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重庆日报》评论员与贺卫方教授PK欣赏

火烧 2011-06-06 00:00:00 网友时评 1039
重庆日报评论员与贺卫方教授就法治问题展开公开信交锋,双方观点针锋相对,涉及法治本质、程序公正及重庆打黑等议题,引发广泛讨论。

   

贺卫方教授有一封致重庆法律界的公开信,名叫《为了法治,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一份理想》曾在网络上红火过一阵,只所以红,是因为这封公开信胆子很大,一个人挑战重庆法律界,包括公、检、法、政法委,及学者,还牵连到了唱红歌,捎带了了市委、宣传部,并且觉得“恍惚“回到了“文革”。贺教授认为,重庆这样的“运动式执法”,政法委协调,程序不公正,是“黑打”。大约贺教授觉得形势很严重,他还想到了死亡,并且超脱地认为,不管是在打黑中被杀者,还是将来老死的,最后都是孤独地回到来的地方去。  

老实说,这信有一点悲壮,为了说话,不惜冒杀头的危险,在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中能有几个?一般来说,知识分子在这种关头,多是蒲志高一类人物。贺教授这样做,一定是因为他手中掌有真理吧,许多人这样想。不过,重庆是四个直辖市之一,主官是政治局委员,他能理贺教授这种公开信吗?一般说来,地位高低差相悬殊太大,高的一方不会理低的,,对于高地位的人来说,理了,是自降身份,理了说不过,自取其辱,当然,也有不说话,用行权力和行动说话。贺教授想到死亡可能担心后一种情况。  

出人意外,过了一阵,重庆回信了。方式差不多,也是公开信,名义是用《重庆日报》评论员的。堂堂党的机关报,用评论员的名义发文章,一般都是思想政治斗争的大是大非时才出现,贺卫方教授也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这说明这两篇文章值得欣赏。以下为欣赏内容: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贺教授的题目是《为了法治,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一份理想》,这交待的是写信的目的和动机,他是为了法治,为了自己的理想。重庆的题目是《法治是人民的法治》。一个说法治是专业人员的事,即是专家,律师,公、检、法的事,是贺教授们的事,一个说法治关系原告被告,而律师专家们只不过是原告被告的代理,所以是人民的法治。谁的更对一点呢,显然是重庆,代理是主人雇的,雇工不能说他是主家。  

贺卫方教授的第一段,说因为重庆的某些走势,已经“危及危及法治社会的基本准则”,所以他“如鲠在喉”,写了这封信。  

重庆的第一段说,贺教授这封信“郢书燕说”,其中穿凿附会、一叶障目之论满纸泛溢,是为了“洛阳纸贵”的舆论效果,所以评论员“心中块垒不吐不快”,回这封信。“郢书燕说”的意思是说,贺教授写信时可能与别人说话,结果把别人说的话写到信中递出去了,这意思是说贺教授给重庆写的这封信,是与人商量过的,中间有别人的话,不全是贺教授的话。贺教授是李庄案的“豪华”的声援人之一,重庆大概是指这信中有律师们的话吧。  

贺教授的第二段说自己曾在重庆求学,发誓不让文革的悲剧重演。  

贺教授的第三段说重庆现在的打黑“动员社会密告(所谓“群众来信和检举”),”“ 批量化地逮捕、起诉和审判”,“ 公安、检察和法院之间是如何不分彼此、联合办案”,导致“案件还没有开审,判决结果就提前决定了。最后的审理过程就是走过场。制度设计中所追求的三机关相互制约机制也就完全失灵了”。  

贺教授的第四段说重庆的付鸣剑法官不让证人质证,使法厅没有了中立性。  

贺教授的第五段说李庄说重庆公安和检察诱骗他用认罪换减刑时,被拖出法厅。  

《重庆日报》评论员显然不在这种细节上纠缠,他说关于“文革”中央定义为浩劫,天下人都会和贺教授一样力阻的。至于贺教授这样想,是臆想。这里,贺教授四段,重庆只回一小段,以虚化实。从理论上说,贺教授说的细节,是公检法在工作的素质问题,跟重庆市委关系不大,所以虚以化之。  

对于打黑,重庆也给了解释,说这是缘于重庆的城乡大对立而执行中央布置而做的,是为了亲民爱民而唱红歌,是为了护民而打黑的。打黑是为了打击“公仆堕落腐化为鱼肉人民的幕后黑手、主谋、帮凶”这类人,是为了给改革开放营造一个好环境。这是评论员的第三段。  

贺教授以下三段批重庆的学者。  

第六段说重庆政法委连夜召集教授学者座谈造势。  

第七段责怪“没有重庆学者的配合,这样的闹剧如果上演。”  

第八段责怪学者“不能发表相反的批评,可以保持沉默”,现在给“给学界尤其是西南政法大学带来了怎样的声誉损害”。  

贺教授的这三段,是针对重庆学者的,评论员没有理茬,可能是留待西南政法大学的学者们以后跟贺教授切磋的。  

不过,重庆的评论员还是放下身段,在回信的第四段跟贺教授切磋了一下宪政问题,评论员认为,中国“从清末维新变法”至现在,一直在探索宪政的路子,只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跟中国知识阶层尚空谈而不知实行好争是非缺实践经及腐败有关的。相反,日本的成功,是因为日本人“为国家、为家族之牺牲个人的精神与气度”有关的。这意思是说贺教授只知谈空理,不知法制在现行制度下如何实施,也就是知行不统一。讲日本人的事,是说中国法律界的人专业人士气度小,没有为法治付代价的精神。  

这是评论员的第四段文字。评论员的第五段文字讥笑贺教授只会用西方的法治规则来批评中国的法制,而不知世界法制各国不同,各有各的特点。  

第五段评论员评价贺教授的人,是一个为法制“殚精竭虑”的人,写这封信是怕重庆的法治之剑不用杀敌人,而斩了“忠诚的异义者”,但重庆本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以法治国,”只会杀腐败者,不会杀“忠诚的异议者”。  

贺教授第九段十段十一,十二段是针对王立军的,有四层意思,一,你主持的打黑可能仿害自由。二,黑社会的出现根源在于白社会出了问题。三,假如“以黑制黑”,黑将不可控制。四,如果法治受到破坏,即使象文强和你这样手中有重权的人也是不安全的。  

重庆回答道,整齐划一,不是重庆要的,有争鸣才有生机。  

总评:贺教授这封信,有点“文革”风,弄了一顶“文革”的帽子给重庆扔过去,想吓死重庆。重庆也真有点害怕,解释了半天,但也不敢详细地说,虚晃一枪就走。不过重庆也抓住了知识分子的弱点,空谈少行,好名缺实,记得谁好像说贺教授备课不认真,听他讲演总是讲过去的话,学问也没进展,整天玩名人派头,到处讲演。重庆的文章也有弱点,前后不统一,一会说贺是为了“洛阳纸贵” 舆论效果,做“穿凿附会、一叶障目”的文章,一会说他为法治“殚精竭虑”,这样不统一的文章,可能是多人写的,改的不统一了。当然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互相说对方没气度,重庆的原话是贺教授们少“担当”,贺教授则怨重庆对“某些人性的弱点”没有容忍。重庆要贺地教授们担当的当然是执法过程的瑕疵,贺教授要重庆容忍的不可能是黑社会的残忍和腐败者的贪婪,可能是分分律师办案中的不正当行为。如果这种容忍和担当如果有一天真正实现了,草民们一定很害怕,打死他们也不会去法院了。其实贺教授的文章再有一点证据就好了,因为你讲半天,全是法院的事,政法委的事,学者的事,公检法的事,这样证明不了重庆市委有问题。最多证政法委和公检法执法水平低。同时重庆要能就现在的唱红打黑的道理再具体地说会更有说服力。如打黑,黑社会对下草菅人命,残害百姓,对上跟市委叫板,大有要取代共产党的意思,而做为共产党不会凭黑社会的这点小艺道就交出政权认输吧。至于唱歌本质就是活跃一下气氛,离政治很远,他充其实就是文化的一小部分。把唱民歌和文革联系,想象力丰富了一些。  

重庆的文间是杂文风格,讽刺嘲笑,贺教授的文间是不完全归纳式的政论。杂文的特点是随便刺一下就跑,政沦的特点是一本正经讲道理。归纳法如果要正确,必须要把所以因素拿出来讨论概括,特别是必要因素一个也不能少。如果只讨论无关要紧的因素,也类似于幽默。如,你瞟了我一眼,你一定想和我结婚。瞟一眼离结婚远呢?这样的归纳基本没意义。这是我的归纳水平,跟贺教授无关。  

当然,这两篇文章是好文,本人全收藏了,以后要好好学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