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金牌最多又如何?

火烧 2010-11-1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批评中国体育过度追求金牌,忽视真正体育精神,揭露金牌战略背后的训练问题与社会影响,同时对比巴西足球的艺术魅力,反思中国体育的现状与未来。

金牌最多又如何?  

顽石  

   

今晚广州亚运会开幕,几十公里外的亚运主会场和几公里外的亚运分会场的喧嚣似乎清晰可闻。听说总理又一次南巡来到了广州,想必等一会应该是由总理来宣布开幕,只是会场上沸反盈天,年事已高的总理不要被吵晕了才好,以至于宣布开幕的时候中气不足,西气沛然。开幕后,台上台下、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男男女女诸演员一定还会要给大家奉献上精彩的演出,不要说去现场看,就是电视我也懒得开。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我懒得关注亚运,是因为中国铁定金牌最多,而且比其他几十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很多。不要说亚运,连奥运会我们都是金牌第一了。这种玩法已经不够刺激,没什么意思了。我之所以还想写点文字拿亚运说事,是想给那些以为拿了很多金牌就成了世界强国的人提个醒,做做梦可以,可别当真。  

在中国,体育就是个巨大的形象工程。搞体育的全部目的就是拿金牌,在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国家体育总局的统一协调下,各省、各体育协会都有所谓的金牌战略,一个奥运会刚结束,下一个奥运周期又开始了,循环往复,永无尽头。从官员们的餐桌上节省下来的那点用来搞体育的钱,基本上就用在了金牌战略上。各个地方把那些茁壮的娃娃弄到专门的体校或者体训队,从小开始进行惨无人道的训练,长达十几年,那些孩子除了自己练的项目,其他什么都不会,文化学习差不多就是一片空白。然后选出几个去参加比赛,拿了金牌从此光宗耀祖,命运就此改观,绝大多数拿不到奖的,走上社会什么都不是,什么都做不了,很多都练成了废人。活在这样的金牌大国,我没有丝毫的自豪感。再说了,金牌再多,在人 家太 君和山姆面前不也还是小媳妇?有本事到钓鱼岛上去搞个龟兔赛跑,把那个王八蛋冠军给我拿下来看看。金牌再多,也还是“东亚病夫”,而且越病越重,病入膏肓。  

我喜欢体育,也关注体育,侃足球、聊篮球那可是比我写文章的水平高多了。但我欣赏的是真正的体育,是那些能够带给我激情、愉悦和美感的体育。比如,从整体而言,我最欣赏的是巴西足球;从个体来说,我最佩服的是马拉多纳。巴西人、阿根廷人踢出来的那叫艺术足球,他们细腻的脚法,潇洒的盘带,灵巧的过人,行云流水的配合,水银泻地般的进攻,使得足球具有了无穷的魅力,巴西、阿根廷足球常常让我爽心悦目,心动神摇,叹为观止。再来看我们的国足,我立马就有呕吐的感觉,不仅是因为他们在场上那种令人恶心的表现,更由于场外那些铺天盖地的丑闻。我常常想,偌大的足球场,数万双眼睛死死盯着,裁判就可以随心所欲吹黑哨,球员就可以肆无忌惮打假球,中国的足球竟然滥到了如此不堪的地步,那些没有那么多人观看,不会暴露在阳光下的行业又会是怎样一个光怪陆离的景象呢?朋友们尽管驰骋自己的想象吧。  

毛主席曾经说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让人民体质”这句话还悬挂着很多运动场内,但已经没几个人知道它的真正含义了。体育的本质是什么,愚钝如我的理解,就是让全体老百姓都有健康的体魄。如果大家都身心健康,尤其是让鬼子一看到咱腿就发软,像60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一样,即使一块金牌都拿不到,我们仍然是体育强国。  

刚刚在小区里散步,抬头看到天上弯弯的月亮,脑子里就冒出了这样的几句: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热闹羊城开亚运,盛世华夏齐梦游。

http://blog.sina.com.cn/yanjp91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