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外庐先生的一个“凡是论”
文章围绕侯外庐先生1962年提出的‘凡是论’展开,强调立场反动者用语言诡辩,主张历史主义与阶级分析方法。结合当前事例,解析其理论现实意义。
侯外庐先生的一个“凡是论”
2010年,中央党校出了一本书,书名《老讲稿》,收录的是“十七年”时期的中央党校讲稿。这里讲的侯外庐先生“凡是论”,就见于这本书,侯先生的讲题是《关于学习历史的方法》,这个“凡是论”是:
凡是立场反动的人都是用语言形式来进行诡辩。
侯先生的讲稿作于1962年12月,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而这个“凡是”依然是成立的,现在的国事、天下事,为此提供了丰富的证据。
对一个事物,换一个词,似乎就改变了性质,天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侯先生说,“假若仅是改造个名字就算进步了,那么所有的东西就都会进步,很容易办到,也不必要科学。”侯先生提出的对策是,“我们对待历史遗产必须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要有阶级分析。”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