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深度疑惑:卖地收入怎么能由政府随意开销?

火烧 2010-03-11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质疑政府随意支配卖地收入的现象,指出土地财政对房地产市场的深远影响,强调土地作为稀缺资源应避免政府过度依赖卖地维持财政,引发对土地财政可持续性的思考。

深度疑惑:卖地收入怎么能由政府随意开销?

   

(鲁     宾)  

  

今年的两会上,房地产的议题超热,据报,在3月7日下午政协全体会议发言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梁季阳大胆直陈,地方政府是我国房地产交易中最大的获利者。陈委员引用一组数据:“据统计,2009年,全国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超过1.5万亿元。不少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已经占地方财政收入近50%”,“ 房地产市场的病根在于土地垄断,在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并辛辣地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是靠出卖土地来支撑政府支出的。”  

陈委员的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认同,在约8分钟的发言时间里,全场响起了5次掌声。

   

鄙人击节赞赏陈委员对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尖锐批评,完全赞成陈委员所提出的规范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建议。但是,我觉得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问题的病根,不在于国家对土地的垄断(我认为这是必需的),而在于何以政府代表国家“卖地”的收入,会放进了“政府”的钱包,可以任由政府(无论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随意开销,用来支撑政府挥霍无度的支出?

   

在现今的我国,土地属于国有,这是宪法的规定。而政府是什么?我更愿意把它比喻为一个大家族的“管家”,或者一个现代大型企业的CEO(行政总裁)和他的管理团队及其职能部门,你怎么能够想象,一个“管家”,一个公司的行政总裁和他的管理团队甚至职能部门,就把这个家族或这个公司庞大的“卖地”交易的收入,作为他们可以随意支配的“行政费用”呢?(而这种匪夷所思的状态,在现今之中国却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反之,如果各级政府均无权支配国有土地出让金,完全切断它对“土地财政”的依存关系,那么它对房地产还会有现在这种疯狂的热情,还会如此热衷于“卖地”吗?-------土地既然是稀缺资源,如果政府靠“卖地”为生,如果继续任由各级现政府像现在这样拿土地来“变现”花销,那么,请问,再若干届以后的政府,打算靠什么过日子?  

   

我很困惑,那么多的学者和委员,为什么似乎从来没有人质疑过这最本质的一点?

         2010年3月9日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