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再说“发展是硬道理” 再说“发展是硬道理”

火烧 2016-07-2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发展是硬道理’展开,结合电视剧《海棠依旧》中周恩来与朱德的对话,探讨生产与发展的关系,分析马克思主义中生产关系的重要性,强调发展生产对社会生存的关键作用。

再说“发展是硬道理”

马志远

 

  “发展是硬道理”,是1992年邓小平以其88岁高龄之躯“南巡”湖北、广东、上海等地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他老人家遗留下的这句名言,二十多年来经过电视报纸、标语口号、大会小会的反复阐释和宣传,想必早已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已经算不上新观点、新提法了。本文之所以冠以“再说”之名重提这句话,是因为昨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海棠依旧》第26集中有一场戏,是主人公周恩来总理与朱德委员长在一起促膝交谈当时的工农业生产形势。周恩来总理在向朱德委员长讲述了工农业生产正在克服文革造成的停工停产的混乱局面,而且粮食、煤炭、钢铁等主要生产指标都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增长之后,朱德委员长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到:“是啊,生产是硬道理啊!否则,老百姓吃什么、穿什么呀?……”电视剧借朱德委员长之口讲出的“生产是硬道理”一语,实际上是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同义语和先声。这场戏是在告诉观众,发展生产这个“硬道理”,早在文革进行时已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

  真实的历史上是否有上述“周朱对”这一场景,朱德委员长是否真的讲过“生产是硬道理”这句话,我不是专门的研究家,自然不得而知。既然电视剧在借“周朱对”重申“发展是硬道理”这个道理,那么,就有必要对这个“道理”中的道理再作一番分析。

  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人们都会自觉地发展生产,因为,“活下去”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有生命物体的本能,而人类自从动物界脱离出来的那天起,生产劳动就成为他们的自觉活动。如果没有生产劳动,没有物质财富的创造,那就真的无吃无穿,人类社会早就消亡了。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生活的历史,当然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但是,人类社会的生产从来都不是单个人独自进行的活动,而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从原始社会的野果采摘和渔猎,直到今天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莫不如此。既然人类社会的生产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那就随即产生了一个如何组织和谁来组织的问题。如何组织、谁来组织的问题,进一步说,又是一个谁来占有包括生产工具、土地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如何分配,人们的社会地位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分配形式、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马克思那里被称为生产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后期,少部分人独占了生产工具、土地等生产资料,并借以奴役、剥削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劳动,甚至于把这些大多数的社会成员本身也当作生产工具,于是,发生了阶级分化、形成了阶级对立、出现了阶级斗争。这个阶级斗争进行到19世纪的时候,变得尤其激烈,成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斗争。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开篇就写道:“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写道:“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并加注说“确切地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而阶级斗争的实质,就是要解决由谁来占有生产资料、社会产品如何分配、社会成员的相互关系问题,也就是变革生产关系的问题。进一步说,无产阶级反对和推翻资产阶级的斗争,就是要由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社会主义阶段是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实现真正的人人平等。这是马克思主义一再阐述的道理。

  《共产党宣言》还提出了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由此可见,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革命,并不是要消灭生产,而是要消灭一少部分人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去剥削大多数人的社会制度,是要在一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核心内容的新型的生产关系之下发展生产,为全社会造福,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后,确实不断开展政治运动,如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整风反右、社会主义教育、文化大革命;也确实提出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并作为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新中国的前三十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但是国内剥削阶级的残余势力及其思想影响依然存在,国际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企图消灭无产阶级政权的危险依然存在。这些反动势力的存在,迫使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保卫以生产资料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斗争。没有这种斗争,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就无法建立,即使勉强建立起来也无法巩固和发展。而这种斗争的手段,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斗争的目的就是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所有这些,改革开放以来都被当作忽视生产力发展的“左”甚至是“极左”的东西而备受指责

  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不能不强调和解决在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之下发展生产这样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如果不能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之下发展生产,就必然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之下发展生产,二者必居其一。邓小平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白猫黑猫论”以及他复出后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南巡讲话”中再三强调的“发展是硬道理”,不过是“唯生产力论”的新的语言表达形式。什么是“唯生产力论”?所谓“唯生产力论”,就是离开生产关系谈生产力,离开生产关系的变革谈生产力的发展。这在理论上就陷入于表面化和片面性的形而上学,在实践上则导致私有化的泛滥。由邓小平开始的“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历史实践已经向我们证明:一个与国际资产阶级紧密联系的新的官僚资产阶级和依附于他们的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已经成长起来,并且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正在遭到严重的威胁、动摇和破坏。

  电视剧《海棠依旧》中“周朱对”一场戏借用朱德委员长之口表达的“生产是硬道理”的思想是错误的,不能不给予批判。批判这个文学创作的“周朱对”,就是批判“白猫黑猫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等等这些唯生产力论的谬论,就是正马克思主义之本、清马克思主义之源,就是捍卫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很时髦的词,如果这个词是正确的和科学的,那么,这个“化”字的着眼点恰恰在这里——通过革命性的改造,把正在日益加深的私有化迅速地转化为公有化——这正是毛主席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指出和选择的道路。离开这条道路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理论上的无知,就是事实上的欺骗与背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