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人大副教授痛陈“大学团委学生会已成藏污纳垢之地”引热议

火烧 2011-10-0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人大副教授陈伟批评大学团委学生会已成为藏污纳垢之地,指出其官僚化、缺乏独立性,呼吁借鉴日本高校生徒会制度进行改革,引发广泛讨论。

大学的团委、学生会是否“藏污纳垢”?  

毕文章  来源:金羊网  

   

“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早已成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伟此话一出,网友一片哗然,并有学生干部要其公开道歉。(10月4日《羊城晚报》) 

陈伟此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无数的事实证明,很多优秀的大学生加入高校学生会以后,完全蜕变成官话连篇,尔虞我诈,自私自利,毫无道德的市井小人。这是因为高校学生会的体制使然。假如不尽快变革这种体制的话,种种丑恶的现象会愈演愈烈,最终势必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勿谓言之不预也。 

高校学生会本来是群众性的组织,是高校联系大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可是,学生会是在高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学生会干部的进出全都由校领导和教师说了算。学生会干部稍有不听话,就要屎壳郎搬家——滚球子,这就使得学生会丧失了独立性,使得学生会干部沦落成了高校的棋子或者是老师的爪牙。  

   绝大多数的学生会干部,加入以后是“久闻不知其臭”了,甚至还因为获得某种好处而沾沾自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们甘愿做学校的应声虫、传声筒,对校领导、老师低三下四,奴颜屈膝;对同学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何以如此?他们可以在奖学金、助学金、分配等方面取得优势。你说,这样的学生会干部不是“垃圾”又是什么呢? 

窃以为,高校学生会已经到了应该脱胎换骨的时候了。我们不妨实行“拿来主义”,向日本高校的学生会(生徒会)学习。日本的生徒会高度自治,可以和高校、老师谈判,甚至可以影响高校董事会的决策,权力非常之大,作用特别突出。中国学生会的干部要进行“海选”,参选者要发表竞选演说,明确施政纲领。果真如此,何愁高校不能蓬勃发展呢?  

   外国的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急先锋,美国“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大学生积极参与。而中国的大学生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差距为何会这么大呢?因为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着软肋。余以为,改变中国高等教育宗旨不妨就从改革高校学生会开始。小小的高校学生会尚且如此官僚化,遑论中国的官场了。不改革,能行吗?

   

大学学生会团委藏污纳垢PK流氓教授  

张洪泉  

作者博客:http://blog.gmw.cn/blog-255484-375727.html  

凤凰网(10月4日)消息:“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早已成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伟此话一出,网友一片哗然,并有学生干部要其公开道歉。学生会作为高校的重要学生组织,近年来也曾受到一些质疑,但像这样在公共平台上被大范围讨论,尚属少见。  

大学毕业14年,我这个当年的学生会主席已经不了解现在大学学生会的情况。作为人民大学的当值教授,陈伟说了“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 早已成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我想这一定是真的。进一步想,大学本来是个清静之地,精英聚集的团委学生会又是怎么变成了藏污纳垢之地的呢?  

毫无疑问,上大学之前,尤其是上人大、北大这类学校之前,除了个别高官家的孩子可能是凭借关系进入,一般的孩子都是靠着10年寒窗的苦读实现的“跳龙门”。在高中时期,孩子还都是一张白纸,没有想到,在人大几年,孩子居然“堕落成为一个失去基本道德水准、以无知无耻为荣、满口官话的学生官(陈伟言)”。人大的教育水平和感召力由此可见一斑,难道这又是“岭南为橘岭北为柑”的又一翻版?  

学生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学校的整体氛围和教师层的整体水平都很有关系。 从陈伟 教授的言辞看,人大团委学生会已经不是一块净土了,不知道是不是和人大的整体氛围有关系。人大的堕落也不是一天了,现在输入“人大 流氓教授”后,就会发现“人大流氓教授们和女硕士、女博士们自杀之谜” 、“老三高校的流氓教授群”、“人大学生揭张鸣勾引女学生抛弃妻女”、“ 人大博导李炳海诱奸女学生,导致女生自杀身亡”等等诸如此类的信息,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我们无从考证,但仅仅生活在这样的“谣言”中,再纯洁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被“熏陶”几年,还有多少能不发生质变的?  

在民众的心中,大学是神圣的,教授是崇高的。曾几何时,大学作为纯洁神圣的象牙塔,是无数孩子梦想的天堂。而大学老师“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为人称道。而现在,大学老师的负面新闻层出不段,学术造假、超生、和学生抢女友被杀、潜规则女研究生,更有甚者是北京大学教授居然奸淫18岁的女高中生,还有云南民族大学居然推荐女学生去卖淫,真是闻所未闻。  

除了那些勾引高中生、潜规则女学生的生理流氓教授外,还有多少学术造假、让学生代写论文的学术流氓教授?学术流氓教授也无疑是给学生做的进一步的示范。回头再看看人大、北大那些所谓的知名教授,又有多少是通过做学问成名的?打着著名大学教授的牌子,在电视上放几句 别的 教授不敢说的厥词,通过“百姓讲坛”成为知名教授的,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草根教授。  

开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手机号码有7个8,是3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的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冰日前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这应该就是一些大学教授的真实想法和做法。由此,更多的教授开始把目光从教书转向市场,在媒体上传经送道。在金钱成为大学教授精神中的主导逻辑的时候,教授就会把所有的目光和心思都用到知识转化成生产力上。  

国家提倡加强高校道德教育,是因为有客观需求。可现在承担者“传道”的大学教授们,居然都成了不务正业、追求生理刺激、学术不端的代名词。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让这些流氓教授去教育那些纯真的大学生,两三年就把他们培养成控制“藏污纳垢”的团委学生会的精英,应该是没悬念的。  

大学团委学生会不过是一年一换届,根本形不成多大的气候。即便让你天天藏污纳垢,剔除放假,也不会超过9个月。如真想治理,也需要治理这些学生干部产生的根源。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让 那些 教授成为名副其实的教授,切实肩负起“传到授业解惑”的重任,毕竟是“学高为师,身正是范”。  

   

人大副教授陈伟:大学团委学生会已成藏污纳垢之地  

   

 2011年10月04日  09:23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郑旭森    

   

人大副教授炮轰学生会惹争议  

   

羊城晚报记者郑旭森 实习生李雅婷  

   

“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 早已成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伟此话一出,网友一片哗然,并有学生干部要其公开道歉。学生会作为高校的重要学生组织, 近年来也曾受到一些质疑,但像这样在公共平台上被大范围讨论,尚属少见。然而,一方面是不少人对高校学生会的存在意义和作用持保留意见,另一方面又是大学新生入学后挤破头想加入学生会。  

   

曝光:副教授炮轰人大学生会  

   

这篇名为《学生会: 大学最阴暗的一角》的文章,陈伟称是其计划写的新生寄语的一部分。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陈伟称:“我选择这个议题,乃出于个人对大学教育工作的严肃思考:我们是要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 此外,它还涉及一个民族未来世代政治中人的素质,本质上它涉及的是‘统治精英的再生产’问题。”  

   

陈伟痛心地表示, 自己曾亲睹班里一位大一尚比较单纯的、有理想的学生,在当过学生会主席后,堕落成为一个失去基本道德水准、以无知无耻为荣、满口官话的学生官。而就其所了解,甚至有一些在学生会里面工作过的学生,也直接称学生会为“垃圾”。  

   

他认为,高校的团委、学生会,某种意义上是中国官场丑陋生态的缩影。学生会的许多做法,是中国体制内最糟糕做法的复制。  

   

此 外, 学生干部还是大学中的特权阶层。陈伟的研究结论是“有限的支教名额,都被校级学生组织瓜分”。每年换届阶段学生会竞争对手之间的暗中互相倾轧,手段极其卑劣。此外,学生组织的公款吃喝盛行也是不争的事实。陈伟认为:“学生会干部,官腔连篇,言不由衷,无出其外,败坏了人大学生的形象。”  

   

反思:学生会到底有多热门?  

   

在新生入学之际, 陈伟的这篇文章一下子吸住了众人的眼球。众说纷纭之下,折射的是社会对于高校学生会又爱又恨的心理。不可否认的是,加入学生会仍然是许多人的追求之一。学生会到底有多热门? 不管你信不信,在有些高校,甚至比毕业生找工作还困难。  

   

据《天府早报》报道,西南交大2011 年迎新的最后几天,该校学生会提前招新。没想到,仅仅60 个岗位,竟然引来约3000 名新生欲报名竞聘,掐指一算,录取率仅近2%。  

   

不久前,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网上读了两篇该校学生的文章。其中一位同学说,他还没踏进大学门槛,就有人跟他普及如何混进学生会,如何讨领导欢心这样的秘诀云云。杨玉良在随后的开学典礼上说道:“当前的大学,包括在整个社会当中暴露出来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反映了中国社会精神和价值的迷失。正如 余英时 先生所说,中国的危机,是文化的危机。”  

   

诚如杨玉良所言, 当代大学生不认同高校学生会, 却又盲目追求入会的现象,恰好说明了这个群体中一部分人的独立价值观的缺失。未来学生会应该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引领社会的杰出人才,这个课题值得全社会共同思考。高校学生会,想说爱你不容易。  

   

 附陈伟文章: 

  

学生会:大学最阴暗的一角


新学期开始了。当新生步入大学校园,开始大学生活的时候,学校的团委、学生会便会向您发出邀请,加入其中。这样的邀请往往由热心的师兄师姐发出,此时,您该作何选择呢?加入一个组织,必须先了解这个组织。我衷心地奉劝诸位朝气蓬勃的大学新生,要远离这样的组织,至少在目前的学生会体制下应当如此。

高校的学生会本来应是大学生的自治组织,但在我国后全能主义的大学体制中,它基本上一个学生“被治”的组织。这种情况,即使具有自由传统的北大亦不能例外,而在人民大学其程度尤甚。一位学生曾经仔细查阅,发现许多高校学生会的章程里均出现了“自治”二字,但人大的学生会章程里则没有。人大的学生会,完全接受各级团委的领导(或曰指导),学生会除了偶尔提出一些无关痛痒的口号外,其所为与宗旨完全脱钩。事实上,人大的学生会不过是团委执行政策、学校控制学生的工具。

团委、学生会,堪称中国人民大学敞亮校园中最阴暗的一角。笔者在人大从教五六年,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加乌烟瘴气。一线教师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地激励学生上进,要求学生珍惜大学时光,努力求知,试图引导学生培养独立人格、自由精神,而党团学生会组织的存在,则以其不容忽视的体制力量,削弱甚至抵消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努力,它诱人堕落,逼人为娼,可谓毁人不倦。有的学生对学生工作本无兴趣,但考虑到未来保研加分,只好加入学生会组织。我还亲眼目睹过自己班里一位大一尚比较单纯的、有理想的学生,在当过学生会主席后,堕落成为一个失去基本道德水准、以无知无耻为荣、满口官话的学生官。甚至一些在学生会里面工作过、对其情况有深刻了解的学生,也直接称学生会为“垃圾”。

高校的团委、学生会,某种意义上是我国官场丑陋生态的缩影。学生会的许多做法,是我国体制内最糟糕做法的复制。学生会干部的产生,不是通过公开、透明、公正的民主程序,而是通过内部酝酿、交易、集中、内定等方式产生。比如,在人民大学,一个学生的性别、所属院系、与领导关系,对于他能否成为校学生会主席、常委、部长来说十分关键。至于你的同学支持率、竞选演说、工作能力、个人素质,则不怎么重要。法学院、经院,因其是大院,常委必定这些学院的,据说是为了以后拉人填场时,这些大院系能够贡献较多的听众,也考虑这些院系财力比较雄厚。而女常委必定貌美、气质佳,因为有许多活动和场合需要美女来主持。假民主、假自治,不代表广大学生,而是代表上级领导,代表权力部门对学生进行组织、监控、管理,目前中国社会政治体制所具有的种种恶劣做法,在大学里面首先得到了演练。如何看领导的眼神行事,如何陪领导喝酒,给领导挡酒,如何说官话、套话、假话,如何溜须拍马、阿谀谄媚,如何经营自己的权力,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大学生从中过早地学会了中国官场的做派。团委、学生会让大学生侏儒化、官僚化、庸俗化,不遗余力。

人大校学生会的工作,重要的一块是组织大型活动,这些活动往往是那些团委学生会领导闲着没事想出来的,目的是让学校不安宁。例行的活动有:12·9大合唱、健美操大赛、服饰文化节、宿舍风采大赛、辩论赛。12·9大合唱,主要面向大一新生,唱红歌,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十分折腾学生,因为排练12·9大合唱往往要牺牲学生午休时间。如果是自愿性质的活动,无可厚非,但在人民大学,参加12·9大合唱是一种政治任务,要签到点名,无故缺席会受到党团老师的点名批评,被判定为对集体活动参与不积极,缺乏组织性、纪律性云云,这很能吓唬刚刚从高三上来的大一新生。或许他们也清楚,如果不采取这一套,大概没有多少人会跟他们玩这个无聊的唱红游戏。中国人民大学,数年来一直唱红,搞12·9,年年如此,也不换换花样,团委学生会领导江郎才尽,创意全无,于此可见一斑。

在所谓的敏感时期,承担反映学生动态、监控学生舆论和行为的任务,也是由团委、学生会干部来完成。人大还有一种干部叫心理委员,负责监控本班同学有无精神病。一次我的学生因为修改开题报告,在宿舍熬了两个夜,便被同宿舍同学汇报给系主任,说她有精神病征兆。系主任亲自打电话过问此事。

对学生会来说,按照团委的要求,拉人填场,更是其重要任务。被拉去填场,是大学生经常遇到的事情。某些无聊的讲座、报告,需要听众,于是各院分指标,下去拉人,以营造热烈气氛。这种弄虚作假的任务,对学生会来说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完成得好坏,对于判断一个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十分重要。

而领导人来视察,则是学生会干部近距离和领导人接触交流,普通学生则没有机会。他们显然比其他同学更能懂得见了领导要讲什么话。如此领导视察,又怎么能体察民情?或许领导自己也明白,来高校视察不过是作秀。大家都是演员,我是主演,你是配角,演得像就可以。前不久北京市团委书记来人大宿舍视察,结果去的就是人大学生会主席的宿舍。这个事情并不新鲜。记得在北大读书时,江泽民主席去图书馆视察,看望同学,结果照片出来,大家就明白了,主席周围都是学生会干部。

不仅如此,学生干部还是大学中的特权阶层。有些信息,不对一般学生公开。有些全校性的奖项,由团委设立、组织评选,最后获奖的就是学生干部,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发奖,而将来保研时可以加分。有些机会,专属于那些团委学生干部,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他们曾经为学校、学院做过贡献,似乎这是对他们的工作的回报,但其实,他们不过是为学校和学院的领导当过差、做过奴才而已。例如,支教保研的机会是不对所有学生开放的,它是学生干部的特权。在学生会(及其他团委下属学生组织)做到常委(团委机关报的编委)等级别职位后,这个同学就拥有了优先享受支教保研的机会。支教保研政策是许多热衷学生工作同学的追求目标,本科毕业后前往西部地区(一般也不是特别落后的地区,例如重庆等地),支教一年,即获得保研资格。有限的支教名额,都被校级学生组织瓜分。

此外,学生会的学生组织成员,往往还优先享受参与各项活动及交流的机会,这些活动的人员遴选不透明,常由主管老师确定,但有关经费显然应属全体学生。比如人大新闻学院,每年开展与台湾学生的新闻营活动,前往台湾交流(旅游性质)的成员,都是学生会成员。由团系统组织的各项出国访问、交流等活动也都局限于“体制内”。前段时间,一位新闻学院的学生朋友在深圳大运会担当志愿者,须知除志愿活动还有许多参观活动,一些同学询问他如何参加,其实,根本没什么遴选机制,只是之前他任职的团委机关报分配到的名额而已。而这些举不胜举的类似团学活动,都会戴上“层层选拔”的帽子。

学生会的工作,在各学院往往是与保研联系在一起的。各学院的保研加分制度,人为制造不公,阻碍了那些没有参加学生会工作人保研的道路,占有了国家培养研究生的资源。常有同学因没有学生工作加分,虽然学分绩靠前,最后还是被学生干部挤下去,无缘保研。而某一届保研学生五六人中,校学生会主席、院学生会主席或副主席,都名列其中。普通学生如果不是成绩十分过硬,稍不留神,就会被挤下去。而这些学生会干部出身的人,对学术没有真正的兴趣,与读博士的政府官员无异,基本没有培养潜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早已成为高校的藏垢纳污之地。学生会组织的内部成员,他们本身的道德与人格也颇值得怀疑,这让人无法容忍他们在公众场合成为人大学生的代表。进入团学系统工作,加入学生会是第一步,通过团学系统便捷地进入政坛,已经成为中国常见模式。如今,各种官场习气弥散于学生会组织,学生会高层成员会为博得领导欢心采取各种手段,低级学生干部同样也会用谄媚姿态迎合高级学生干部。学生会高一级干部对下属的领导,往往不仅仅是工作关系,而是全面的支配关系。一位人大的学生会主席,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要求他的部下给他的手机充值,给他的饭局付钱,等等。每年换届阶段,竞争对手之间的暗中倾轧更是严重,其手段卑劣(例如,利用关系偷改竞争对手的申请材料,将对手的学生工作履历删去),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今年所有团学组织换届,有同学走后门试图“空降”。从父母的关系找到了院长再找到团委书记,送礼送钱。团委书记记住了其中学生的名字,但忘记他到底要去哪个学生组织了。结果是,那同学本来是想去青协,可青协未收到上面的指示,而另外一个组织《青年人大》没有这个同学的报名,却接收到了上面的要求。可怜此同学费钱费礼,最后一无所获。另外,学生组织的公款吃喝(有些公款直接来源于团委经费,有些则利用拉来的赞助等,但是即便是拉来的赞助也是代表全校学生的名义私自享用)盛行也是不争的事实。学生会干部,官腔连篇,言不由衷,无出其外,败坏了人大学生的形象。

大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体,是雅斯贝尔斯所谓的“国中之国”。教师、学生、学术是大学的中心。而中国的大学,实际上被党团及其附属性的学生会搞得精神全无、灵魂缺失。大学的党团、学生会组织,搞大量无意义、甚至有害无益的活动,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更恶化了大学的学术氛围,扼杀了大学生追求真理、进步的精神。面对这样的团委、学生会,任何一个有追求、注重名节、对自己负责的大学生,都不应与之为伍。浪费美好的青春,得到的是堕落、世故、少年老成、不学无术。而这些学生会干部未来一旦步入政坛,则会祸国殃民,他们不会成为“社会栋梁、国民表率”,只会成为社会上寄生腐朽的蛀虫,成了压迫人民、鱼肉百姓的帮凶,其堕落无耻的底子,在大学时代即已打好。

面对不好的体制,我们常常感到无奈。但对个人而言,还有自由意志。……写此博文,没有为人大抹黑之意。揭露其问题,促其反省自新,是为了让人大学子有一个好的求学环境,如此,人大方能成为能够胜任新时代使命、有理念、有能力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的摇篮,而不是社会寄生虫、政府腐败分子、人民公敌的训练营。而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中国的高校。教育要转型,大学要改革,学生会要重新定位。大学学生会应当彻底摆脱团委的控制,恢复其本来地位,真正成为大学生发挥创造力、锻炼自己的自治组织。学生会是学生的学生会。在这种制度变革未能实现之前,远离、弃之是普通公民通过不合作来推进制度变革的手段之一。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鉴于中国官员许多都是团委、学生干部出身,这项改革便具有了更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因为,这些面目丑恶的团委、学生会干部,未来可能就是我们的领导人。

     

相关链接:

 80后大学生挖煤工王刚:煤矿下面是另一个世界

青年人的缓慢觉醒--在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视频:大学生二奶底气十足理直气壮:当二奶是有品味的象征!

重庆近百万人大学生参与“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之乱象

由毛岸英上“劳动大学”说起

郎咸平:谁谋杀了中国的大学生

是青年太无知,还是教育太失败?——大学生意识形态面面观(一)

苏铁山在北京理工大学振奋人心的演讲

调查:六成女大学生认为当杜拉拉不如嫁富二代

女大学生为何宁做有钱人的二奶,不嫁80后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