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革命的女儿

火烧 2020-06-2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申纪兰与于蓝作为革命女儿,因争取同工同酬与革命艺术成就而闻名。两人逝世引发悼念,其事迹彰显女性力量与时代精神。

  6月28日,有两个沉痛的消息。一个是申纪兰去世,享年91岁。另一个是于蓝去世,享年99岁。

  两位老人都是高寿了。她们的去世,于她们个人来说,已无太多的悲欢。按照她们的年岁,对于家属来说应该是喜丧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两位老人值得悼念,因为她们是革命的女儿。

  申纪兰生于1929年12月,1950年申纪兰和十几位好姐妹组加入互助组。1951年申纪兰担任合作社副社长。自此,申纪兰开始了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努力。1952年12月,长治地委召开农村互助合作会议,申纪兰在会上介绍发动妇女参加劳动、争取同工同酬的经验,当时在场的《人民日报》记者蓝邨其后采访了申纪兰,并于1953年1月25日引用申纪兰在会上对西沟村经验总结的原话“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在《人民日报》发表5000字的长篇通讯《“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妇女争取同工同酬的经过》,自此申纪兰因其争取同工同酬的经历而在全中国引起轰动。

  1953年申纪兰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在国际场合亮相的的妇女代表团。1954年申纪兰担任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此外出席了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全中国唯一一位连任13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人。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申纪兰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倡议,此倡议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因此,申纪兰受到反动分子的恶毒攻击。所谓什么时候都做代表、却没代表过人民。事实上,申纪兰恰恰是最能代表人民的那个人。现在人们已经都知道,她坚持住在农村,她的提案都是围绕着农民关切的。

  中国几千年,有过无数的女性,其中有多少了不起的女性,她们的才华与智慧泯灭于历史之中,难以估量。就如同《红楼梦》的作者所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直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妇女得到了解放,女性的力量才第一次真正爆发了出来。申纪兰是幸运的,她赶上了那个解放的时代;她也没有辜负那个时代。

  于蓝与申纪兰的出身完全不同。申纪兰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于蓝1921年出身于富裕家庭,因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对中国领土的践踏,愤然走上革命道路,17岁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自此,于蓝走上了人民艺术家的道路。于蓝创造的最为知名艺术形象,就是《烈火中永生》的江姐,《烈火中永生》这个电影名字也是她起的。

  于蓝作为一个演员的生涯并不很长,在出任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之后,她为中国儿童电影事业四方奔走,鞠躬尽瘁。年青时的于蓝散发出的美,毫无妖艳与造作,却震撼人心。那是种壮丽的革命之中闪耀出的美。这种美随着革命一同,在今天已经绝迹。就是她的儿子,田壮壮,也不会懂她的“初心”,也扯起了“这即使佛”一类的中年油腻男的滥调。

  申纪兰,于蓝,连同那个时代的许许多多的在革命中涌现的杰出女性一样,是革命的女儿,会被每一个革命者永远铭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