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大旱和大震!

火烧 2022-09-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预警系统提前数秒发出警报,成功减少伤亡。文章介绍地震预警机制、旱震理论及手机设置方法,强调地震预防的重要性。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

  震中所在位置就是著名的海螺沟冰川风景区。

  此地距离雅安很近。

  2013年雅安市芦山县曾发生7级地震,受灾严重。

  我在成都,震感明显,但不强烈。

  距离震中的朋友们,着实经历一番惊吓。

  看朋友圈,有人吃着火锅唱着歌,地震来了,火锅汤洒了一桌。

  有人躺在床上,看着肚皮乱颤,迟疑了几秒,才意识到地震,撒腿往外跑。

  有人看到吊灯晃的头晕。

  还有人跑到楼下才发现,自己正在隔离中!

  这次大家之所以没有发生恐慌,因为都及时收到了准确的地震预警。

  预警系统在泸定6.8级地震发生时第5秒发出预警,给康定市提前7秒预警,雅安市提前20秒预警,给成都市提前50秒预警!

  很多人在手机上、在电视上,都提前收到了地震预警。别小看这短暂的几秒,大震之时,事关生死。

  这是巨大的进步!为我们的地震预防工作者们点赞!

  有亲们问如何设置地震预警,其实,目前国产手机都有这个功能:

  ①小米:手机管家→家人关怀→地震预警。

  ②华为: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③荣耀: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③vivo: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启用地震预警服务。

  ④OPPO:设定→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⑤realme:设置→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警报。

  刚刚看到消息,震区已经出现十多人遇难。

  很难过。

  最近,四川人民真难。

  病毒说,不能出门!

  地震说,不能留在家里!

  怎么办?左右为难!

  这次地震,让金子女侠想起一个地震理论,名为:旱震理论。

  当然,知道这个理论的人并不多,主要是很多人并不是生活在地震带上。

  如何对地震进行预警?目前还是世界性难题。

  通过对地震研究,科学家们还是发现了很多规律性的东西。

  比如国家地震局地质学家耿庆国,在研究地震和气象关系的时候发现:

  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至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越大,则震级也越大。如果在旱灾之后第3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1年内发震增大半级。即,大震之前必大旱。

  这就是著名的“旱震理论”。

  人们常常把这个理论理解为“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当然这么理解是有个前提的,即所处位置必须是在地震带上。

  为何能总结出这个理论?

  众所皆知,地震是地壳内部应力的集中释放。虽然释放应力过程的时间很短,但孕育的时间却很长。在孕育地震的过程中,不仅有力学过程,还伴有热、电、磁等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大量能量会导致低空大气出现异常变化。

  旱震理论认为,并不是干旱导致了地震,而是大震发生之前1-3年,震区特殊的地质发生变化,导致地面温度增高,形成一个特殊的高气压带,从而改变了当地的气候环境。最终结果是降水减少,出现旱灾。

  比如,地热增高,会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大降低,湿度变小,继而使得云层难以形成。由于缺少云层,太阳能够直射地面,更加剧了干旱。

  历史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理论,见下表:

  自公元前231年(秦始皇时期)至当下的1971年,横跨两千年。在我国华北及渤海地区总共发生69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67次震前都是旱灾,只有2次震前没有出现旱灾。

  例如,1972年我国华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1976年就发生唐山大地震。

  再例如,2006-2007年川渝地区发生大旱,2008年就发生了汶川大地震。

  再看今年,自7月以来,我国整个长江全流域遭遇61年以来最严重的大旱灾。

  先看长江中下游的鄱阳湖,此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

  当年,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几十万大军,上千艘战船曾大战鄱阳湖。可见鄱阳湖之大,湖水之深。

  8月份,原应是鄱阳湖的丰水期,但是今年,波光万顷的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大片裸露的草地暴晒在炎炎烈日之下。

  整个鄱阳湖只剩中间一条窄窄的水道,宽处或有百来米,窄处只有几十米。

  哪还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风姿?

  这是罕见的“主汛期反枯”现象。

  再看川渝大地,历史上的天府之国,常年多云雾、少日照。

  古人就曾以“蜀犬吠日”来形容这里阴云连绵的天气状况。

  而今年四川天气出奇的好,蔚蓝天空,随时见。

  这里当然有环境治理,空气变好的缘故,更多或许还是干旱少云所致。

  旱震理论不是今天才有,其实这一现象古人早有发现。

  在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所著的《国语》之《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中曾记载: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川竭,山必崩。.......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川竭,山必崩”,是指河水干枯,山体崩塌。山体为何会崩塌?当然是地震所致。

  所以,这是预言,更是理论总结。

  “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翻译过来就是,在这一年,泾水、洛水、渭水三条河流河水枯竭,岐山崩塌。

  果然应验!同理,这也是气象武器的可怕之处!

  这次我国再次发生大范围的旱灾,会不会如旱震理论一样也会发生大地震呢?

  当然,国内有些媒体是不信的,还曾嗤之以鼻的讥讽这是“谣言”。

  此文发表十天后,泸定县就发生6.8级地震!

  旱震理论再一次应验!

  真是打脸都不带过夜的。

  在科学面前,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还是谦虚谨慎一些为好。

  毕竟,防震减灾,重在预防!

  愿大家一切安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