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他们就是错”
知识分子这个词,至少在我们国家,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词,一个暧昧的词,它的政治意味本来不应该造成如此后果,是那些可以以之名之的人们,用自己的言行所造就的,这项“工作”,差不多伴随它的出现就在做,北洋军阀时期到国民政府时期,一直不绝;新中国成立后,“后三十年”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一直在做。 这只是属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吧。至少在拉美,这个词所体现的是正面的。这个印象来自索飒的大作,来自我所阅读的拉美人的文字。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确实存在》(1995年)的演讲中,谈到欧美人对拉美人的“一贯看法”:“不像他们就是错,无论如何都要按照他们的方式加以纠正。” “西蒙•玻利瓦尔听够了这些劝告和命令,发出感概说:‘就让我们安安静静地走过中世纪吧。’” “选择哪种政治制度,君主制还是共和制?这种来自老朽欧洲的压力,没有人承受的比他更多。……玻利瓦尔是这么想的:只要能让拉美团结、独立,按他的话讲,就是建成世界上最大、最富、最强的国家,选择哪种政治制度根本无关紧要。过去,我们就是各种教条的牺牲品;今天,我们依然饱受这种困扰。昨天,塞米希奥•拉米雷斯提醒我们:不过就是一批人倒下去,另一批人站起来,民主国家的选举只是个堂皇的借口。” “哥伦比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好像只要按时选举,就算落实了民主制度。走个过场就好,不用去管拉票、贪污、欺诈、贿选等种种弊病。” 谈到了教育,“对国家漠视教育、将教育交予私人打理的趋势应保持警惕。理由很充分:私人教育,无论好坏,都是助长社会歧视的最有效手段。” 关于拉丁美洲是否存在,“它伤痕累累,四散溃败,厄运迟迟未逝,道义还在追寻。拉丁美洲确实存在,证据在哪儿?……我们思,故我们在。” 我们国家一些号称知识分子的人,反其道而行之,站的立场恰恰就是“不像他们就是错”的立场,转向自己的国家来撕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