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力群随中央代表团访问苏联取得丰硕成果
邓力群随中央代表团访问苏联取得丰硕成果
郭谦贵
1949年5月10日,刘少奇在视察唐山机车车辆厂和林西矿时,突然接到黄敬转达毛泽东要他连夜赶回北平的电话通知。1949年5月11日,在天津视察的刘少奇奉召提前回到北平,立即投入访问苏联的出国准备工作。他首先召来当时在东北工作的王稼祥、邓力群和另外几位同志,组成准备工作班子,继而着手两项工作:一是由王稼祥负责,组织邓力群等起草聘请苏联专家帮助新中国建设的文件;二是刘少奇亲自找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东北局等部门汇报工作,了解到苏联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建国前夕,取得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尤其是通过苏联争取国际上对中国革命在政治、道义上的同情和支援,显得十分重要。
1949年6月21日至8月14日,受中共中央之命,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访问苏联,这是即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向国外派出的第一个代表团,刘少奇的主要任务是向苏共领导人特别是斯大林本人介绍中国革命的基本情况,同斯大林讨论新中国的建立和中苏关系等重大问题,为新中国争取有力的国际支持。邓力群随团出访,担任代表团政治方面的秘书工作。这次访问是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事后很长一段时期,中苏双方都没有公布两党之间的这次秘密接触,直到苏联解体和我国改革开放后才解密。
1949年6月26日,中央代表团到达苏联。6月27日中共代表团主要成员同斯大林、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米高扬等联共(布)中央主要领导人进行第一次会谈,双方开门见山,直接谈判贷款、专家等具体问题。在会后总结会谈情况时,王稼祥提议就中国问题写一个书面报告,以使下一步会谈有所遵循,把问题谈得更有系统,不致于遗漏;同时使苏联方面对中国问题有较全面、较正确的了解。在莫斯科的奥斯特罗夫8号公寓休息了两天后,7月1日下午,代表团被邀请到孔策沃附近的斯大林别墅,会见了斯大林。参加会见的还有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布尔加宁、贝利亚、卡冈诺维奇、米高扬等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少奇向斯大林递交了毛泽东的亲笔书信,并介绍了中国当时的形势,双方初步会谈了贷款、派遣专家和海军、空军等援助问题。刘少奇表示希望在联共政治局会议上直接就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斗争形势问题同联共中央交换意见,斯大林同意了,答应在三四天后会谈。 会后回到寓所,刘少奇不顾一天的疲劳,立即召集代表团同志开会,回忆同斯大林谈话的内容,共同分析重点,理清头绪,分析斯大林对哪些问题已经明了,哪些问题还不明白,哪些问题需要深谈,拟出下一步会谈的要目,为以后的正式会谈做好准备。遵照国内毛泽东的指示,中央代表团进行了两天的紧张准备。
刘少奇于7月2日致电毛泽东,请示:“可否以书面报告方式向斯大林通报情况。”毛泽东于7月3日回电:“同意以书面报告的方式向斯大林通报国内情况、提出问题和征询意见。”于是,刘少奇以中央代表团主任名义于7月4日和7月6日分别向联共(布)中央和斯大林提交了一份书面报告和一封信,详细通报了中共代表团拟与苏方商谈的问题。
斯大林收到刘少奇的书面报告和信以后,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在一万多字的书面报告上竟作了二十四个批注,其中有十四处注有“对!”或“好!”字。此外,他还在一些有疑问或需要苏联表态的地方,写了批语。7月6日,刘少奇致信斯大林,就学习苏联经验和要求苏联援助等方面提出了八个问题。他还致信米高扬,希望同他商谈商业和贸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7月11日、27日双方又进行了两次同级别会谈。
7月10日,刘少奇应邀到孔策沃别墅参加宴会,斯大林热情称颂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在政治上的成熟表示了高度赞赏。
7月11日晚10时,中苏双方举行正式会谈,斯大林肯定了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肯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同意刘少奇报告中所说的要利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展中国同各国特别是同苏联及东欧各国的通商贸易。并承诺,中国政府一成立,苏联政府就立即承认!会谈后,斯大林还给代表团放映了四部电影纪录片,并亲自担任解说。其中一部是苏联原子弹爆炸试验的现场实录。据说这是苏联第一次给外国客人看这样的纪录片。
7月15日至26日、30日代表团分别同苏联国家计委、财政部、商业部、国家银行、外交部等中央机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到有关工厂企业、集体农庄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此外,刘少奇还单独会晤一次斯大林;同马林科夫就党务问题进行一次专门座谈。
1949年 7月27日,斯大林邀请中国代表团到孔策沃别墅赴宴。席间双方继续会谈。谈话重点集中在两党两国的关系方面。在这次宴会上,斯大林讲了一些极不寻常的话,其中最重要一句是:“我们两党两国兄弟之间的团结是最重要的,斯大林在世,应该是团结的,斯大林不在世了,也应该是团结的!”他还祝愿彼此双方在一切方面永远携手、共同前进,并争取最大的成功与胜利!他指出:世界革命中心逐步东移,将来中国在世界上是要承担更多更重要的义务的。他说:“弟弟应该赶上兄长,学生应该超过先生!愿中国人民奋力前进,赶上和超过他的老大哥!”
临别前,斯大林邀请刘少奇再次来到孔策沃别墅做客。其间,斯大林问刘少奇:“你们打算何时宣布成立中央政府?你们现在已经具备掌权的一切条件了……解决重大问题有时固然要稳妥,但更重要的是不要错过时机。”在斯大林的建议下,中共中央决定修改建立新中国的时间表——提前到1949年10月1日建立新中国。
刘少奇和中央代表团在苏联期间,受到了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的热情接待,从政治会谈到生活起居的安排都是高规格的,这不仅为顺利完成谈判创造了良好气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联对发展与新中国友好关系的重视。
由于中央代表团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次访问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外交成果,成功地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使命,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争取到了强有力的国际支持。
中央代表团访问苏联之行取得五个实质性成果。一是向苏联的书面报告系统介绍了中国革命战争形势和新中国建国构想。关于建国构想是从6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如建国时间、新中国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新中国的政体、新中国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资产阶级的政策、新中国的外交问题等。二是斯大林欣然作出率先承认新中国的承诺,从而为新中国在一开国就能够取得合法国际地位争取到强大的国际支持。在和谐的会谈气氛中,斯大林欣然允诺:“中国政府一成立,苏联立即就承认你们。”三是落实了苏联向新中国提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若干个援助项目,为恢复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和新中国的迅速崛起,争取到有力的外援。刘少奇与斯大林谈定了苏联拟向新中国提供以下援助项目:(1)提供3亿美元贷款;(2)按照中共的要求派遣经济、军事技术专家;(3)提供四十架歼击机帮助解放新疆;(4)帮助建立舰队、海防和海军学校;(5)派遣专家或提供扫雷艇帮助清除国民党军队撤退时布在上海港口的水雷;(6)帮助建立一所培养建设人才和管理干部的大学;(7)提供电影技术帮助。苏联对新中国的这些援助项目不仅定得快,而且执行也迅速。第一批二百二十多位各方面苏联专家,8月14日即随刘少奇同时离开莫斯科前往中国。四是在维护国际共运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就处理两党关系的原则交换了意见,达成了互谅互让的共识。斯大林对中央代表团书面报告的有关说法表示了不能苟同的态度,他不但在书面报告的有关问题旁,批了两个“不!”字,而且在座谈中还特别作了具体说明:“一个国家的党服从另一个国家的党,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而且是不许可的。两党都要向自己的人民负责,有问题互相商量,有困难互相帮助,谈不到哪一个服从哪一个。”五是就处理1945年中苏条约提出供苏联选择的上中下三策,由此了解到苏联对这一问题是持暖昧态度的,为中共中央制定毛泽东与斯大林的谈判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以新中国元首的身份公开访问苏联,胜利完成了举世瞩目的新中国与苏联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结盟签约谈判。
有一天,中苏会谈正在热烈地进行,苏方代表递给刘少奇一份他们截获的密电,内容是美国为了保持自己的势力范围,企图策动西北的马步芳、马鸿逵等“五马”将主力撤入新疆,与新疆的国民党势力勾结,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共和国”,宣布脱离中国。这个阴谋如果得逞,解放军进军新疆就会有许多困难,对苏联也不利。苏方建议中共提前解放新疆,同时主动提出中共可先派人与三区革命力量联络,他们可以给予种种帮助。
刘少奇将上述重要紧急情况报告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并建议选派邓力群作为中共中央联络员,从莫斯科直接奔赴新疆,开展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山三个地区)的工作。
苏方提供的这一信息,让中央高层十分震惊,深感事态严重。为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立即决定把新疆问题提前到1949年解决。遂电令一野彭德怀部坚决在甘肃、宁夏、青海全歼胡、马势力,决不让其逃入新疆。并电告访苏的刘少奇从代表团中直接派人进入新疆,联系三区革命配合,促使新疆问题的和平解决。
刘少奇派邓力群以中共中央联络员身份,从苏联入境新疆,组织联合各方进步力量促进和平起义。
1949年8月8月,邓力群比中央代表团提前7天离开莫斯科。邓力群乘上火车,带着新的使命,带上三名报务员,踏上进军新疆的历史征程。
邓力群转战新疆,也是中央代表团访问苏联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一。
(湖南桂东县委党校)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