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防疫「重医疗轻预防」 公卫团体吁增公卫资源
台湾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破百,政府推出雷厉风行的防疫措施,不过,由公卫学者组成的台湾公共卫生促进协会今日(3/19)召开记者会,直指台湾长期有政府资源「重医疗轻预防」的问题,投入的公卫经费和人力都不足,呼吁应增加公卫资源,并提出建立社区防疫四大哨站,让民众也能加入防疫作战。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卫促会呼吁投入更多公卫资源,并强化社区防疫网。(摄影:张智琦)
台湾公共卫生促进协会于2003年SARS疫情后成立,宗旨为「解放公卫知识,改造公卫体系」,长年在全国社区大学开设公共卫生课程,普及公卫知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持续发声关注疫情,宣导正确的公卫知识。
防疫靠医疗 公卫支出仅占4%
卫促会常务理事、成大公卫所特聘教授陈美霞表示,疫情发展到现在,大家都很恐慌,只能依靠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但台湾民众应该把责任扛起来,强化公卫体系和社区防疫网。
陈美霞指出,回顾历史,台湾公卫体系在1950-70年代表现良好,获得国际赞誉,但80年代后面临两大问题,首先是医疗部门「市场化」,私立医院和医事人员不断上升,但公立医院病床数和人员却停滞甚至面临私有化,10多所公立医院转由私人资本或财团经营,政府对公立的补助款急遽降低,造成医疗商品化、市场化。
而在预防部门方面,则出现相对于医疗部门,资源和人力都缺乏,预防工作遭轻忽的「侏儒化」问题。陈美霞指出,多年来医事人员人数成长至30多万,但公卫人员却一直只有万人左右,且两者在经费上也落差甚钜,根据卫福部「公共卫生与医疗占国民医疗保健支出比例」,医疗支出占1兆1千亿(93.9%),公卫支出却仅有482.6亿(4%),资源比例完全是「大小脚」。
陈美霞强调,公卫体系「本末倒置」,「重医疗轻预防」的结果,就是导致卫生所等基层卫生组织长年经费及人力捉襟见肘,工作人员工作量大、流动率高、缺额情况严重,民众也对卫生所的瞭解不足,利用率不高。
「防治新冠病毒,预防很重要,否则医疗会累死!」陈美霞呼吁政府,应反转重医疗轻预防的政策,例如加拿大近年公卫支出维持6.5%以上,2011年已将医药部门支出从69%降到59%,公卫及其他部门支出则从13%提升到20%。陈美霞问道:「他们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能?」
卫促会:应组织民众 建立四大社区哨站
卫促会秘书长陈奕晔指出,台湾公卫人力分布在疾管署、各地卫生局和卫生所,大约仅有9千名「壮士」,其中卫生所基层人员不到6千人,他们负责台湾防疫网,但因人力有限,常常蜡烛多头烧,且他们和民众最接近,看着民众口罩高度重复使用、戴错、洗手方式错误,却无暇做卫教,防护措施不足,心里也承受相当大的压力。
陈奕晔表示,这些卫生所人员是「无名英雄」,要改善基层困境,政府应该要建立四大社区防疫哨站,让全民成为疫情中心的防疫后盾。第一哨是做好侦测、疫调和民调,加入600多个社区医疗群24HR谘询专线、增加TOCC侦测,加入社区药师、居服相关人员等社区专业人力等等。
第二哨则是做好医疗分流和预警,指定社区医疗群专责诊所,分流呼吸道症状病患,并落实分级医疗。第三哨是做好教育宣导,引导各社区邻里建立防疫指挥系统,使各组织场域有防疫专责人员,破除污名与恐慌。第四哨是社区支持与资源协调,基层卫生专业用于刀口,提供足够防护,让基层卫生人员安心防疫。
陈奕晔表示,如果四大社区哨站站稳,防疫就少有破口,民众也可以做疫情中心后盾,这些防疫措施不但要常态化,政府还应该挹注更多公卫资源,扭转重医疗轻预防的政策。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