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为人民服务行的是天下最大的仁义--重读<<过秦论>>有感

火烧 2009-03-03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通过重读《过秦论》探讨仁义思想与天下兴亡观,强调中西文化融合,指出仁义非儒家独有,而是古人智慧结晶,结合历史教训阐明得民心者得天下。

       1.重起中国人原有概念的思维操作系统.

         中国人被西方人的坚船炮利打败(其实这是个表面现象),认为西方人的科技水平高后,形成了一个错误推理.即认为西方的文化比中国的先进,从此在西方因如了许多西方人的概念.这些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还没有与中国人原有概念容为一体.形成了思维混乱.后来有的中国人就不会用自己原有概念思维了.但是中国人原有的概念还是深深印在中国人的头脑里.人的大脑不是计算机想切换到什么系统那么容易.怎么办?古人比我们聪明,"古人贵左,以右为用''浅显的看就是讲两只手的关系.两只手的协调.比如写字吃饭,以右手为主,两只手协调完成工作.对待西方概念也应这样.毛主席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也应该是西学为左,中学为右,以右为用.多用中国人已有的概念,融合西方人的思想.

       2.仁义概念不是儒家发明的.

        因为儒家提倡仁义思想,就把仁义概念的所有权归到儒家名下是错误的.旧儒家思想是配合当时专制社会的产物,不过是借用了仁义的概念.老子的思想中就明确提出,"大道废,有仁义''."故矢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写一本书,不可能凭空提出许多概念,不然别人看不懂岂不是天书?所以说,道德.仁义的概念也应是在老子之前就已形成了文字,老子就是把他们系统化.许多概念早在春秋时代之前就以形成.怎么能仅归儒家所有?仁与义可以说是中国古人聪明智慧的成果.他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处世态度.人二即多人,义即是为他人出头.不是说人人自私,也不单纯是舍己为人.即不是走到两个极端.足可见中国古人的聪明智慧了.

         3.中国古人的天下兴亡观.

         中国人讲天下兴亡在人心向背.<<过秦论>>中贾谊总结秦王朝破灭的原因是,"仁义不施,攻首之势异也.''秦王朝攻打天下成功后,得了天下.就应该行仁义,使天下归心.使人心不背离.而不是受压迫,人人想造反.假使人心背离,天下的人反过来攻你秦王朝,即使你再能守,又怎能守住?看一下现实中苏联的教训也不过是如此而矣!得民心者得天下,在皇家天下与官家天下的制度下,莫不如此!

         4.为人民服务行的是天下最大的仁义.

         毛主席领导的中国革命,为的是建立人民的天下.他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中国的人民解放军赢得了人民的爱戴,老百姓称之为仁义之师.他老人家在世时,即使在国家并不富裕的时候,也援助亚非拉的穷兄弟,因为他们更困难.毛主席这正是在天下行仁义.所以那些穷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而今天,日本也想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是许诺了多少会费,花了多少钱还是没进去,为什么?有劣迹,而不思悔改.正所谓仁义不施.感想至此我不禁再一次热泪盈眶.

          大道废,废的是什么?是天下为公.皇权已经随着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官权的不受监督而形成的腐败已为人民所痛觉.历史总是在曲折前进.社会主义的概念只有在中国落地生根,容入中国的悠久文化之中才能开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