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是改革、洋为中用叫开放
1942.5月,毛泽东从文化的“源”和“流”的角度阐明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哲学思想,那么从当下的视角看,我觉得中国的改革和开放也同样应该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
下面我结合几个案例,来想谈谈“古为今用”的几点理解:
A)“君要臣死,不得不死”:不知道那些因循守旧的右右们,会不会听老毛的君命,乖乖的去受死?对于这些人来说,老毛对老彭如何如何,那都是君与臣的关系,按理说右右们应该攻击的是老彭欺上,但是老毛整老彭却成右右们津津乐道的谈资,以此来证明老毛是多坏的一个人。现在右右们就不怕欺上了?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右右们就像神经分裂症患者,一边抱住那些陈腐的封建的那一套不放、一边却用最厚颜无耻的那一套恶毒攻击老毛、否定自己的信仰。
现在大家都已经唾弃了“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的教条,所以“古为今用”就是告诉我们必须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历史是给我们扬善避恶的、历史是给我们趋利避害的、历史是给我们做老师当镜子的、历史不是给我们做抹布的,抹黑别人、玷污自己、堕落灵魂、贻笑大方。
B)“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最近针对东北9.18沦陷是谁之罪?爆发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争论。我想通过一个故事,看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危害?中国海军某核潜艇在执行战略战备任务,由于舰长对某国有国恨家仇,遵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古训,对某国实施核打击,我不知道那些鼓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右右们会否承受由此产生的后果?还会否津津乐道的发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古训?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技突飞猛进,杀伤手段越来越残酷,“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必须要搞清楚将的行为与君命的辩证关系,否则极有可能会危及国家,甚至人类!
譬如美国介入朝鲜战争,达到三八线就已经实现了美国家的战略利益,可是麦克阿瑟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把战火烧过了三八线、烧到了鸭绿江,迫使中国参战,把中美两国拖入近30年的敌对状态,我不知道这是否还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如果毛泽东也是缺乏远见的政治家,跟在苏联屁股后一条道走到黑,我不知道美国人还能否笑出声来?在冷战中到底是美国救了中国,还是中国的毛泽东救了美国和西方?
越战中的美国决策者就做的比较好,坚决不过17度线的君命也得到了最好的执行。
C)“韬光养晦”:我是越人,最早是从越王勾践的“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典故了解到的。在苏东、苏联解体后,我们曾经在面对美国的压力,采取了“韬光养晦”策略,如“银河号”事件、“南大使馆”被炸、“南海撞机”、“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美国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的本质是美国人似乎也想把日本人、菲律宾、越南、......也打造成为中国需要“韬光养晦”的“类美国对象国”,以此来羞辱中国、挤压中国生存空间、恶化中国复兴的环境,千方百计想扒光“韬光养晦”的皇帝新衣,是“韬光养晦”走到头了?还是美国人实在是欺人太甚?还是美国人贪得无厌?当我听到某个蠢驴在那声嘶力竭的“韬光养晦”100年也不变时,真想扒光这群废物的皇帝新衣,蠢货们怎配有衣服,让它们道貌岸然去骗人害国、玷污邓小平的人格。古人是给你遮风挡雨的,不是给你偷人现眼的,你的脑袋被驴踢了,难道xxx的脑袋也被驴踢了?
什么是实事求是?什么是活学活用?什么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我们的时代高速发展、我们的问题千奇百怪层出不穷、我们只能以与时俱进的思维,可以学古人,但千万不能僵化的照搬古人,拾人牙慧贻害子孙耽误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