岁岁纳贡,以金钱换和平。由此让人们眼前出现这样一幅画面,肥大的长颈鹿被娇小的猎豹猎狗撕咬的血腥场景,叫人不寒而栗,更产生疑问,经济强大就能产生国家安全吗?

  还有一项这一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大宋王朝的国策叫人匪夷所思,就是面对日益亏空的国库和列强的咄咄逼人,在年轻的宋神宗上台后,想扭转乾坤,但却迎面遭到重量级老臣富弼的一盆冷水。在神宗征求富国强兵之策时,富弼建议年轻的神宗皇帝,27年之内,勿轻言用兵,这个建议也太不把大宋的江山社稷当回事了!不过,这也不是朝中重臣富弼妄议朝政,而是他对盛世大宋军队战斗力的清醒认识。富弼的这一军事思想,简直和前几天中国防长在香山会议上说,即使涉及领土主权,中国也不轻言武力的发言如出一辙!不知这算不算宋人长久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尽管不轻言动武,但对外绥靖的媾和国策,并没能改变大宋江河日下的国力和长治久安的国家安全,大宋最后的结局地球人都知道!

  北宋支撑不下去了,换个地方接着干,这种不怕牺牲,坚持到底的精神还蛮执着的,所以才有南宋偏安江南的历史。

  南宋由于没有对北宋绥靖政策的深刻反思,还顽固坚持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治国方针,换地方不换思想,因而导致最后南宋也经营不下去了,虽然有岳飞文天祥这样的忠君爱国志士,但南宋最后一位年幼的董事长,小皇帝还是在无力抵抗的大臣的裹挟下,逃亡岭南,继续苟延残喘,但在生存无望的情况下,绝望的集体在圭峰山下跳海殉国。南宋的历史因为君臣这壮丽的一跳,从此淹没在浩瀚的汪洋大海中,历史进入到蒙古人统治的元朝时代!

  纵观大宋王朝的盛世历史,不难发现,大宋的整个国家机器和臣民,都忙于经济发展,就差招商引资,与西夏辽国搞自由贸易区。可盛世幕布掩盖下的大宋军队却不敢轻易言战,因为大宋军队自那个强人赵匡胤驾鹤西去后,对外战争几乎很少胜机,差不多每战必败,军队士气低落,连两个皇帝都做了俘虏,可悲!富弼长期在边关驻守,比司马光,比王安石,比苏轼他们更了解大宋军队,不轻易言战的建言绝不是信口雌黄。为了帝国的安宁,大宋只能以金钱换和平。

  由此可以想见,一个只有经济利益,没有国家信仰和国家意志的军队,不管数量多么惊人,武器有多精良,在弱敌面前,取胜都是如同梦幻一般!

  对于当时的宋朝,在文化战线,有范仲淹、苏轼苏洵苏辙父子、司马光、王安石、陆游、李清照、柳永一干人等,可谓星官灿烂,一点不比骄傲的大唐逊色,让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都望尘莫及,这些人开创的文化盛事到今天也没法超越。

  在军事方面,主战派有李纲、更有岳飞文天祥这样的军事强人,甘愿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但这并不影响一个盛世王朝滑向灭亡的深渊!

  纵观宋朝的历史可以看出,不光经济领先世界,科技实力也独占鳌头,人才济济,英豪辈出,国力雄厚,如此国度,军队的武器装备能差到哪里去?不信,你可以看看其科技成就: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有三项出在这个壮丽富裕的时代。活版印刷术出在那个时代,火药出在那个时代,连现在的火箭也可以追溯到那个时代,指南针出在那个时代。可是,这一切没能改变经济强国大宋王朝一步一步走向被异族灭亡的历史,所以,也就有了另一个第一,正统的中原汉人王朝第一次被异族灭国也出在那个时代,难道这不足以值得深思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