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闲言:对《起底蔡英文》进行道德审判的三种人

火烧 2016-05-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起底蔡英文》引发的道德审判现象,分析三种人对文章的批判,并指出不同政治立场下讨论标准的差异,强调敌我论战与公共讨论的不同逻辑。

  《国际先驱导报》一篇《起底蔡英文》,在网络掀起轩然大波,遭到互联网“主流舆论”声势浩大的口诛笔伐。说“粗鄙、不文明”者有之,说“诛心之论、诋毁”者有之,更有称之为“人身攻击”、“尽显流氓本色”者。究其因,无非是《起底蔡英文》文中,说了一句“因为没有结婚可能会使其政治风格偏向极端化,行事偏向情感化、极端化和个性化,缺少战略视野,而过分关注战术考量”。

  注意!文中说的是“可能”——客观上难道没有这种可能性吗?在对台海形势进行分析研判时,难道就不能从这个角度进行探讨吗?为什么不能“拿蔡英文的单身来说事”?研究拿破仑、邓小平的人,不是经常拿身高、个头说事吗?这篇文章分析的是蔡英文这个人,与“那些单身主义者”何干?难道有人说秦桧曾被捕可能叛变了,就等于“诋毁”所有被捕过的人都叛变了?任何逻辑推理都是“1+1=2”,而绝不可能是“1=2”;“没有结婚+蔡英文的具体表现”,才能得出可能“政治风格偏向极端化,行事偏向情感化、极端化和个性化,缺少战略视野,而过分关注战术考量”的推论,怎么就等于“对那些单身主义者的诋毁”呢?真是“这样似是而非的判断,也着实让人摸不到头脑,看不清楚内在的逻辑又是什么。与其说是理性的研究与分析,不如说是诛心之论”。

  所谓“诛心”,该文当然在“诛心”;对于蔡英文,为什么不能“诛心”?蔡英文是什么人?是死硬的台独派,是从李登辉到陈水扁时期诸多台独“大动作”的策划者或推动者。对于台湾今日政治生态的“普遍转绿”,蔡英文可说居功甚伟;而对大陆来说,她就是不折不扣的“敌人”。对于“敌人”,“诛心”难道很奇怪吗?即使是美欧等西方社会,竞选时不也“奥步”百出?那可绝不仅仅只是“诛心”而已。敌我之间的论战,与平常公共空间的讨论,适用的是不同标准,不能一概而论;正如两军交战时,你不能突然跳出来要求“君子动口不动手”一样,这应该是常识吧?有人写了篇什么《蔡英文不怕王老师,但我们怕》,说大陆之所以出现《起底蔡英文》这种文章,是因为“讲到底,还是我们的社会不理解现代文明”——真应该请该文作者认真看一看,在他所视为“现代文明”的社会中,不同政治派系之间是如何进行相互攻击的,包括美国、包括台湾——就在前几天,竞选中的一方格雷厄姆还痛骂另一方特朗普是“蠢驴”,而对方则回之以“白痴”,这可不仅仅是“拿单身来说事”,而这样的事,就发生在“现代文明”之典范的美国;台湾的连战则在不久前指责柯文哲说:“这样的人能让他当父母官吗?‘孙子官’都不能当!”——这难道不是“人身攻击”?同样的例子,在西方社会或仿西方式民主国家不胜枚举,且不仅限于选举前后——看样子,某些人所臆想的“现代文明”,仅仅存在于他们那明显被清洗干净的脑袋中。

  在网上对《起底蔡英文》进行道德审判、口诛笔伐的,主要有三种人。一种是被所谓“普世性”洗脑,以为现在已经是世界大同,没有敌我之分了,对待所有人都只能适用一个标准,所以,“诛心”就是“粗鄙、不文明”。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在“普世性”的发源地“现代文明”如美国,也是承认自己现在还有敌人的;其对待敌、友,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是玩弄双重标准的高手,正如有些人一边诛心和痛骂《起底蔡英文》的作者“粗鄙、野蛮”、“跪舔”、“野心勃勃”,一边又谆谆教导别人“要谦虚、有修养、懂得倾听”、“反对粗鄙和不文明的一切”一样。

  另一种人是不认同中国的国家利益,所以并不视台独如蔡英文为敌人,当然也就不认同以对待敌人的方式来对待蔡。他们只是将蔡当做公共空间中的一个正常交流者,甚至认为其就职演说“站在全人类良知的高度”,当然就会反过来指责《起底蔡英文》的“粗鄙、不文明”了。

  在当下中国,并不是说每个中国人都必须视台独如蔡英文为敌。即使以爱国主义相要求,普通国民有一个“反对台独,支持统一” 的态度就可以了。但政府不一样,政府有责任为统一扫除障碍,而蔡英文就是须想方设法扫除的障碍之一。所以普通国民应理解,除自己的态度外,“视台独如蔡英文为敌”也是正当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到前线去站岗放哨,但你总不能嘲笑那些在前线站岗放哨的人吧?

  还有一种人是自觉站在中国政府的对立面,自视为中国政府的敌人,所以对《起底蔡英文》站在与中国政府相似的立场上对待敌人的方式感同身受,虽然他们自己对待敌人和对手的方式可能更有过之无不及,但他们当然要对对方“也竟敢如此”大声讨伐——最好是让写《起底蔡英文》这种文章的人变得“不齿于人类”,再也不敢露头才好。

  相较于有着明确立场意识的国家利益维护者,上述三种人才代表了当下中国舆论的主流。这就是《起底蔡英文》一文遭遇围攻、作者王卫星也似乎已经“不齿于人类”的原因。

  《起底蔡英文》一文当然有瑕疵,更不是不可批评。你可以说它的论证方式不好,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但不应搞道德审判。另外,即使就对台方略而言,《起底蔡英文》之类声音的发出,也是很有必要的——在美国,对外问题上常有多种声音,鹰派、鸽派无不齐全,这也使得它的外交政策更灵活,在国际交往中占尽便宜,为什么中国大陆就只能有一种声音呢?在很多台湾人毫不顾忌大陆人感情(支持台独)的情况下,为什么每个大陆人都要“顾及台湾民众的感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