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

火烧 2013-12-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强调人民通信必须有回复,引用毛主席批示,指出信访问题处理的重要性,批评当前信访案件处理不力,呼吁完善制度,重视群众诉求。

  对人民的通信应作到百分之百有回复

  "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來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掉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态度。"

  以上的话是毛主席1951年5月16日转发<秘书室关于处理群众来信的报告>中作出的重要批示。因为毛主席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所以他的群众路线便在人民中札下了根。加之主席渊博的学识,在他的一生中对处理人民群众的所有问题总是那么如魚得水,顺心应手。比如对群众闹事这亇许多人头疼的问题,毛主席就有他的独到招数:老人家把闹事的人分为"有理取闹"和"无理取闹"两种,对有理取闹的人又提出了"两案处理"的原則。对他们扰乱秩序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由公安部门予以制止,而对他们提出要求中的合理部分,则给以解决。主席把辨证法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即使你因確有失误受到了批评丶处分也心诚口服。

  毛主席去世以后有些地区丶单位发生的许多事人们所以意見颇重,就是因为有些权利跳出了制度的笼子,违背了常理。这就难怪这些地方如今干民关系丶党群关系丶上下关系出现这么多稀里古怪現象了。

  人民和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关系是什么关系?是老子和儿子的关系,是鱼水关系。你永远是人民的儿子而决不是人民的爹人民的爷;你是鱼,人民是水。水可以沒有你这条鱼,可你永远永远都离不开水,你要不服气仍然火气十足丶火上加油,水沸了,你便被熬成了鱼肉汤。

  话又回到人民来信。

  毛主席去世前处理过一个穷教师给他写的一封告御状的信。这个人叫李庆霖,大家都知道这封群众来信。揭上山下乡的短那可真是要担大风险的。主席就是主席,他非但沒有责怪这位怒气冲沖的教师,还把他的信转发全国,认真的给李庆霖写了回信,为解信访者的旡米之炊,主席又随信寄去了几百元钱。一封群众来信化解了一场危机,使党的上山下乡政策步入了健康的发展规道。。。。。。

  人民信访,十有八九是因为必须信访。可是据我所知,如今冤假错案方靣的绝大多数人的访信都是石沉大海,回信的少而又少。

  有一个奇怪的不是文件的文件,许多地区的信访案件上边有个统一的口经:

  不受理,

  不复查,

  不解释。

  到如今为止,谁也沒有見到红头文件和法律法規。

  不是红头文件,却胜似红头文件。

  不是法律法规,却硬似法律法规。

  那些个信访冤民这数十年生活就这样一天天丶一年年耗在这个"三不"老虎洞中。他们可都是中国公民呐!

  中国公民,难道允许分成三六九等?

  有个小故事:

  有个人怕老婆,可嘴很硬,就是怕别人揭这个短。一次有友来访又老生常谈老故事。此人趁老婆串门不在家,便拍着胸说:"谁说我怕那个臭娘们?前天我还凑了她一顿呢,打的她鼻青脸肿。。。。。"正说着,老婆串门回来,拿起赶面杖便打。他吓的钻到床底下。老婆子高声喊:"有种現在你给我滚出来!"床底下传来硬话:"不出去,就是不出去!"

  不受理就是不受理!

  不复查就是不复查!

  不解释就是不解释!

  真是一条硬汉。但归根结底,终究是床底下的功夫。

  话又说回來:

  冤假错案信访者多已年过古稀。再坚持'三不",不受理,不复查,不觧释,以后这些老人死光了,再想靣对靣受理丶复查丶解释可就沒机会了。到了那时,这边不过是搭上一条老命,但你失去的将是公理。一个人若到了毫不讲道理的时候,活着还有什么劲儿?更何况你要作光明磊落的共产党人?算了吧,钻到床底下和那个硬嘴兄弟作个伙豈不更好?

  结尾的话:

  党中央丶中央政府应认真恢复我党来信必复的光荣传统。建议对于人民来信,要作到100﹪回复 。这也是群众路线教育 中遭迂信访难的那部分中国公民的期盼 吧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