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没有阶级固化,看特朗普和伊万卡就知道了
阶级固化在全世界都是常态化的存在,美国也不例外。而且,现在在美国一夜暴富的机会其实已经很少了。曾经很多人把比尔盖茨视为财富偶像,觉得他是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但实际上并不是,他的家庭并不是普通家庭,而是拥有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资源的家庭。虽然算不上顶级精英家庭,但在美国起码算是中产以上的家庭。
当然,也有一些人看上去似乎情况不错,从普通家庭上升到了精英阶层。但这需要注意,这种机会万中无一。比如黑人在美国是处在比较底层的位置,但却出了奥巴马,也有少数黑人成功进入了精英阶层。但从整个社会的阶层流动来看,美国的社会阶层流动性是并不高的,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向上流动的机会很少。
因为美国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和重组,大体上从建国到现在,都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所以每一代人积累的资源,都会影响到下一代,出生在上层家庭的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成年之后的工作机会,都是普通家庭可望不可即的。因为美国的教育体系中,比较好的教育资源基本上都在私立学校,收费高昂,普通家庭根本承担不起。
但在2000年之前,美国的阶级固化问题并不突出,至少没有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没有多少人注意和讨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国的经济增长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所以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仍然能够不断改善,让许多人看上去还有向上的机会。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技术革新,每次技术革新,都会让一批人成为新贵。
也就是说,美国的阶级固化问题,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里,主要是通过美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革新来缓解的,通过发展来解决问题。即便是美国也遇到过经济危机,每次经济危机也会让一部分富人破产,让一部分普通家庭也破产,但在美国的工业还比较强大的时候,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下一轮增长中逐步缓解。
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所谓的美国梦。美国梦其实也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无非就是穷小子发财梦。尤其是在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强国之后,美国的国力一直比较强大,可以获得国际霸权红利,国内的问题和危机,可以向外转移,所以这些问题都没有爆发,在美国国内也没有形成比较大的变革的压力。
全球化的到来,让美国的工业开始迅速外流,问题就不一样了。一部分金融和科技精英可以通过全球化获得更高的利润,更多的财富,而普通家庭的工作机会却越来越少,养家糊口越来越难。尤其是对原来的制造业从业的工人来说,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工业制造业的就业机会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服务业的流动性比较大,不太稳定,家庭也就不太稳定。
打个比方说,五十年前,一个美国家庭,如果两口子都在一个美国的汽车企业工作,哪怕只是普通工人,他们一家的生活也还是过得去的,整个家庭也还能够保持一个比较体面的生活水平。而在今天的美国,如果一个家庭的两口子都在超市做营业员,那么他们可能还要承担许多债务,日子就会过得比较紧巴,孩子的教育条件也不会太好。
美国的这种阶级问题,在更多的时候都以种族问题的形式反应出来。黑人处在社会最底层,感受最强烈,但他们的话语权小,表达不出来。随着美国的去工业化过程,一些白人蓝领工人家庭,也在过去这些年里沦为底层,日子也不好过。所以,在今年6月抗议种族主义的活动中,有人直接说,这是阶级斗争。
但因为美国没有革命传统,也没有平等的传统,所以人们对阶级问题并不敏感,觉得这都是理所应当的事。这种情况在全世界也都是一样的,绝大多数国家也都对平等问题并不敏感,把阶层分化、贫富分化、阶级固化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最典型的就是印度。在这方面,中国却是个例外,因为中国是有革命传统的国家,人们对阶级问题就比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