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怎么评价漏油奔驰车的女车主与4S店达成和解?
奔驰女车主维权和解协议内容:补过生日 十年VIP……和解协议主要内容包括:
1、更换同款的奔驰新车,但依旧是以贷款的方式购买;
2、对该车主此前支付的1万余元“金融服务费”全额退款;
3、奔驰方面主动提出,邀请该车主参观奔驰位于德国的工厂和流水线等,了解相关流程。
4、赠送该车主十年“一对一”的VIP服务;
5、为女车主补办生日(农历),费用由对方全额支付。
谢邀。
所有人都在说话的大厅,谁的声音也传不远。
自媒体的时代,一件事情,能成为传播的热点,同样需要背后的推手。
一件新闻,成为舆论关注热点所需要的资源,远远超出正常人的想象。能成为舆论热点,都是需要符合某个背后推手的某种利益。
如同选秀,背后推手在众多自媒体声音中,选拔它想推荐的信息。
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这次有多少媒体替女车主发声。说到底,媒体也是企业。能把这些媒体调动起来,需要什么样的资源?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当背后的推手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件的时候,奔驰车主很快就会默默无闻,孤立无援。
再说,用不了多久,大家关注的热点很快就会转移到圣母院大火、阿桑奇被捕、某哥强奸案新进展……
如果失去背后推动的力量,又不同意和解,只能打官司。打官司的话,对方有专业的法务团队等着你。注定旷日持久,耗资不菲。
不仅如此,一旦失去背后推手,社会舆论完全可能扭转。说到底,媒体也是需要考虑利润的企业,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替天行道的侠客。所以,你懂的。
和解条件虽然远远没有达到消费的一赔三的标准,但是也算差强人意了。
这种情况下,女车主头脑清醒,深刻认识到自己和对方的实力差距,见好就收,不是太正常了吗?
有人认为社会舆论能主持公道。这是没错的。不过,要让社会舆论关注,同样需要庞大的资源。
有人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没错的。不过,要获得平等,同样需要庞大的资源。
在人与人拥有的资源不平等的社会之中,希望通过社会舆论和法律获得平等,这本身就不现实。
话说,我当年在某网站上买过一次空气净化器。
对方直接把一代产品冒充二代产品给我送过来了。
开始,对方不认账。
退货,对方要求我付运费。
据理力争之后,对方答应承担运费。始终不肯承认是违犯消法,坚持是发货错误。两代净化器,体积相差悬殊,怎么可能是发货发错了。
再说,一代早就绝版。他自己网页上也没有一代。怎么可能有人给一代下单呢?
我当时觉得按照法律规定应该假一赔三。
后来发现,消法说说而已,工商局也好,消协也好,只能协调。真要一赔三,就要走法律程序,起诉对方。
我确实没有这个精力。最终选择了妥协。
后来,我在该网站买东西,基本只买自营了。
法律这东西,说是一回事儿,执行是另一回事。要法律为自己讨回公道,需要庞大的资源。
王海打假,背后必须有庞大的资源,否则,对方不会老老实实就范。
所以,这次奔驰车事件,4S店才这么有恃无恐。
有种你去打官司,打官司成本多高,你清楚,你还未必赢。
女车主能走到这一步,背后肯定有某种力量(奥迪、宝马?)支持她。
不论什么力量支持她,总之不容易。
我希望这次能给类似的不良商家一个教训,以后不敢这么明目张胆。
祝她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