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的反腐成效如何?能否怀疑党中央的反腐决心?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开展反腐,拿下52名省部级高官和很多厅处科等很多苍蝇级基层腐败官员,的确取得一定的成效,腐败的发展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两年来反腐的成绩是否得到群众认可,是否彻底铲除腐败之风,反腐的方法是否对路,反腐的成果能否得到巩固等等,让我们分析一下吧。
在分析之前,我们看看这个老农种地的故事吧。
除草必需种庄稼,庄稼可以抑制杂草的发生。
有句话这样说:好人能够影响周边的人学好,坏人也可以带动周边的人学坏。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在夏季各承包了10亩荒地,开荒种地,在荒地上长满了杂草,他们开荒的方法不同,其结果也是不同的。
张三是清理一片种一片,一个月左右,全部种上了庄稼,在后来不断轮流清理杂草,秋季取得一定的收成。
李四是全部清理,结果是半月把杂草扒光,回头一看,半月前的杂草又都长了起来,只好重来,两个月终于种上了庄稼,秋季有了一点收成。
王五是先拔大草,随后种上庄稼,五天左右全部种上庄稼,随后不断清理杂草,随着庄稼的不断长大,杂草的长势受到了遏制,秋季取得了很好的收获。
赵六是先把大草,先不种庄稼,结果是五天拔完一遍后,中不溜的草长成大草了,小草长成中草了,只好再来一遍,只到秋季,杂草长势不旺了,才把草拔光,秋季一无所有。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拔草后,种上庄稼,这样以来,庄稼不仅自己生长,还拟制了杂草是生长,特别是庄稼长大后,对杂草的拟制更加有效了。如果不种庄稼,在充足雨热的下级杂草还会疯长,小草也会长成大草,你得到的还是一片荒地。
再回过头来,看看王岐山拔下的大草不少,可是种植的“庄稼”多吗?
什么是“庄稼”。就是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金钱观,经得起诱惑,受得起委屈,经过打击,思想端正,生活简朴,受到周边的人尊重,在某些工作岗位上长期任职,并任劳任怨,嫉恶如仇,长期受到贪腐官员的压制(也就是不合群的倔强干部),不会阿谀奉承,不会拍马溜须,做事光明磊,不会欺下瞒上,视人民为亲人,经常深入工人和农民之中,了解广大人民的疾苦,掌握广大人民所需,对贪污浪费的人嗤之以鼻,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的收入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他的资产能够说清来源,并与周边群众没有很大差别的,这样的人才是“庄稼”。把这些“庄稼”种好,就会拟制周边很大一片草,让这些草长不起来。这才是最有效的反腐。例如:中纪委副书记刘金国等。
草多还是庄稼多,需要人民认可,同样反腐需要人民认可。
反腐不是说你处理了多少人,是看人民群众对反腐的成果认可度,他们的认可,才是最有用的,最真实的,他们的认可,才是中国稳定和发展的保证。否则都是一句空话。不是有一句这样的话吗,天地之间有杆秤 那秤砣是老百姓,秤砣不认可,那行吗?
通过以上分析,目前的中国反腐怎样,人们的意见不一。但是下结论不能盲人摸象,要全面考虑,不仅看看处理的人员数量和人员级别,更重要的是看看基层领导的心态变化和行为变化,是否还在继续贪污腐败,是否还在变着方法吃拿卡要,是否还在推诿扯皮,是否变着方法向群众伸手,是否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是否得到扭转。
反腐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央已经下定决心彻底治理腐败,这一点不容质疑。
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不容质疑,贪官们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同时,希望广大中国人民积极为党中央的反腐献言献策,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祖国建设成为和谐、发展、稳定、幸福的新中国。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