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家庭的金钱观

火烧 2022-01-2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家庭金钱观与阶级对立,涉及代孕、刘学州事件、父母遗弃等社会问题,揭示贫困阶级对子女的剥削与社会不公,引发对家庭关系与经济条件的深刻反思。

  几天没上来。今天登录,看到一条消息,只是由于超过了48小时,我不能回复了。

图片

  代孕的本质是阶级对立 这篇文章,是2021年1月24日发的,正好一年了。这一年中发生了很多事,很悲惨的是,一年前死去的“墨茶 Official”是被父母遗弃,一年后死去的刘学州仍是被父母遗弃。

  刘学州这么悲惨的事情,我注意到了,也看了许多关于《新京报》的东西,大家对这家劣迹斑斑的媒体很愤怒。但是人已经死了,再愤怒也不能复生了。人活着一定要坚强,能禁得起风吹雨打。但是刘学州应该也不是一个心理脆弱的人,他远比同龄人或者一般人要成熟得多。他应该是绝望了,不想活了。《新京报》的无耻起到了很坏的作用,但是根源在他的父母身上。

  刘学州及许多被拐被卖者寻访自己的亲生父母,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事。大多数重聚家庭,也都很喜悦。但是刘学州这样的不幸遭遇,还是撕破了父母亲情的温情脉脉的面纱。现实很残酷,就是我一年前写的那样:贫困阶级对子女的剥削、遗弃乃至杀害,在人类历史上层出不穷。

  就在28日,有另一则新闻:一名服刑人员,监外生育后随即把孩子卖掉。这件事情就发生在这个月。28号还有一个新闻,江苏某地一名生了8个子女的妇女,被锁上铁链、衣衫单薄的关在四处漏风的小屋里。当地后来澄清说其不是被拐卖妇女,且有精神疾病,有暴力倾向。即使如此,有病治病,怎么能够这样不人道地对待一个人呢?

  再想到这几年几次引发舆论热点的配阴婚的现象,真是让人有不寒而栗的感觉。这些事情撕下了披在婚姻、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我以前在一篇文章中引用过马克思的话:“现代家庭在萌芽时,不仅包含着奴隶制(servitus),而且也包含着农奴制,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是同田间耕作的劳役有关的。它以缩影的形式包含了一切后来在社会及其国家中广泛发展起来的对立。”恩格斯也指出,“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即以私有制对原始的自然长成的公有制的胜利为基础的第一个家庭形式。”(详见 共产主义者对家庭和两性关系应该持什么态度?

  与被拐被卖的孩子寻找生身父母相反的,还有另一种现象,就是所谓的“上海孤儿”寻亲。这些“孤儿”并不是孤儿,而是困难时期,被送往内蒙古等地,由当地人民收养的孩子。这些人在内蒙古等地幸福地活下来,长大成人,几十年后却去寻找什么亲生父母。我一直认为这与亲情无关,而是冷冰冰的算计。这对他们的养父母、养父母家庭的兄弟姐妹,是怎样的伤害?他们的亲生父母,亲生父母的子女,则面临现实的问题:家产要不要分?

  家庭是社会的单位。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家庭不可避免的打上私有制的烙印。对女性的压迫、对子女的剥削、对私有财产的分割,都是如此。黄晓明和杨颖离婚,财产分割得清清楚楚,黄晓明的关联企业,与杨颖的关联企业,没有任何交集。

  而近些年来上蹿下跳不亦乐乎的女权们的各种潜台词,也都是“财产”和“权力”。杨笠说得很明白:你这么普通,你凭什么自信?普通是一种罪过,一个人普通,就意味着这个人连自信的资格都没有。也许,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

  按照刘学州的生身父亲的说法,当年就是因为他的生身母亲家里要彩礼,最终导致刘学州被卖掉。而他的生身父母,最终也没有长相厮守,还是离婚了。底层人民与有钱阶级一样,都受到财产的不可避免的左右。按照杨笠的理论,刘学州的生身父母、养父母,连普通都算不上,是彻彻底底的人生输家,那么刘学州有今天的结局,也是理所应当的。

  刘学州事件成为了舆论热点。一年过后,大家已经忘记了“墨茶 Official”了。“墨茶 Official”是一个比刘学州更加可怜的人,一个人孤孤单单的默默走向死亡,而且可以说是活活饿死的。再过一年,大概也没有人记得刘学州了。这样的悲剧不断上演。只要这个社会不改变,这样的悲剧就不会消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