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来说,缅甸在历史上曾经是个难缠的对手。元缅战争、明缅战争、清缅战争都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胜利。除了与中国,缅甸还与印度、主要是与泰国有长期的战争。但是这个难缠的、强横的对手,在遭遇到英国人后就没有办法了。带着先进文明而来的英国人在三次英缅战争中都获得胜利,缅甸在第三次英缅战争后于1886年亡国,沦为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在1942年5月占领缅甸,成立以巴莫为首,名义上独立的缅甸执行政府。在日本支持下,反对英国殖民政府、渴望独立的昂山将军组织缅甸独立义勇军,1942年他率军与日军一起参加了对英军的战斗,然后在日军支持下宣布缅甸从英国独立。1943年,巴莫与昂山等人受邀访问日本,他们回国重组缅甸政府,昂山成为国防部长。1944年,昂山开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国一方,并组织“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对抗日军。1945年日本投降后,宣布缅甸独立是有效的。战后的缅甸仍受英国控制,昂山则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昂山的继承人吴努继续领导独立运动,在英国议会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认缅甸独立之后,于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缅甸联邦。

昂山这个人的政治活动极其复杂。他毕生追求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缅甸独立。至于通过什么途径、用什么手段独立,他是毫不介意的。昂山出生于1915年,大学时代开始参与政治活动。1938年加入主张缅甸独立的德钦党,并当选总书记,同年组织了著名的1300全国性反英运动。1939年8月15日,缅甸共产党成立,昂山任总书记。同年10月1日,昂山联合德钦党、缅甸共产党、贫民党等组成自由联盟(亦称缅甸出路派组织),由巴莫出任主席,昂山出任总书记。1940年3月,昂山参加印度国民代表大会。后来,缅甸政府因昂山的反英活动通缉昂山,他为了逃避追捕及寻求中国共产党援助而来到中国,结果到达厦门时,被日本特务拦截,铃木敬司建议昂山改道日本,从此昂山投向日本的怀抱。
1941年2月1日昂山前往海南岛接受军事训练,准备组织武装起义配合日军进驻缅甸。同年10月5日由于海南岛三亚训练所关闭,昂山在南机关的安排下8日搭船从海南前往台湾并于花莲港上岸,再搭火车前往花莲玉里的台湾歩兵第2联队第11中队营区继续接受约二个月的游击战训练。1942年3月8日,昂山带领军队回到首都仰光,同年3月至8月间,昂山又协助日军击败中国远征军,曾受过中国人帮助的昂山对待中国战俘的手段非常残忍,约1500名中国远征军伤员不愿受被俘虏之辱,慨然于1942年5月21日凌晨集体引火自焚,含恨而终。事实上,昂山此时也已经脱离了缅甸共产党,德钦索任缅甸共产党第二任总书记。1941年12月27日,昂山在泰国曼谷组建缅甸独立义勇军,引领日军进军缅甸。1942年3月,日本占领仰光。同年7月,全缅英军被击退,缅甸独立军改组为缅甸国防军,昂山被授予大佐军衔。1943年3月,昂山晋升少将,并到东京觐见天皇,被授予旭日勋章。1943年8月1日,缅甸国成立,巴莫出任总理,昂山出任国防部长。缅甸独立义勇军改称改组为缅甸国防军。在此时期,昂山一度使用面田纹次作为自己的和名。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推进,昂山对日本所承诺的缅甸独立事务乃至日本自身能否维持局面都产生了怀疑;尔后英帕尔战役里,日军惨败的结果使昂山决意背弃日本。1943年11月,昂山向英军传达了“正在考虑转投阵营”的意向。1944年8月1日,昂山在缅甸独立一周年纪念活动中演讲,认为日本帮助缅甸独立是场骗局。8月底,缅甸共产党、人民革命党等联合建立了“反法西斯组织”,昂山出任其军事指挥。1944年月缅英达成协议,缅军参与盟军的对日作战。1945年3月,缅甸北方一部分国防军与日军发生冲突;3月27日,昂山在以镇压叛军的名义将缅甸国防军召集至仰光后,突然调转枪口向日军开火。“反法西斯组织”所属的各势力亦同时暴动,与盟军站在同一战线上的缅甸抗日运动就此开始。1945年5月盟军占领仰光,6月15日昂山发表了抗日胜利的宣言,同时“反法西斯组织”亦扩大规模并改成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人民自由同盟内部在对待一系列与英人合作与独立形式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缅甸共产党对于昂山的“中间路线”进行了强烈的抨击。1946年10月10日,由于共产党批评昂山镇压罢工,人民自由同盟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把缅共排除出了人民自由同盟。这个行动,是向英国表明缅甸不会加入共产主义阵营,使缅甸再次独立更加顺利。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大日本帝国无条件投降后,缅甸恢复了战前英国殖民地的状态。昂山所率领的缅甸军队与英军的缅甸部队合并。1946年9月昂山出任英属缅甸政府行政议会的副议长(政府首脑),负责国防和外交政策。同时,作为独立主义者的昂山仍然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党总裁的身份,持续着以完全独立为目标的政治活动。1947年1月27日,昂山与当时的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定下了保证缅甸在一年内完全独立的“昂山-艾德礼协定”。2月,试图调和国内各派冲突的彬龙协议发表,然而在对英交涉艰难和对内调和反复之中的独立路上,缅甸国内的混乱并未平息。1947年4月制宪议会选举,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党取得了202议席中的196席,选举取得压倒性胜利。1947年7月19日,经由保守派前总理吴苏指使下,昂山与6名阁僚在仰光被暗杀,昂山未能成为缅甸第一任总理。权力落入吴努手中。1962年缅甸军队发动政变成立军政府。缅共则一直持续地下斗争和武装斗争,一直坚持到20世纪90年代。
由以上简单介绍可知,缅甸军队由日本军国主义催生,在反共中壮大,从一出世就是一个反动军阀集团。而随着1962年之后推行的所谓“缅甸式社会主义”,军队掌握了整个缅甸国家的命脉。所以,在缅甸政坛上,军队处于绝对的优势和强权地位。
虽然昂山追求独立,但是昂山素季接受的是英式教育。昂山素季的丈夫是英国人,是研究西藏文化的所谓专家。1988年昂山素季返回缅甸参与政治活动。1988年9月27日,昂山素季组建了全国民主联盟,并出任主席和总书记。民盟很快成为全缅最大的反对党。1989年7月20日,军政府以煽动骚乱为罪名对昂山素季实行软禁。但是实际上,昂山素季是一个非暴力理论者。她认为不能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来解决国内的危机,因为这种方法表面上看最有效果,实际上却让自己堕落为与军政权同样的地步。昂山素季宣扬西方民主,深受西方社会的欢迎。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她无力也不敢武装对抗军政府的托辞而已。这些资产阶级的革命家们,哪有什么胆量和气魄发动人民、武装人民去反抗军政府呢?他们期盼的只有西方国家的介入,靠所谓的民主道路来改变国家。等到昂山素季被释放,通过民主选举进入国家政权,修改宪法之后,西方国家发现昂山素季的政治实践与她描绘出来的或者西方国家之前幻想的并不一样。昂山素季说,“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民主政治,一个有着同情心和爱心的民主政治,我们不应羞于在政治上谈论同情和爱心,同情和爱的价值应成为政治的一部分,因为正义需要宽恕来缓和。一位记者问我,‘你和别人交谈时总是对宗教谈论得很多,为什么?’我回答:‘因为政治是关于人的,我不能将人和他的精神价值分离开’。”虽然这种空谈说得很漂亮,但是在针对缅甸境内的罗兴亚人的种族清洗,她要么保持沉默,要么支持军队。此外,2018年9月4日,两名路透社记者因报导缅甸政府军在2017年9月2日屠杀、性侵若开邦内的印丁村居民,被判刑七年有期徒刑。昂山素季对此的回应是,两位记者并非因为言论自由遭到判刑,而是违反了“国家秘密法”。现在,缅甸再次陷入了政变,昂山素季又被扣留。相信大多数人都已经明白,这不过是两个政治利益集团的纠葛,昂山素季或者是军政府,究竟有多少差别呢?
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时代早已经结束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再也无力组织和发动彻底的民主革命。相反,在每一个历史时刻,资产阶级民主派都毫无例外的表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当人民支持他们的时候,他们敢于说出无数慷慨陈词;而当需要行动的时候,他们无不陷入空话和恐慌之中。以昂山素季为代表的缅甸资产阶级民主派们,不但没有能力打倒军政府,甚至没有能力制约军政府,而是沾沾自喜的做了军事独裁的遮羞布,以在政府和议会中占据一些席位为最大满足。而就连这点可怜的满足,军队也不能容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