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反对给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加分的人可以取关
当年有一部电影,《武训传》。
一个乞丐,自己不认字,处处受气。于是,决定行乞,办义学,让穷人孩子有机会读书,有能力与欺负他们的人抗争。
山东巡抚张曜闻知他的行为,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并赐名他为武训。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的匾额。武训的绝世奇行轰动朝野。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从此武训声名大振。
这部电影上映以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支持者认为,武训为穷人的孩子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是一位大大的圣人。
反对者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服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统治阶级推广的教育是为经济基础服务,培养未来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不排除个别人因为受教育有混入统治阶级的机会,但是从总体上看并不能改变整个被统治阶级受压迫的现状。武训的做法,无非培养更多的统治阶级的爪牙和顺民,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被统治者的命运,这也就是清王朝把他作为圣人宣传的原因。解放绝大多数人的,绝不是受教育,而是改变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决定绝大多数人命运的,不是教育,而是社会制度。
甚至,决定个人命运的也不是教育,而是血缘和财富。
不要以为自己学富五车就一定有相应的社会位置。阶级社会,读书人不过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让你跪你就要跪,因为下一枪不会打偏了。如果不听话,什么后果自己考虑。
记住,改变绝大多数人命运的绝不是武训搞的义学,而是1949年全国人民站起来。
社会制度决定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具体说,就是向谁倾斜。封建国家,社会资源的分配向封建地主阶级倾斜,资本主义国际的分配向有钱的大资产阶级倾斜,民国时代向大官僚、大买办、大地主倾斜。
社会主义国家的分配该向谁倾斜?
社会主义国家按劳分配,社会资源向哪类社会成员倾斜,不是因为他更有钱、更聪明,而是因为他获得倾斜的资源以后,有更大的可能给社会其他成员做贡献,或者激励其他人为其他社会成员做贡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重奖有功之人,给予让其他社会成员羡慕嫉妒恨的奖励,就是社会资源向激励其他社会成员做贡献的方向倾斜!
现在的社会之中,我们对有功之人倾斜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特长班、学区房、赞助费、素质教育、辅导班、私立、小留学生、地区教育差异、自主招生,哪项不与金钱挂钩?这些与钱挂钩的因素都算下来,轻轻松松几十分,甚至一两百分。
呵呵,分数公平吗?
同样是祁同伟,在山沟里混一辈子是他,干到公安厅长也是他。
呵呵,分数是穷人唯一翻身途径?
社会资源的分配向金钱和不该倾斜的地方倾斜多少,稍向功劳倾斜就上蹿下跳了。挖门盗洞的手段多了,向最应该倾斜的人倾斜,有些蠢货就坐不住了。
放心,真按智力分配,按智力安排未来的社会地位也轮不到。把特长班、学区房、赞助费、辅导班、地区教育差异这些都剥夺了,上学之前国家给学龄前儿童统一测智商,然后安排学校,他们的孩子能进入全社会前5%?
这些人要维护的,无非是现在这种规则下,对他们有利的分配结果。
他们提出给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子女加分是社会资源的世袭,他们却不说他们自己本身也是社会资源世袭的受益者。他们反对的不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公,他们不是关系社会是否公平,而是关心社会资源是否向他们倾斜。
这些人甚至还不如乞丐武训,武训见识有限,不懂得教育并不能解决绝大多数人的不利处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根本,教育只是表象,所以武训要推动教育平等化。
我相信,如果真消除金钱在教育中的作用,推动教育平等化,比如取消学区,全国中小学统一排名,按智商优先报名,全国高考一张试卷一起排名,这些人会蹦得更高。
有些人说我不为穷人讲话,你是穷人吗?我相信把这个社会的所有人的收入排列,我绝大多数读者的收入绝对在中位数和常数以上。所以,不要把自己装成穷人,你在这个社会之中,也许是中下层,但绝对不是底层。
对底层来说,他们没机会买学区房,掏不出赞助费,他们被金钱拦在外面,但是如果他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豁出命立功,他们的子女有机会加分,所以社会资源对功劳者倾斜,对他们有实际意义。
——秦始皇算什么?他只坑了四百六十八个儒,我们坑了四万六千个儒……我们与民主人士辩论过,“你骂我们是秦始皇,不对,我们超过了秦始皇一百倍;骂我们是秦始皇,是独裁者,我们一概承认。可惜的是你们说的不够,往往要我们加以补充。”
这话我赞成。
社会主义的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应该是他有多少钱,也不应该是倾向于社会成员的智商,更不是他读了多少书(读多少书是与经济基础密切挂钩的),而是倾向于社会成员为社会做了什么贡献。
当年,有些“知识分子”不满意,又没有能力自己重新构建国家,秦国他们闹了一次,结果大家都知道了。20世纪,他们又鼓噪了一次,结果伤痕了……
当然,更不是穷者有理,所以社会分配要向他倾向。
按智商分配、按金钱分配、按贫穷分配、按社会关系分配、按闹分配,都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按劳分配的首要原则,即社会成员为国为民做了多大贡献。
希望有一天,无功不加分,形成共识。
凭什么给张三加分?因为他家有钱,给他弄了特长?因为他的血统?抱歉,这都不是理由,加分的唯一理由是他们的父母曾经为国为民舍生忘死!
那一天,有体育和艺术天赋的年轻人的发展路径要和绝大多数人分开,除非他们放弃专业优势,否则他们未来只能是运动员和艺术家,类似军队的文职。家长需要想好了。
那一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用自己的功劳获得对自己的社会资源分配的同等倾斜。
那种共识将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础之一。
现在,反对给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加分的人,你们可以取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