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的看法
对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的看法(1)
为什么要将“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分开呢?前者是科技研究,后者是食品安全。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与作用。既然,前者是科技研究,支持与祝愿那是肯定;而作为食品安全,谨慎与把关那也是肯定的。
然而,世博会在食品安全检验,把转基因食品放在其他不安全食品类,不知道是个错误,还是本该如此。发布这个消息的是“科技部”所属机构,而且是对举世瞩目的特大活动。有人说,这表明上海世博会尊重世界各国客人。如果没有安全问题那也不能将其放在不安全与有毒监控类中去,这也是一个最基本常识。
世博会开幕后,国家又召开了“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生物技术成为当今科技领域一个非常活跃的热点是很正常的,作为科技攻关与扶植投入是必须的,中国作为世界大国走在其前列也是应该的。那么怎样理解后面的“转基因食品”乃至“转基因主粮”,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国家战略安全。
不妨读一读《胡锦涛在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这个讲话没有出现“基因”这个字眼,自然也就没有“转基因技术”了,诚然“基因”属于二级学科的,那么,涵盖这个二级学科的一级学科的“生物”这一术语在《讲话》中出现八次,除一处提及“生物医学”外,其它七次出现在以下三段内: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相关生物产业,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推进农业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构建我国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建成农业高值转化的产业体系,形成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景观优美、功能多样、城乡一体的新型农业。要发展先进育种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和抗逆性,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减少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提高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五,大力发展健康科学技术。要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健康营养生活方式的科技保障系统,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生物防范网络和系统,构建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规模化医药研发产业链,提高生物医药产业水平,为基本公共卫生保健普惠化、个性化发展提供先进可靠并可共同分享的技术支持,提高疾病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康复能力,提高健康科学和健康服务水平。要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工程、国民健康工程等,不断提升消费品和公共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让广大群众吃得更放心、住得更舒适、出行更便捷、身心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第八,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要加快发展空间安全、海洋安全、生物安全、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提高对传统和非传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监测、预警、应对、管理能力,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构建先进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体系,有效防范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生物威胁,维护信息和网络空间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保障社会稳定。
关于中央领导近期相关报告与讲话,基本符合胡锦涛主席这个表述。你可以查阅像吴邦国、贾庆林这些领导人的近期表态。然而,近期传“对抗中央领导,这样的干部根本就应该撤职”,这话的前提是“推广转基因食品”,这个中央领导哪个级别的?又是谁呢?难道有分歧?分歧又处于怎样的程度呢?
然而,对于“转基因食品”乃至“转基因主粮”日前在网络争论随处可见。也引用媒体关于各国态度与对策,胡锦涛在“第八”中叙说已经很清楚了。那么,又是“谁”把“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混合在一起谈呢?那应该是“转基因技术”的拥有者及其支持者,从中国市场“转基因食品”一栏分析,主要是美国。这是美国“农业商业化”这个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也是美国仅次于军事战略的美国基本战略之一。
作为美国战略也好,还是基本国策也罢,这是美国的选择。问题是我们中国怎么选择?一个全方位开放的中国农业,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将会产生什么?那么国内支持者想做什么?那才是每个国人所关心的根本问题!
对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的看法(2)
本人对“转基因技术研究”没有多大异议,也希望获得更多的成果,更希望中国在“转基因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科学研究其本身是“中性”的。而成果的应用,未必就是“中性”的,这也是常识。
首先要了解世界的“转基因技术”到达一个什么层次,这有助于对这一“新生事物”的基本了解。简单地说,它属于“现代分子生物技术”。转基因原理与杂交育种有些相似,就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杂交是整条的基因链转移,且是自然选择成功的;而转基因是某段基因的人工转移。异同也就很清楚了,前者是“自适”的,而后者没有“自适”的,这是一条重要的自然哲理。但没有自适性过程,也未必就不合适。但判别是否也属于“合适”,这就需要实验与时间。
为什么是时间呢?达尔文一百五十年前的《物种起源》,就知道这个时间是极其漫长的。我也经常给人说笑,如果我们先人(远古前)是长很明显尾巴的,那么到底通过多少万年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现代人有极少数者还有返祖的印记呢!没有“自适”变异是比较容易的。问题是向什么方向变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能“卡死”昆虫,能不能“卡死”人或者某些人种呢?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而当前的生物科学还是比较肤浅的。因为目前只进行到“分子生物技术”这个水平上,而且研究的历史与积累的经验还很有限。
科学是分层次的,往宏观上说,有大的层次,往微观里说,有小的层次。似乎可以这样说:“万物本空,空而妙有;宇宙之大,大而无外;粒子之小,小而无内 ”。然而从相对准确性来评价,对于微观世界应该是它的更微小层面去判定本层面相对正确性。而美国佬急于求成(推广),用的是同层次相对比较法作为判定依据,这是个先天不足。一个是同一层次判定,一个是类比判定。比如,吃两种“棒子”(一个转基因的,一个非转基因的)后果差不离为基准。事实上两个棒子有很大区别,一个已经吃了上万年了,而另一个才开始吃了那么一小段时间。就说它没有问题,甚至比那个更好。这是不是出于商业动机呢?
既然没有深层次比较,也只能在同层次比较。如果说有些问题了,辩解理由依旧是同比,“吃了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但他们忽略另一个基本事实(除了医治外),那就是食者的平衡作用,这也是上万年适应下来的自然本能。无论从医治与食者平衡本能,对于转基因引起的后果,能扛得住吗?扛不住那就给“天”通了一个窟窿,谁来“补天”?
对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的看法(3)
目前,所看到介绍“转基因技术”的科普或介绍,似乎忽略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它应用于生命体。不是物理化学实验,更不是代数题的移项。所以,不仅仅有“自适性”,还需要“鲁棒性”。
举个例子说明。心脏搭桥手术(简称“心桥”手术),从阿根廷医生首例“心桥”到现在也40多年了。“心桥”选择的是病人自己的血管,这样“自适性”问题减少许多,否则将是无穷尽的排异问题产生。人体血管基本都是双套的,开始时用腿部“大隐静脉”,“静脉”要的是个“静”字,以免降低手术的失败率,但血管口径并不一致。
为了解决口径不一致产生的问题与血管质地普遍稍差问题,开始用人体的“乳动脉”或者“桡动脉”,但“动脉”好动,其“鲁棒性”不太好。也就说血管间区别很大。不但有区别,还有“记忆性”,这种“记忆性”便就成为“复仇性”。表现为“痉挛”。这“一痉挛”救助不及时,人也就交代了。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像“阿斗”那样“乐不思蜀”,那就靠“舒张因子”的药物(如一氧化氮 NO),不让它“痉挛”。这就是血管的生理动力学与药代动力学问题。让其具有最起码的“鲁棒性”。涉及生命科学领域,第一是难度大,第二水准还不高。“心桥”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风险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位阿根廷医生由于压力太大,十年前他选择了自杀。
转了基因的动植物,也都有一个“自适性”与“鲁棒性”,这两个问题未解决之前“风险”是存在的。如果自家研究,到了冒适当风险时,小范围内食用,那已经是一种了不起的奉献精神了!
别国的商业利润,为什么要中国人来冒风险呢?除非如“心脏”出问题了,“心桥”也是一条出路的时候!
对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的看法(4)
提起“疯牛病”,欧盟人也许会比较紧张,所以,对待“转基因食品”还是持慎重的态度。“疯牛病”怎么来的?呵呵,不就是要让牛长得既高大又壮实吗?“科研人员”就把牛羊的骨头与内脏加工成粉状掺和在饲料里,效果也明显,但这牛就患“精神病”了,除了消灭这些疯牛,有什么好办法吗?
美国科研人员最近获得了与疯牛病有关的毒蛋白的首批图象,发现这种蛋白能以配对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并有可能以此方式导致人类患病。毒蛋白是人类蛋白的一种,当两个毒蛋白结合时,可怕的结果便产生了,牛似乎就是这样“发疯了”……也就说,两个正常、无害毒蛋白的配对,甚至是几年潜伏,恐惧总将爆发了。
那么,这一论断正确吗?目前还不能下定论,这就是现在的生物技术水平。也就说大家都处于一个“分子级”的研究水平,是个“几十纳米”级的水平。而物理学已经进入“千分之一”以下的水平了。当生物技术也到达这个水平时,许多结论将会被推翻。这就是研究领域的层次所表现的魅力!
人类疾病说到底几乎都是基因病,从病源历史角度上看,已经从单基因病向多基因病源发展。病源越来越复杂,许多死者致死也不知道是什么病源引起致死的。然而,就在这样无控制的状态下,去发展转基因主粮那是极其危险的,甚至是毁灭性灾难。
前一阶段山西农业厅关于“先玉335”问题与农业部负责任的回应,从科学理念上看那是极其荒谬的。且不说科学性,就其表述的公平性也不存在,活脱脱一个“杜邦先锋”的“发言人”。不但“牛疯了”,“人也疯了”!
从“转基因食品”悄悄上了国人的餐桌,到批转“转基因主粮”种植,一切都是相关部门权贵、精英所谓。我所关心的是,第一产业的种子业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如果将种子业再强势推动转基因种子,中国将一发不可收拾!紧接着那就是西方的药业抢滩中国市场。有钱保命,没钱送命。
然而,他们还是不放心,那就是中国医学宝库。所以,转基因种植推广潮流,还清晰可辨听出“反中医”的战鼓时起彼伏。用心何其毒也!“基因战争”这个词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国人的麻木到何时才能醒来?
对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的看法(5)
咱们还是从转基因作物种植说起。目前为数较多转基因表征是,“抗虫”、“除草”、水稻还有“保鲜”等,另一个重要的表征就是研究人员“单一思维”,俗话说那就是“一根筋”!
过去日本从中国东北进口大豆数额较大,但近年来逐渐下降。理由是种植过程中土壤被转其它基因作物污染问题,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隔离问题,贸易掺杂等因素。前两个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转基因作物的对环境释放。而对环境释放最甚的是,工业原料(作物)种植与药业植物种植对环境释放,称之为“转基因污染”。转基因马铃薯与番茄也列在其中。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是有明确规定,其中种植隔离就是一例。所以,在中国要做到“种植隔离”似乎是不现实的问题,像北大荒都有这个问题,中国其它耕地,而且在“大包干”机制运作下,各家各户用起种植隔离带,还剩多少田可种呢?
为何要隔离呢?以转基因水稻为例。大米是中国人的主粮,也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稻米生产国,年产量超两千亿公斤,年人均超300斤,一旦存在健康风险,那绝对是巨大的灾难。转基因水稻的基因片断可能通过交叉授粉漂移到非转基因作物上,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那么这种种植隔离带需要多宽呢?在美国转基因作物的土地污染法律纠纷越来越多,如何赔赏也成为一个难题。
大面积基因水稻种植与交叉传种接代,野生稻与草稻都将成为“稻杂种”,那么野生水稻的“基因库”将被一网打尽,中国的“杂交水稻”优势将步入灭绝的边缘。然而,转基因水稻与野生稻的后代,也许成为稻田中的“金刚”。由于交叉授粉漂移,世界性的物种也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然而,当前监控转基因风险的重点不仅仅是一般抗除草剂基因,而是拿来作药物、疫苗、以及工业用途等的转基因作物。这些转基因作物的基因通过漂流,转到非转基因材料里去、进入食物链,这个意外风险将逐渐加大,潜伏期将更长,人体内积累也将日新月异,一旦肌体失去平衡能力,那么将是个什么状态呢?
对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的看法(6)
我总想,当人在一个物化与基因变异的生活中,作为人本身将会失去什么?因为,在现代人看来,一条河在人看来只是推动涡轮机的能源,森林只是生产木材的地方,山脉只是矿藏的地方,动物只是肉类食物的来源……
从工业革命到科技发展,似乎人类缺少了理性,对自然的无穷无尽的掠夺与无序混杂的变异。“量变到质变”也是一条自然哲理。当人们住在钢筋水泥加空调的房子里,享受着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吃着转基因的食物,也许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我们和自然最高的真实失去了联系,对世界和自然的奥秘和神秘性的感知越来越迟钝。
自我在膨胀,欲望在扩张。怎么“自在”怎么来……说“人心不古”,其中一条就是没有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将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其实我们都是人类自我膨胀的灾民。
浩瀚宇宙,大而无外,微尘粒子,小而无内。“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可以保持人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你说你抗虫害的转基因作物得了,又把营养高、口感好吹到天上。既然好,那就给领导“特供”不就得了。其实,草民也不傻,农民也不傻。农民自己给自己“特供”,自家的菜园子不使农药化肥,在家不吃转基因主粮。
人类在把自己变成自然的主宰和世界的立法者的同时,也把自己变成了自我膨胀的灾民。人们早就应该反思自身“文明”的发展给人与自然关系带来的实在伤害。无机化种植,使得土壤与地表水化学化了,人们还能找到几多干净的水?往后转基因碎片飘零也如同化学物质进入人们的体内,再由“量变到质变”……
有多少人停下来反省一下繁荣的代价?又有多少人想过,急功近利的发展、破坏、浪费和污染,令多少人赔上健康、性命和生机?人们在改变其它物种的同时,也改变着人自己,是福还是祸?在物欲横流,物种乱伦的今天,人那还是悠着点……除草也好,抗虫也罢,就没有一条更好的路可走?人们呼唤“绿色农业”。自然相克也相生!这才是自然哲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