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预见性和经济学家(1-4)
经济学、预见性和经济学家
迎春
(一)
面对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人们对我国的主流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疑问和看法。我粗粗地搜索了一下,看到仅近期报纸发表的就有《中国青年报》5月18日的《理论 经济学向何处去?》、4月27日的《当经济学家穿上预言家的神袍》;《扬子晚报》5月14日《‘主流’经济学家都在做什么?》;《广州日报》5月14日的《经济吃紧,经济学家紧吃?》;《北京日报》3月2 日的《经济学家为何陷入尴尬?》;《人民日报》2月2日的《凯恩思能给我们什启示》;《中华工商时报》2月1日的《面对危机的经济学思考》以及《光明日报》1月23日的《金融危机的根源并未超越马克思的逻辑》等等。这说明人们对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强烈关注和迫切要求。
经济学和任何社会意识一样,都是一定经济制度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作为一种学说当然是一种比较系统的意识形式。而社会经济制度是发展变化的,私有制社会的经济制度还存在着利益对立的阶级,所以,经济学至今也没有统一的经济学。反映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经济制度和资本家利益的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反之,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工人阶级利益的经济学,就是无产阶级的经济学,或者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在人们常常把资产阶级经济学称为“西方经济学”,这种分类方法不科学。马克思也是西方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可以说是“西方经济学”。所以,科学的分类应该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与无产阶级经济学。这两种经济学的存在和对立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据《中国青年报》的《理论 经济学向何处去?》一文报道:“近日,在《中国经济学年鉴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出版发布会上,来自国内经济学界的60余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报道表明这是主流经济学专家学者云集的会议,但是,在这样一次会议上,除了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王国刚副所长提到马克思主义外,其他人都没有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特别是他的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学说,更是社会科学的颠峰,而且已经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科学,但是,我国的经济学者在面对世界性经济危机时,竟闭口不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似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种学说,这种现象能够用无知、偏见说明吗?显然不能!这种现象只能用这些“主流”经济学家的“屁股”坐在资本家的位置上来说明。
这次会议上,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的王国刚倒是说了几句实话,他说:“我们原来把美国为首的西方理论奉若神明,尽管我们天天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可是在一些大学只是当教科书摆在那儿,除了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是从马克思主义那儿过来,其他经济学各种书主要都是西方的。这很容易让学生从学生时代就以为西方的这些东西,是公理性的金科玉律。”把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奉若神明”、作为“公理性的金科玉律”,那么必然是“挂羊头卖狗肉”,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摆饰”了,而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干脆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存在!
经济学向何处去?区分资产阶级经济学与无产阶级经济学,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经济学、预见性和经济学家(二)
我们在《经济学、预见性和经济学家》(一)指出,当今世界存在着两种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理论,已经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是科学的理论,但是,我国的主流经济学者就是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存在,硬是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死胡同里“讨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周期性的,是生产力反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明证。他们说:“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愈来愈少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第257页)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当然不会听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而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熨平”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过,连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萨谬尔森也承认:“美国经济在我们的整个现代史上一直受着经济周期的折磨。”“-----1973—1975年和980—1982年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周期,衰退在今天仍然非常活跃。”但是,他还是认为:“第一,经济科学已经掌握了如何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知识来控制衰退使它在出现后不致于扩大成为长期持续的萧条状态--------第二,混合经济中的选民们会要求任何执政党——不管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采取扩张性的行动以防止持久萧条。在19世纪伤害资本主义的狂烈的经济周期已经被制服”等。(《经济学》第12版 第313、330页 [美]萨谬尔森、诺德豪斯著 高宏业等译)这一次发生的“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又一次宣告萨谬尔森等预言的破产。
今年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教授写的,标题是《凯恩斯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说“他(指凯恩斯)的理论被誉为通向繁荣的经济学或走出萧条的经济学。”想用凯恩斯的经济学主张来应对这次十分严重的经济危机。不过这位教授忘记了一个事实,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中,既出现过自由主义,也产生了凯恩斯主义,其后因为出现了“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事实,凯恩斯的药方“失灵”,新自由主义才又盛行起来。可见,我国的主流经济学家,就是要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这个“死胡同”里“讨饭吃”,一会儿是新自由主义,一会儿又是凯恩斯主义,翻过来,复过去,就是转不出“死胡同”。现在再推出凯恩斯的“药方”,必将如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前预言的那样:“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愈来愈少的办法。”
经济学、预见性和经济学家(三)
科学研究就是为了预见,没有预见还是科学的理论吗?经济学也是为了预见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预测频频失误还能说是科学的经济学吗?
《中国青年报》4月27日发表了《当经济学家穿上预言家的神袍》一文,为主流经济学家没有预见到经济危机的失误辩护。文章说:“经济学家的预测为何会频频失误?道理很简单:因为经济学不是一门重在预测的科学。经济学理论侧重于在事后解释已经发生的经济现象,而不是去预测。”“其实,任何预言皆非易事-------经济学家——他们预测的对象是本身就会做出预测的人的经济活动,预测不准,甚至有时不如一个经验老到的市场商人,也就不足为奇了”等。
文章所说的经济学和经济学家,都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和经济学家。
文章说:“……但事实是,经济学家的宏观形势预言能力从来是不怎么样的。美国在经济预测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不过,在20世纪前半叶,仅有的几个经济预测机构的成绩并不佳。”“1974—1975年和1981—1982年美国的两次严重经济衰退,几乎所有预测机构都没有预测到。特别是在1974年的经济衰退前夕,32个预测机构有31个做出经济将继续高涨的预测,成为经济预测史上的一大笑话。类似的还有后来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9·11”之后的衰退,预测机构纷纷折戟。而对眼下的金融危机,除个别机构、个人对危机的可能性有所意识,主流经济学家也几乎都预测失误。” “人们只要细心地去翻翻财经类报纸杂志,留意那些经济学家做出的涉及预言性质的笼统判断,就会发现经济学家的预言与事实出现较大偏差几乎是普遍现象。”
美国的经济预测机构、主流经济学家都是资产阶级的经济机构和经济学家;作者所“翻”的财经类报纸杂志也都是为资产阶级说话的书报,他们就是不读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书籍。在作者的眼里,没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经济学的区分,根本就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存在。所以,笼统地说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不能预测经济危机是错误的,是无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
资产阶级的经济预测机构和经济学家对经济危机预测失误是必然的。
首先,这些经济学家吃的、拿的是资本家的,“屁股”坐在资本家一边。就像吴敬琏“吴市场”那样,在他们的眼里,一切东西都成为商品,包括劳动力、土地、各种“有价证券”甚至于肉体、灵魂都可以买卖,这种经济制度对于有钱人来说当然是最好的制度,他们从心底维护这种“美好的”制度。所以,他们的经济学家自觉不自觉地带上了有色眼睛,根本不可能看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也就不可能看清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
其次,他们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指导。认为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人为”的,是人们意识的产物。就像文章里所说的:“预测的对象是本身就会做出预测的人的经济活动”。他们不能理解在人们的意识之外,还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因此,他们的任务就是发挥主观意识的作用,出主意、想办法,千方百计地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在经济危机发生之后则是想方设法如采用财政、货币政策挽救经济危机。他们既然不承认客观必然性的存在,也就不可能去探求经济危机发生的客观必然性,当然无法科学地预测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预测机构纷纷折戟”、“主流经济学家也几乎都预测失误”,也就在所难免。
最后,正如《北京日报》发表的《经济学家为何陷入尴尬?》一文所指出的:“中国的专家判断失准缘于一些专家的“洋教条”。长期以来,有些专家对中国经济的观察和判断,不是依据中国经济的实际,而是迷信西方的理论学说,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套用中国,分析的方法是西方的数理模型,依据的数据资料来自国外,有的甚至将西方的价值立场也隐含在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之中。”
当然,主流经济学家的预测频频失误的原因还可以列出一些,但是,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站在资产阶级立场,拒绝承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必然灭亡的命运,所以,他们也不可能预测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在一百多年前就预测到资本主义必将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史反复证明了无产阶级经济学的科学性,当前的经济危机又一次证明经济发展是有规律可寻的,是可以预测的。
经济学、预见性和经济学家(四)
前面三篇短文讲了经济学和预见性,这一篇就说说经济学家。
我国的主流经济学家因为没有预见这次“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以及对我国经济理论问题的一系列的失误而不断遭到谴责。《联合早报网》早在2008年10月27日发表的《中国经济学家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缺乏预见性》文章中就举例说:“以程思危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更是十分乐观,全然不顾去年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发达国家百年一遇的严重危机’的严厉警告,说中国股市会慢牛走下去的。中国股市慢牛走下去了吗?监管松散、欺诈盛行的中国股市一闻到美国次贷危机的风声,早就摇摇欲坠了,早就卷资出逃了。不知现在面对1800点甚至更低的股指,他们还有何脸皮见江东父老。学问做到这般地步,谁不会当经济学家?”,类似的指责还很多,就不列举了。以至于在“今年两会上(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政协委员、四川科轮集团董事长刘革新在一次小组讨论会上提出,‘主流经济学家的判断已经证明不行了,需要有一个民间独立的机构和他们进行质询,还要淘汰一部分经济学家’”(引自《观察主流经济学家的缺陷与责任》新华网3月18日)等等。当然,这位董事长不知道美国有“民间独立的机构”,但是他们的经济学家也没有能预见到经济危机的爆发。可见,经济学家没有能够预见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不在于是“官办机构”还是“民间机构”,而在于经济学家是资产阶级的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在我国主流经济学家的眼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一朵“花”,美国经济就是经济发展的典范,他们当然想象不到美国经济还会发生经济危机,更不可能真正理解这种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所以不能预见经济危机的爆发也就是必然的了!
既然我国主流经济学家如此不行,为什么他们仍然能占据着“主流”的地位呢?不仅如此,据《新文化报》5月13日报道,主流经济学家的出场费三年还会上涨三倍?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占据着经济学界的领导地位:如吴敬琏就曾担任过“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等要职;历以宁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八届全国人大常委”、“八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著名经济学家”程思危更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等,他们当然占据着经济学界的“话语权”;如果进一步问问,他们为什么能够占据经济学界领导地位的呢?因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掌握了我国的党政大权,那么文权也一定会落入资产阶级的学者手里。如果说其他社会科学领域还不敢那么公开地宣扬资产阶级的“普世价值”的话,在经济学领域则是赤裸裸的宣扬资产阶级经济学,连一点修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话语”都不需要了。
关于走资派如何把“话语权”交给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请大家看看刘日新写的《改革30年 中国向何方?》和《为什么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等文章就很清楚了。
但是,我国是不是只有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呢?当然不是!我国仍然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光明日报》1月23日发表的访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赵磊的报道,标题就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并未超越马克思的逻辑》,说明我国确实有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这是在公开报刊上发表文章的。至于因公开报刊不登载而在网络上发表的文章就多去了,例如刘日新就在网络上发表过《《资本论》解析了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文章,说明我国确实存在着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则宣传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因此,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还将长期进行下去,最终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必将战胜资产阶级的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