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宇案”频发凸显道德滑坡和信任危机
文章围绕彭宇案频发现象,揭示当前社会道德滑坡与信任危机,批评好人反被诬陷、善行无果的现状,呼吁法律与道德重建,强调社会需正视问题并积极行动。
有麻木的人,才有了中国式“肇事案”
左担道 联合早报网
“红灯停,绿灯行,见了老人要绕行”。这段顺口溜,看似幽默,实质不知伤了多少人的心。从南京的彭宇案,到几天前刚开庭二审的许云鹤案,都是因帮助摔倒的老人,反被诬陷是撞到他们的肇事者。
一个文明成熟的社会,所有作为好人好事者,都将获得政府及民众的表彰。然而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好人好事者不仅不能为自己的善意行为,获得任何的回报,反而却成为了他们的无辜之灾。他们成为了社会的弃儿,他们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在中国政府的法官那里挣扎着辩驳着。
殊不知这不仅仅是他为个人打官司,也不仅仅是为他个人内心仅存的良知而战,更是为社会道德坠落已达底线的社会风气而战。然而他们维护正义行为的深层意义和影响,法官们没看到;政府们没看到;包括我们这些网友们,又有几个人真正看到?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作为一个看客存在着,只是一声叹息。有几个人真正行动起来,为维护这种正义而战?我们或者在骂那没良心的,好心恶报的老人;更有一些人,什么事情都骂政府,将责任一股脑的都推卸给第三方,只能说你是一个没有任何承担,不负责任的人。中国政府有错吗?对!有错,该骂!但一个除了骂骂他人,而毫无行动的人。难道我们连起码的呼吁,都没有了吗?难道我们头脑迟钝到,连一点建议都想不出了吗?我们是懒得说、懒得做、懒得去想,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正是因为群体的懒惰,变成一个没有阳光和暖意,行如僵尸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的社会。
一个事件多面理解便有双面意义:从助人为乐,反遭陷害的案例来看:有的人对社会低下的中国社会,愤然而起。在歪风邪气作斗争中,他们总在想自己该做点什么;但更多的却是消极的接纳法官判决的结果,最后得出绝不做好事的人生路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这类事件中,宁愿成为“甩手党”。他们骂这个、骂那个……却从来不用镜子照照自己。他们在麻木,社会在麻木,中国在麻木……
鲁迅的文章被教科书下架,网络充斥着骂鲁的帖子,也越来越说明了,鲁迅文笔下的中国人二十一世纪还魂了。
一波未去,一波又来。江苏南通司机殷红彬,再次因为帮助老人,被老人陷害的事例。这类所谓的“肇事案”,发生如此频繁的根结在于:善者最终逃不脱被惩罚,恶者却获得他们想要索要的利益。
道德不仅仅是靠舆论靠自觉,同样也该有相关法律的严厉和重罚。作恶者在阳光下,生龙活虎,却没能遭受法律的惩戒。对此,法官你尽职责了吗?政府道德在你眼里真的无足轻重?你不是还竖孔子像吗?对于神仙我们也不仅仅是立佛,更需要多烧点香烛,请担当得起你树立道德的职责吧!在这一切一切发生着,作为弱势群体的民众,难道要无动于衷吗?如果有难,你终需要他人去拉你一把的!
“彭宇案”频发凸显道德滑坡和信任危机
2011年08月31日 17:28
来源:光明网
前日,武汉一电动车主因好心扶起不慎摔倒的八旬老太,反被老太认定是撞人者。就在车主自认倒霉,准备赔200元了事时,在数名现场目击者的坚持下,交警判定这起事故并非交通事故,让车主离开现场。无独有偶,在江苏如皋,也有监控视频证实,一位被老太认定是在路边撞倒自己的大巴司机,实际上是出手相助的热心人。事后,老人全家内疚之余,为司机送去锦旗。(8月31日《广州日报》)
原本是出自好心去救人,却不想被冤枉成是撞人。假如你是新闻中的人,该做何想?更有甚者,这已经不是个例。从南京某老人被扶起却将扶人者反诬为撞人者开始,这样的事件就一直在延续,人们会想,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样的趋势会导致整个社会何种状态?
你本来是想救人,却被别人说成撞人。吃一堑长一智。下次遇见同样的事件,你自然不会去施救。假如整个社会的人都遵循这样的逻辑,那么,社会将是一个人人自危的社会。任何人出现了危机,别人都不会施救,伸出援手。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某老人摔倒在路上,路人没有去伸手,他只能说,我不讹人。一句话,寒了多少心。
其实,从“救人”到“撞人”的嬗变,还在表达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含义。试问,那些反诬别人的人真实目的何在?一字以蔽之:钱。不过是为了想讹人钱财。而将钱财看得如此重要是什么带来的,四个字可以概括: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二位,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空前提高。但社会学所关注的的命题是人们观念的变迁,在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的观念,尤其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那种观念,甚嚣尘上。这就是对于钱的无限崇拜和重视。
于是,出现了团结一致向钱看的伟大局面,钱的重要性带给人们生活的是一切按照商品和交易进行。救人这种见义勇为的事情也就退居其后了,假如这样的行为能够得到褒扬,则其将会持续。关键是其得到了打入冷宫的危险。于是,见义勇为的人越来越少。这是一种社会环境导致的。人人都将钱看得最重要。企图通过反诬,赚钱。昧心可以,钱财重要。当然,别的也纷纷出现,诸如“高校二奶”现象,笑贫不笑娼,女性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身体当做一种商品,进行交换。也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
这属于道德滑坡和信任危机的范畴,道德不是法律能规范的部分,信任是整个社会环境塑造起来的。道德滑坡,不能仅仅将其板砖拍在个案身上,比如那些反诬别人的人,比如那些小三,二奶,比如那些甘愿为娼妓的人。很多事情,他们只是被整个环境逼迫的。试想,没有钱,怎么去生活?没有钱,怎么买房,怎么给孩子看病,怎么买东西过日子……
这一系列的现实问题罗列在人们的面前,在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现实逻辑之下,无数的人向着钱屈服。任何人都不能幸免。除非你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家伙。当然,能不能怪罪在改革开放身上呢?也不能全部如此。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所谓的道德建设,将市场经济的引进,将效率第一的原则贯彻始终。效率的提高是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公平的缺失却影响深远。
今天,我们屡屡见到这样的原本是救人的事件,演变成撞人的事件。好人怎么做?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关注的命题,这远远比什么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等要现实和稳妥。这也是当一幕一幕这样的事件上演的过程中,很多人都看不清楚的地方。不是别的,是进步带来的弊病。市场经济本身就是道德经济,但在进入我国的时候,没有坚持这样的原则,而走了一条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羊吃人”的路子,坚持了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功利主义逻辑,实行了社会领域内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当衡量成功失败的标准蜕变成钱的时候,当人们的心中只有钱的时候。出现反诬事件已经不足为奇,而是必然的。但这是一种社会机制上的毒瘤,任其发展,只能后患无穷。因为人与人之间除了利益和交易之外,至少还有些别的,比如公共道德和公共法则。(王传言)
各地频现翻版彭宇案 网友称社会道德滑坡30年
2011年08月31日06:45 广州日报 王丹阳

监控录像为热心司机作证。(图来自网络)
视频地址:http://www.szhgh.com/?action-viewnews-itemid-4842
网友热论若没有监控和证人 难以面对道义“罗生门”
前日,武汉一电动车主因好心扶起不慎摔倒的八旬老太,反被老太认定是撞人者。就在车主自认倒霉,准备赔200元了事时,在数名现场目击者的坚持下,交警判定这起事故并非交通事故,让车主离开现场。无独有偶,在江苏如皋,也有监控视频证实,一位被老太认定是在路边撞倒自己的大巴司机,实际上是出手相助的热心人。事后,老人全家内疚之余,为司机送去锦旗。
一方称好心助人为乐,一方称对方肇事扶人,这样的“罗生门”案件并不罕见。就在几年前,南京“彭宇案”曾引发全国关注,几天前,天津“许云鹤案”二审开庭。有网友评论,自“彭宇案”后,社会道德滑坡30年。各地频现的翻版“彭宇案”,恰是道德丧失、信任危机的体现。
如果没有了监控视频和目击证人,人们还敢做好事吗?
文/本报记者王丹阳
湖北武汉
目击者坚持不能被冤枉
8月28日下午,武汉市一名电动车主胡师傅途经汉口合作路与鄱阳街交会路口,当他扶起一名摔倒的八旬婆婆时,反被婆婆称是被他的电动车撞倒。这则消息引发了网友热议。
据电动车主胡师傅介绍,他在经过路口时,看到这位婆婆在避让其他拥挤车辆往后退时,不慎摔倒在地。他见状赶紧扶起婆婆,不料婆婆一口咬定是他的电动车撞倒了她。她的右肘有点破皮,称身上有点痛。
据当地媒体报道,在现场的3名目击者均为胡师傅打抱不平。他们称胡师傅本来想赔200元了事,但手里没那么多钱。与胡师傅素不相识的陈老师掏出80元想帮他了结此事,却遭到目击者舒女士的极力反对,她说,明明是婆婆自己摔倒的,胡师傅扶了她反被赖上,怎么能这样冤枉好人,以后年轻人谁还敢做好事?后经多方调查,交警认定这并不是一起交通事故,让胡师傅离开了现场。
江苏如皋
乘客见证司机“不后悔”
在此事发生一天前,由江苏南通开往如皋石庄的车牌号为苏F29171的长途客车上,一群乘客也见证了客车司机殷红彬的“不后悔”行为。
8月27日,江苏如皋交警接到报警,称一辆大巴在如皋石庄镇西边的张黄立交桥上撞倒一名骑三轮车的老人后逃逸。面对警方调查,这位家住石庄的石姓老太称,那辆撞倒她的大巴是南通汽运集团飞鹤快客公司往返于市区和石庄镇之间的班车。接到警方通知,27日下午3时,客车司机赶到石庄交警中队接受调查。
殷红彬所述的则是另一种情形。27日中午12时,他的车开下张黄立交桥时,发现前方有辆三轮车横摆在路面上,靠近后看清楚是一名老人被压在车下,于是他靠边停车,下车搀扶那位老人。车上的乘务员和乘客也可以作证。为了避免班车误点,他将老人交给一位刚好经过现场的村民,就开车离开。
调阅录像
老太称自己“一时糊涂”
通过调阅监控录像,警方发现如殷红彬所述,当车辆开始下桥时,前方道路上出现了一个黑点,随着车辆慢慢靠近,可以看到,是一辆三轮车横摆在路中,隐约能看到摔倒老人的一条腿。
昨日,著名主持人黄健翔在微博上转发消息称,事情真相大白后,受伤的石老太全家倍感内疚。“昨天,躺在床上养伤的老太不仅对自己的一时糊涂深表歉意,还让儿子专程给司机和乘务员送锦旗。如皋市已为殷红彬申报南通‘见义勇为好司机’。”
网友评论
好心助人还要靠“幸运”
实际上,近期在福建福州、四川遂宁等地都发生了一方称好心助人为乐,一方称对方肇事扶人“罗生门”事件。
有网友评论,自“彭宇案”后,社会道德滑坡30年。各地频现的翻版“彭宇案”,恰是道德丧失、信任危机的体现。
网友“时事周刊”说:“殷红彬幸在有铁证车前摄像头;有人证乘务员和乘客;没有葫芦法官,得以迅速洗清冤白。但是,以怨报德的人总得不到惩罚,下一次扶起‘她’的人还会这么幸运吗?”
也有网友感慨以后做好事一定要先备好视频和至少3个证人。“这社会现状真让人唏嘘,难道老人都希望看到自己在路边跌倒时,行人都无视之匆匆而过吗?”
原载:http://www.szhgh.com/?action-viewnews-itemid-4842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