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严重旱情!这年咋过?
文章讲述当前山东、安徽等地遭遇60年一遇旱情,南街村通过喷灌系统等措施有效应对,反映中国农业灌溉与水资源危机问题,强调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又是严重旱情!这年咋过?
这年关难过!目前山东、安徽等地正遭遇6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段时间,这些地区降水将继续偏少。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1月28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7740万亩,257万人、279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饮水困难。
记得前年北方旱灾也很严重,心也放不下。突然想起“南街村”就在灾区。所以就在网上搜索,看到南街村网站。于是在网站上找了一个电话,就开始打电话询问。第一次拨打南街村的电话,哈哈一打就通,还有革命歌曲的音乐,随后进入语音系统,“红色南街村”亲切而温暖。对方是为先生,也许称同志更为合适,一口浓浓的河南话,这不妨碍我的听觉,我能听懂。我先介绍了我,意图就是关心和询问南街村的旱情。对方说,旱是旱,可没什么事。那位同志告诉我,他是搞销售的,具体他说不清楚。问到南街村附近的乡村,他说还是说,不太清楚。他说,要不我给你找个电话,再问问?我自然说好了。他就告诉我另外两个电话,我问电话号是哪个单位或机构呢?他说是党委会的。
我挺高兴,又开始拨电话,还是一打就通,这回电话音乐是“大海航行靠舵手”,这音乐真实久违了。很快有位同志接电话,听声音要比刚才那位同志年龄大一些,口音普通话的成分也多了许多。我说了打电话的意图,他就告诉我,南街村的麦苗长得蛮好。我问没有灾情?他告诉我春节前已经浇了两次地了,麦苗都绿油油的。我就问,这浇地用什么方式?他回答是“喷灌”。我问哪南街村附近的乡村呢?他说,那要看他们有没有挖“机井”?有没有“通电系统”?家庭怎么能按得了这个?我听懂了,也不便再问了,随后我谢谢他的解答,他谢谢我对南街村的关心。那是2009年2月7日的事情。
为什么说,我听懂了呢?这“喷灌系统”家庭承包种地是投资不了的,只有相当财力的集体经济村队和农场系统才能做得到。想起十年前,有一段时间就在南街村附近的平顶山地区搞烟叶计量收购系统和食盐计量包装系统,在河南舞阳搞动态轻轨衡的记忆。平顶山三宝,黑的(煤矿)、白的(盐矿)、黄的(烟叶),而好的烟叶种植基地也开始启动安装“喷灌系统”。我们在受灾图片上看到的是,只是从“机井”抽水灌溉,而且要拉长长的送水软管。那个“喷灌系统”需要使用时,推上电闸就行。
第二天下午我又打了南街村的电话,而且接电话者还是昨日的那位同志。他介绍了在春节前就分别浇过两次地,麦苗长得不错,这套“喷灌”系统九十年代初就建立了,覆盖面是百分之百,同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多余劳动力转向农工商,跟你们上海的农工商一样。那个时候没什么大的贷款,基本是集体积累。后来的贷款主要是我们收购企业所伴随的贷款。他又介绍了南街村村民的基本福利,这些与网上介绍差不多的。他也介绍了水利灌溉在南街村的变化。他说现在有些村落地里庄稼旱成这样,在年前起码要浇一次地,这要减产的。
为什么打第二个电话呢?那年出现了农民不愿意抗旱报道。所以,今年的旱情,中央加大抗旱资金投入,各地也积极开展行动,保饮水保春灌。有些省下达每亩浇灌补贴10元。中央拨出8亿元直补抗旱浇地。那么,今年要比2009年主动多了。虽然这次没说60年不遇,却说了正遭遇6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
“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是不同的概念。2009年南街村是遇到了“气象干旱”但它没有发生“农业干旱”。这就是水利建设的意义,它是“农业的命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也承认水利欠账太多。准备十年内投入4万亿扭转水利基本设施落后的局面。
说白了中国的经济遭到了“水危机”!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将成为三道“红线”。30年前的灌溉系统还有几多再用?北方灌溉用机井深度急速加深,一般都超过百米,最深已超到500米,这叫“危情灌溉”!打这样深的机井,需要多少投入?没有电网还是不行,抽一立方米需要多少钱?没有河流湖泊,没有水渠引流,唯有深深机井,改气缸换涡轮。越是旱越要抽,越是抽越加深,越是深越费钱,没有电网咋行。
去年,学校网站的“尚理会客厅”邀请我作客,回到校内网友回答。开始有人担心一个数学老师不能担当此任,可我在教室的电脑上带着老花镜,使劲找、拼命打,回答各方问题,两个钟头总算完成。评价是,很棒!
怎么能“很棒”?看看我回答几个问题:1、关于“地下水诱发危害”;2、关于“沙尘暴”;3、关于“打井救灾是长久之策吗”;4、关于“一味的抽取地下水”;5、关于“东西部发展不平衡”;6、关于“近年来的气候”;7、关于“人定胜天”;8、关于“桉树”;9、关于“泡沫饭盒”;10、关于“治理”;11、关于“云南卫星照片”;12、关于“南水北调”;13、关于“上海变西南”;14、关于“赈灾决捐款”;15、关于“哥本哈根会议”;16、关于“车到山前必有路”;17、关于“密西西比河”;18、关于“西南成第二个塔克拉玛”;19、关于“口号、行动、自己”。
这是事后归纳的,19个随机提出问题,我又不是从事水利或者环保的,不就一个数学教书匠而已,好在我“上山下乡”,好在我“浪荡江湖”。没有啥问题能卡住我,有些回答还是不错的,比如“先污染,再治理”与“先污染,再污染”,再比如按树林问题,我回答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进而解说,“一头是桉树‘抽水机’,另一头是造纸‘排污机’,中间那一段才是‘印钞机’”。结果,学生“傻”了!学生问我,水到哪里去了?我回答,每挖出一吨煤,需要0.8立方的水填补及用于洗煤。学生的满意度是,通过交流又给他们带来进一步的思考。
为何几乎每年农村都大规模笼罩在旱魔的控制之下?这不仅仅是旱灾,我们似乎感觉到一场水资源的严重危机正在向我们袭来,地表水严重污染,地下水迅速下降。再看看中国几乎所有的江河湖泊都在萎缩。内蒙古的各个“淖尔”在变干,黑龙江的各个“大泡子”在变干,四川的若尔盖湿地在变干,华北平原的白洋淀、衡水湖在变干,鄱阳湖在变干,洞庭湖在变干。丹顶鹤重要的繁殖地黑龙江的扎龙湿地年年都需要补水,内蒙古乌珠穆沁草原的大片湿地由于河流被水库截断,已经有多年得不到来水补充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GDP。为了“钱”什么都可以干!从结够上说是“分灶吃饭”的财税政策,“经济沙皇”栽培了一批“经阀”搞地方“割据”。上游地区水资源截流搞“自主开发”。河流天生是与土地结盟的,就像上游与下游,在河流眼中,本来是一体的一样。变干的原因,都是上游把下游的水给截走了。水慢慢流淌,滋润着周围的土地,沿途海流入千万个大小湖泊和成片的湿地……
从利用上说,每一块GDP都需要能源和水资源。挖上来的矿石从洗矿开始哪一道工序不用水?挖掉的空间还得要水补上……而能源的利用是离不开水的,200年能源消耗就是200年水资源消耗。水的需求量猛然飘升,水资源污染加剧,换来的是那些纸币“美元”,而那些个纸币也只能买点美国的国债,花着祖宗的钱,吃子孙的饭,却是替人做嫁衣裳,悲也!痛心也!
《抗旱歌》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Q5OTA2Njg=/v.swf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