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雷锋精神的另一半,夺过鞭子揍敌人

火烧 2011-01-08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探讨雷锋精神中刚强一面被遗忘,对比雷锋日记中的严厉态度与现代和谐社会的转变,指出雷锋精神在新时代被重塑,仅剩表面形式,缺乏实质内涵。

前久在央视的2011年新年音乐会上听到了、看到了完整版的《唱支山歌给党听》。  

第一段很平常,感觉很熟悉,小时候好象能经常听到,后来似乎也能不时听到。“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曲调优美,充满光辉。因此一直以为这首歌主要是歌颂党的,把党比做妈妈,和小时候听过唱过的那首《党啊,亲爱的妈妈》差不多。  

第二段的歌词却好象从未听过,“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真有力,对比鲜明,第一段是至柔,这一段就是至刚了。小时候一定也听过这段了,但那时人太小,现在一点印象都没有了,还以为只有第一段呢。  

但或许现在这些老歌真的都只有第一段了,如曾听北京奥运会时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以为只有这一段,后来发现还有两段,里面有“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略我们就叫它灭亡”,以及“东方太阳,正在升起,人民共和国正在成长,我们领袖毛泽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又如刘欢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唱了一二段之后,不停地唱“雄鹰,飞翔,飞翔……”,在天上飞个不停,就是不落下来,后来找到原歌词,发现原来里面有,“毛主席啊红太阳,救星就是共产党”,以及“驱散乌云见太阳,革命的道路多宽广”。  

想起雷锋日记中的另一段话,“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四句话,特别是后面两句,现在或许也同《唱支山歌给党听》的第二段一样,已很少有人提起了。据说这已是一个爱的时代,和谐的时代,和平发展的年代了,而不是斗争的年代。  

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和谐世界里,只有爱,没有恨,只需要爱,不需要恨,只准爱,不准恨。对待所有人都应当象春天般地温暖,特别是不能仇富、仇官、仇美,否则只能证明你无能、你失败。对待所有的工作都要象夏天一样火热,只要你一直干下去,每天工作十几小时,你也会发大财的。而个人主义,据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至于敌人,根本就没有,整天想着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会得精神病的。  

雷锋的精神,剩下来的不多了,所剩不多的这些,也与时俱进,被时代改造过了。前些年,大家都一心想着先富起来,几乎没人愿意学雷锋做好事,近几年听说国内外学雷锋做好事的人又多起来了,普通一点的叫做志愿者,据说国内有几千万,特别有钱的则被称为慈善家,据说国外很多,媒体经常宣传他们的事迹,有时也称他们为雷锋。但始终觉得,他们只是看上去有点像雷锋,形似而神不是。  

雷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精神是什么呢?觉得周总理总结得真好,“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 “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知道爱什么,也知道恨什么的人。有恨才会有爱,有爱也才会有恨。一个只知爱不知恨的人,与白痴和神仙又有多少区别呢。传说中的耶酥或佛祖,如同传说中的那个天堂,只是个传说吧。毛主席说,“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更重要的是,雷锋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一个毛主席的好战士。他有爱,有恨,除了恨,他还将战斗,“夺过鞭子揍敌人”,而不是被富裕,被小康,进血汗工厂,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养不起老,连死都死不起,……。真给力。媒体这久也喜欢用这个词了,我也用下这个词。共产主义是什么?共产党要干什么?不就是憎爱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地去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嘛!  

今天见有报道称薄熙来要求重庆警察向雷锋学习,联想到新闻中重庆近年来的唱红打黑成果,觉得他们学雷锋学得不错。真希望全国有更多的人们一起来向雷锋学习,特别是学习那已被淡忘的、被有意隐藏起来的雷锋精神的另一半。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歌很给力,好多年没听人唱过了。  

2011-1-8  

   

附文1:  

周恩来对雷锋精神的思考  

杨明伟  

1963年3月5日,随着毛泽东为《中国青年》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个亿万人民学习雷锋的高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从此,雷锋精神一直在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上引起人们不同的思考。  

周恩来是雷锋精神的最早概括者。他对雷锋精神的深层思考,充分体现出他善于把握时代脉搏的卓越才能。  

1963年2月6日《人民日报》以《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宋恩珍舍身抢救公共财产》为题,推出了黑龙江省庆安县新胜人民公社新安大队王永富屯生产队队长宋恩珍这一先进人物。次日,为了进一步宣传以雷锋、宋恩珍为代表的从普通岗位上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的崇高精神,《人民日报》又发表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评论员文章《伟大的普通一兵》和《雷锋日记摘抄》,详细介绍了雷锋的事迹和雷锋日记中的闪光思想。这两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的事迹,不仅打动了广大读者,而且也深深打动了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报纸出版的当天,周恩来仔细阅读,并立即意识到推出雷锋等典型人物的深远社会意义。2月8日,周恩来在文化艺术工作者春节联欢会上最早号召文艺界捕捉雷锋这样的典型人物:“最近两天报纸上发表的雷锋、宋恩珍的事迹,看了很感动,画家来表现这些英雄人物比较容易,戏剧家困难一点”。并提出: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为工农兵服务,歌颂新人新事,这是社会主义时代“文艺工作者当前的重要课题”,在这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对于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要做的工作多得很,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在《人民日报》报道了雷锋事迹和刊登雷锋日记之后,《中国青年》编辑部为深入宣传雷锋的思想和事迹,决定出版学习雷锋专辑,并于2月上旬请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题词。周恩来在接到编辑部的信后,很快写下了“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的题词;随后,毛泽东也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  

周恩来的题词交给编辑部以后,他仍在思索如何准确概括雷锋精神实质的问题。他反复地阅读雷锋日记和雷锋事迹报道,进一步考虑把学习雷锋的号召具体化和把雷锋精神系统化、条理化。2月26日,就在《中国青年——“学习雷锋专辑”》付印的这一天,周恩来在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和解放军政治工作会议联合举行的报告会上,首次系统地概括了雷锋精神的实质:“雷锋同志的高贵品质,可以总结成这样几句话:坚定的阶级立场,表现在爱憎分明上;充沛的革命精神,表现在学习和工作上;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表现在公而忘私上;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表现在奋不顾身上。”雷锋精神在“阶级立场”、“革命精神”、“共产主义风格”、“无产阶级斗志”这四个方面的内涵,在周恩来的思考中已基本成型。在这次报告会上,他还强调:“像雷锋同志这样,在和平时期,长期奋斗,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有更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更值得提倡和学习的。总政治部决定在全军范围内学习雷锋同志的精神是对的。我也从雷锋同志身上得到了教育。”  

这次报告会以后,周恩来为了更精炼、准确地表述雷锋精神,又多次阅读、研究雷锋日记。当他对雷锋精神实质的表述经过字斟句酌达到成熟时,便决定再次为学习雷锋题词。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首都大报报道了3月2日《中国青年》出版“学习雷锋专辑”的消息,并转载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光辉题词。当晚,周恩来第二次为学习雷锋的题词送到了《解放军报》社,3月6日,这份后来深入人心的题词在《解放军报》上发表:  

“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这一题词,是对雷锋精神全面、系统、明确、精辟的概括,它把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条理化了,把毛泽东的号召化为了可操作的行动原则,指明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方向。(人民日报1992.03.04)   

   

附文2  

《学习雷锋好榜样》歌词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立场坚定斗志强。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学习雷锋好榜样,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  

学习雷锋好榜样,毛泽东思想来武装,保卫祖国握紧枪,继续革命当闯将,继续革命当闯将。  

   

附文3:  

《唱支山歌给党听》与《雷锋日记》的一段渊源  

1958年5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之后,全国上下掀起了贯彻总路线的高潮,诗坛也被搅得沸沸扬扬。这时,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27岁的姚筱舟创作了一首3段12句的短诗。兴奋不已的他把署名“焦萍”的新作寄到省城,当年的5月26日,第8期的《总路线诗传单》上就刊登了他的这首诗,全文如下: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能生我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党号召我们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  

母亲给我一颗心,好像浮萍没有根;亿万红心跟着党,乘风破浪齐跃进。  

不知从什么途径,雷锋在日记中摘抄了姚筱舟的这首诗。雷锋牺牲后,《前进报》把这首诗当成了雷锋的日记发表出来。雷锋摘抄的诗内容如下: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  

雷锋共对诗进行了三处修改:原诗中的“母亲只能生我身”改成“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另一句“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雷锋又删除了诗中有关“大跃进”内容的最后四句。《前进报》刊登“雷锋”的这首诗后,其他几家报纸也作了转载。  

雷锋日记里的这首诗引起上海歌舞剧院朱践耳的注意,雷锋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这位音乐家。雷锋牺牲后,朱践耳为了纪念他,决定把这首“雷锋遗诗”谱曲成歌,以便传唱。受这首诗氛围的感染,擅长交响乐创作的朱践耳,特意把这首诗谱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曲调。朱践耳谱曲一气呵成,之后就把新作寄到了《文汇报》。1963年2月21日,《文汇报》刊载了这首新歌,并附有300字的“唱法说明”,标题也改成了《雷锋的歌——摘自〈雷锋日记〉》。这首歌曲的首唱者是上海歌舞剧院的任桂珍,后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的西藏学生才旦卓玛也唱起了这首歌。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此歌,才旦卓玛也一举成名。历史在这里开了个玩笑,朱践耳最初谱曲的目的是为了纪念雷锋,才旦卓玛也是为了雷锋而歌唱,阴差阳错间,一首平凡的小诗因为雷锋而红遍全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程世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