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邦国3.10讲话有感
读吴邦国3.10讲话有感
吴邦国委员长在3月10月人大会议上的讲话有两段特别令人关注的话:
“从中国国情出发,郑重表明我们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这是两会以来我看到的最令人鼓舞的报导,当然也有一些感慨和疑惑,试做一些解读和分析:
一、关于“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这里“指导思想”当然是指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我们社会主义新中国是执政党,所以也是指导中国国家如何发展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指导思想的提法不断有些变化,尤其是近几年,各种不同的提法达到使人感到“混乱”的地步,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这些年指导思想提法的变化:
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七大党章中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 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正是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直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心中是坚定不移的。
1979年我党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在思想政治上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仍然明确指出:“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并指出: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进一步把毛泽东思想提高到中国革命旗帜的高度。
1997年十五大党章修订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开始把邓小平指导改革开放的一些言论和思想上升为邓小平理论,并且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列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后面。虽然对于“邓小平理论”究竟包含那些内容至今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说明,但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和上述邓小平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态度,我们是否可以把“邓小平理论”理解为结合改革开放国内外新环境下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2007年十七大修订的党章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对于这个似乎是突然冒出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恕我一个普通党员的直言:我至今不太明白它究竟是什么含义?它为什么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它相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究竟有什么继承或新内容的发展?我曾和不少我们圈子里的老同志、老党员议论党的指导思想,大家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致邓小平理论都可以说出点一、二、三,甚至也有不同认识的争论,但对“三个代表”
似乎都有点“莫明其妙”,但它确始终明明白白地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在党章内,并经常挂在领导人重要讲话的口头上。不太理解!
2009年中宣部的“六个为什么?”和2010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刊登笔名为秋石的文章:“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关于党的指导思想又有了一些新的微妙的变化:
(1)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的列宁主义去掉了,毛泽东思想也去掉了,这意味着什么?
(2)提出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俗称邓三科)。并把这个理论体系上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也明确地把毛泽东思想排除在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之外,这又意味着什么?
虽然以上这些提法还没有正式写到党章上,但我们注意到近几年的重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只有频繁的大讲“邓三科”而基本上不再提毛泽东思想了,这不能不让我们这些普通党员感到迷惑,感到党的指导思想的混乱!
吴邦国3.15讲话中: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似乎是再次肯定了党十七大关于党指导思想的提法,在这个提法中,无论如何,仍然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令人鼓舞的。虽然,在党的指导思想方面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疏理和澄清,例如;
* 如何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现在有人歪解马克思主义说只有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生产力水平足够高时才能搞社会主义,为他们在中国重走资本主义搞私有化找理论根据,值得警惕!
* 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为什么有人试图把列宁主义从马列主义中抽出去?
*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对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能否撇开毛泽东思想而单独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
* 邓小平理论究竟包含那些最基本的理论内涵?它在那些方面继承或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 “三个代表”究竟包含那些重要思想?它在那些方面继承或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应不应该包含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并经过短短不到3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在世界资本主义包围和封锁的环境中建成社会主义的强国。这难道还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
* 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的“多元”是指那些多元?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多元?还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多元?不搞多元化的一元化指导思想,究竟是什么?
二、关于“不搞私有化”
“私有化”是一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问题,是相对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共同发展” 而言。从理论上讲:“私有化”是实行全盘私有制或以私有制为主的经济体制,肯定是资本主义的改革方向,走资本主义道路,如同俄罗斯那样亡党亡国,吴邦国委员长从立法的高度宣称“我们不搞私有化”,还是令人鼓舞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体制共同发展”,只要真正能保持住公有制的主体的地位,应该还是能够保持住社会主义改革方向的,这也是符合毛泽东思想并能与毛泽东时代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衔接起来。
毛泽东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无论是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团结政策和对个体农民的土改政策,实际上就是一种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共同发展”的政策。以后,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包括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们的侵略、威胁和封锁,民族资产阶级在市场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对我们的破坏和进攻以及农村小生产者自发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等等,迫使我们加快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一个时期确实犯过走得太快的“左”的错误,但也正是毛泽东最早发现和及时纠正了错误,在农村坚决推行公社、大队、小队三级所有制体制,允许农民留少量自留地和自留地的农产品进入自由市场交换;在城镇工业体制中,除了公有制的大型国营企业以外,大量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一直是大力发展的,在商业等服务行业中也有大量小手工业者和个体劳动者活跃着市场经济。并不是如有些人所说,毛泽东时代搞的只是单一公有制和单一计划经济。当然,毛泽东对于公有制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是牢牢把握坚决不让步的。文革起因之一就是坚持人民公社三级集体所有制还是完全“包产到户”单干之争!
吴邦国委员长在人大明确强调我们不搞“私有化”,是否也正说明我们党内外确实有一批人想搞“私有化”或在搞“私有化”?是否说明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道路确实存在走“私有化”的资本主义改革道路还是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体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斗争?所以,要落实吴邦国委员长不搞“私有化”的战略方针,可能不可迴避地要进一步疏理和解决以下问题:
(1)如何界定“私有化”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体制共同发展”的本质区别?如何界定国家经济体制中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还是私有制为主体?GDP值?生产产值?就业职工人数?纳税值?这里可能还涉及国企、民企、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包产到户的个体农民和土地流转后形成的农业大户等所有制的归属?谁姓公?谁姓私?应不应该有个明确说法?
(2)如何评估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已经走的道路,究竟是坚持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体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还是已经走了“私有化”或以私有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改革道路?这在党内、党外,高层、底层是有明显不同或非常对立看法的!
(3)如何从立法高度积极调控公有制与私有制在经济体制中的合理比例,防止私有制经济无限制的膨胀,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尤其对那些通过以权谋私、官商勾结、钱权交易等非法手段把公有财产转为私有的非法行径进行坚决纠正,严厉制裁,否则,不搞私有化可能就是一句空话。
三、关于“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
这显然是一个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的政治体制改革方向问题,对应私有化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必定主张政治体制也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实行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两院制、联邦制等等;对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体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方向,必定主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协商和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方向。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党内外这种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方向的斗争一直是严重存在的。吴邦国3.10讲话,是否可以理解为中央对这种斗争的一种比较明确地表态呢?
当然,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方向中,也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疏理、讨论和思考,如:
(1)民主与专制问题。政治体制是民主还是专制不能只看形式,更应看其实质内容,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还是代表少数人利益?资本主义国家搞全民选举、多党轮流执政,形式上似乎很民主,但在激烈竞选活动能够成候选人的,没有资产阶级财团出钱支持是不太可能的,他们当选执政后自然要代表少数资产阶级的利益,真正平民百姓是做不了主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袖是在领导广大劳苦人民进行艰苦革命斗争而夺取政权的,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而执政的,我们依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形式上似乎是一党的专制,实际上有最大的民主。当然,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共产党执政以后能否保持其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不变质?毛泽东发动文革的重要原因也正是针对党内已经出现走资本主义道路倾向和官僚腐败问题而发动群众进行的一场运动,它允许广大人民群众对任何一级共产党 “官”的问题进行监督、批评,这难道不是共产党一党专政条件下所发扬的最大的民主吗?这难道不是共产党真正把共产党的“官”当作“人民公仆”的体现吗?遗憾的是,文革被全盘否定后,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共产党内的腐败、官僚、特权之风又迅速发展,以致已经严重影响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也为资产阶级政客们攻击共产党一党专制,推行和贩卖他们资产阶级“民主”体制提供了口实。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2)自由与公正问题。自由与公正历来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有剥削工人阶级的自由,就没有工人阶级不被剥削的自由。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可以保证劳动人民的公正;资本主义的按资分配,资多利大,则是保证资本家的公正,但对劳动人民则是最大的不公正,劳动者(包括脑力和体力劳动者)劳动创造的财富被不劳动的资本家占有。据说中国目前在各种私营企业中的职工(包括绝大部分农民工)人数,已超过职工总数之半,中国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几乎已名存实亡,在人民代表中真正能从底层工农群中选出的代表有多少?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贫富层次之间,教育与医疗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虽然我们政府最近一直比较强调民生问题,采取一些措施从二次分配的层面上来提高底层劳动人民的福利,但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所带来的社会不公,可能还应从抑制私有化恶性发展而产生的社会财富一次分配不公这个根子入手。没有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也很难保持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3)价值观与意识形态问题。
政治体制改革方向是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密切相关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追求最大利润的个人主义,无论你以多少民主、自由、平等、科学、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观来掩饰,资本主义社会这个个人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内涵是改变不了的,这也是由它私有制的经济体制决定的;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以公有制经济体制为基础的,所以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应该是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从旧中国的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社会中脱胎出来并且一直还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对立意识形态的斗争一直是非常激烈也是难以避免的。毛泽东时代开展的三反、五反、反右、社会主义教育、文化大革命以及知识分子上山下乡与工农结合等都是为了保证社会主义方向而进行的社会主义思想改造和教育运动。正是通过这些运动,在毛泽东时代,我们确实建立起了比较廉洁奉公和受人民信任的人民政府,培养了一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在社会上基本上清除了旧社会留下的黄、赌、毒的污泥浊水,树立了爱劳动、爱人民、爱祖国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应该是有切身体验的。
反观改革开放30年以来,虽然经济上确有很大发展,但由于私有制过度发展引起社会贫富严重两极分化,加上放松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与斗争,导致官场腐败日益严重,社会上黄、赌、毒甚至拐卖儿童、妇女等的污泥浊水重新泛起,青少年中放弃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教育,缺少信仰、只追求个人前途的倾向日益显见(最近报导西安大学生撞车杀人案可见一般)。这些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人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可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也会通过对人意识形态、价值观影响而影响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4)国家与社会稳定问题。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多党轮流执政等那套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根据中国国情保持国家和社会稳定这个大局。中国的国情是:中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和52个民族的大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军阀混战、国共内战和帝国主义列强掠夺、瓜分的动乱和分裂状态,正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真正实现了除台湾以外的全国统一,而这种统一的局面是多少革命先烈的生命和鲜血换取来的啊!毛泽东时代的30年,我们通过与国内外敌人进行坚决斗争,建成了崛立于世界列强之林的社会主义大国,真正实现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统一和社会稳定,尤其是全国52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团结,即使在被有些人称为大浩劫、大动乱的文革十年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亿万群众开展革命大批判、大辩论、大串联,全国性的干部下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虽然在群众运动初期出现过一些偏差,产生群众之间武斗的动乱,但很快得到纠正,从文革十年的总体情况来看,我们国家始终保持了经济、科技的稳定发展,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正是因为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它才可能充分相信群众,敢于如此大规模的发动群众来揭露和批判党内和党员干部的问题,并且也在群众运动中教育群众自己,试看古今中外还有那一个国家,那一个政党能够做到?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虽然由于私有制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官场腐败而激发了一些社会矛盾,但我们也从这30年的总体情况来看,我们国家也是保持了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并保持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基本稳定?这难道不是由于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四项基本原则所起的根本作用吗?这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61年的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试想,如果我们真像有些人主张那样放弃共产党领导,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套多党轮流执政,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多民族大国,还可能保持如此统一和稳定吗?前苏联的亡党、亡国,大分烈、大动乱难道不是我们前车之鉴吗?
指导思想与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政治体制体制改革方向是密切相关的。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才能保证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方向!
放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必定导致经济体制改革私有化的资本主义方向,也就很难保证政治体制改革中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期望吴邦国委员长3.10在人大关于“五不搞”的讲话能够在各方面进一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