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与中国改革教:徐景安如此教化下岗女工们
印度教与中国改革教越来越近
作者:安庆仁
http://www.blogchina.com/20090814785381.html
信仰印度教的印度精英,总是活在幻想和自我陶醉中,那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使他们深信梦境即等于现实。欧美学者一方面羡慕他们良好的人生心态,另一方面又不免窃笑,因为习惯于理性思维的欧美学者,无论如何都体会不到,明明光着脚底板走路却感觉自己是在开着“大奔”。这岂非拿自己开涮。
跟着感觉走,正是新婆罗门教的魅力所在,但这种感觉绝非我们正常人所理解的感觉,而是精神病学中的幻觉妄想症。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宗教不下千种,但是能够把人蛊惑到神魂颠倒度的实在不多见,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做不到这一点,这些教总体上来讲,还是以现实为落脚点,诫也罢、忍也罢、空也罢,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劝导众生努力接受现实:既然不能改变,那就委屈自己从了吧。
新婆罗门教反其道而行之,它不是鼓励和劝导人们适应现实,而是引导众生用心去冥想,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印度底层社会光棍成群,这些没老婆的流浪汉各个穷困潦倒,靠拾荒和别人的施舍度日,可是,他们居然比“什么也没有,但过得很快乐的”赵大宝的幸福指数还高。原因就在于,他们喝着脏水的时候,深信那就是喝可口可乐;当夜晚来临,躺在干草上听着别人家的驴叫,已然深信自己妻妾成群,并且个个都是叫床的好手。
有些中国学者,从印度回来后就鼓吹印度流浪汉这种生活心态,并批评中国老百姓心态不好、非常之不好。徐景安就是这个观点,他在深圳开了一家心理门诊,这个心理门诊有着非常动听兼动人的名称——深圳市民情感护理中心。“市民情感护理中心”,你听听,老徐的心地是多么的善良哟,简直菩萨心肠。来此被护理的多是下岗女工,徐景安见面后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徐景安深谙蛊惑之术,把一个个下岗女工们蒙的迷迷糊糊,及至双脚迈出情感护理中心的大门,已然不觉得自己是下岗女工了,而是飘飘然也地把自己当成了百万富翁,至少是待富群体。徐景安是这样忽悠的:“不能改变他人,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心情;不能改变容貌,就改变表情。”其实他还有几句话没有说出来:“不能改变待遇,就改变外遇;不能改变真理观,就改变贞操观。”
徐景安批评那些怨“天”尤人的下岗女工:“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要靠自己积极进取的精神来改变命运,不要成天抱怨、牢骚、怠工、消极,你的命运就永远改变不了。幸福的钥匙在每个人的手中,每个人可以选择与创造幸福。”下岗女工们经他这么一番训喻,茅塞顿开,敢情,受罪不能怪社会,吃苦不能怪政府,所以得不到幸福,跟下岗八竿子打不着,而是因为自己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下岗女工们就这样被徐景安教化了,有的还替他到处宣传,甚至把那些下岗的小姐妹们拉到“情感护理中心”让老徐护理护理情感。这些下岗女工们也难怪会下岗,头脑简单得让人可怜,她们就不去想一想,是谁把你们弄下岗的,这个人,不就正坐在她的眼前吗?聪明莫如徐景安,先把女工们弄下岗,从中大把大把的捞钱,然后又来护理女工们情感,同样大把大把的捞钱,两头赚,前无古人矣。
也没准,口舌生花之际,不但赚了下岗女工的钱,情感外加身子骨也都给他赚到了。深圳市民情感护理中心的口号是:有困难找中心,帮你找幸福。可谓好话说尽,真是有骆驼不吹牛,帮人找幸福这话也是随便说的,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你徐景安要是真想帮助那些下岗女工,用不着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只要做一件事就足够见证你的真诚,给人家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
不久前东方卫视袁秃子搞过一档节目,主题是中印经济往来,其中有几个中方教授,就对印度人的心态倍加赞赏。后来有一位研究生站起来驳斥他们的观点,这位研究生说:印度是印度,中国是中国,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中印两国隔着喜马拉雅山,文化差异巨大,思维模式迥然不同,你们怎么能用印度人的生存方式要求中国老百姓呢?印度穷人可以接受的不代表中国老百姓也能接受,再者,凭什么逼着中国老百姓接受印度老百姓的逆来顺受的生存模式?
“凭什么逼着中国老百姓接受印度老百姓的逆来顺受的生存模式?”一句话揪住了某些人的命根子,在这里不妨把话筒重新交给徐景安,听完他讲的故事,我们也就知道了答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故事内容:2000年,一位女士花600元从顺电买了一个热水器,打不着火,她多方申诉,六年始得答案:顺电以送的名义赔一台新热水器,外加200元钱。
这样的赔偿显然不合理法,六年时间,通讯、交通、误工以及精神方面的损失,200元就赔得了吗。另外200元也太幽默,扣除物价上涨因素,2006年的200元也就相当于2000年的40元。该女士一怒之下,将经销商、工商局、监察局、法制办、检察院、法院等17个部门及其30余人一发处理,又一次走上了漫漫的维权路。该女士至今未婚,誓死要捍卫正义,徐景安听说了,请来交谈。
徐景安问道:“你将全部精力投入这个案件是否值得,这应该做个理性的分析,又何必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寄托在这个案件上?与整个社会过不去,能够达到改变社会的目的吗?”在徐景安的博客中,视民主、法制和正义为神圣不可侵犯之物的句子比比皆是,他就差着说,“我眼里揉不下一粒微尘”,批判别人的时候,徐景安俨然是一位绝不作丝毫不妥协的斗士,可此时此刻,面对同样为民主、法制和正义而战的女士,他摇身一变,换了截然相反的口吻。
一头要用法治精神彻底改造中国,坚决彻底的没有任何悬念;一头又要求为法制和正义而战的女士与现实妥协。谁能够分辨得出来,哪个徐景安才是真的?其实答案很简单,两个徐景安都是真的,前边的徐景安所以强调通过法制实现民主,是为了用法律这个武器达到做民众主人的目的,亦即他们所说的“民主”;后边的徐景安是前边那个徐景安的具体实践,——逼着中国老百姓接受印度老百姓的逆来顺受的生存模式。这就是他主动给那位女士打电话的完整意图。
其中徐景安有一句话值得回味:“与整个社会过不去,能够达到改变社会的目的吗?”似乎他已经给中国社会盖棺定论了,这个社会的新的秩序已经建立,谁想与这个新秩序为敌,不但不会有结果,而且绝不会有好果子吃。我们以同样的方式送给他一句话:“与全体老百姓过不去,能够达到改变社会的目的吗?”奉劝徐景安,千万别太小觑中国老百姓,中国不是印度,两者没有可比性。
在此给袁秃子提个建议,《头脑风暴》不能只刮老百姓,还要刮刮徐景安这些人。袁秃子举手投足间满是贵族气质,但多多少少还有那么点善心,他主持的栏目不乏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有关房地产方面的话题,袁秃子搞了好几场,导向是房价必须降下来,呼吁地产商回归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上财的印堃华赤裸裸的为地产商代言,一幅奴颜媚骨的样子,袁秃子对他明显的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