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读《为人民服务》有感

火烧 2009-05-15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围绕《为人民服务》展开,讲述张思德牺牲事迹及毛泽东演讲内容,深入剖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强调革命精神与群众关系,体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内涵。

读《为人民服务》有感  

六十四年前,在革命圣地延安,中央警备团的一名普通战士张思德,在陕北的大山中烧炭,突然炭窑崩塌,张思德奋力将队友推出窑外,自己却被掩埋而壮烈牺牲。在中央警备团为张思德召开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发表了一个演讲。演讲词的全文不过八百多字,可它以朴实自然通俗的语言论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从此,这个思想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工作的基本准则,随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的最高宗旨。  

毛泽东提出的这个伟大思想就是闪耀着光芒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九个字,文字精炼,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说其文字精炼,是说这九个字去掉任何一个都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达原来所要表达的思想。“全心全意”是个修饰语,表明了为人民服务的程度。如果去掉“全心全意” 就可能会被理解为“三心二意”或“这半心半意”。“人民”二字说明了服务的对象是谁。用“人民”而不用“人”,明确的表明服务的对象就是普通的百姓和所有劳动群众,当然这其中不包括敌人。“服务”二字说明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做什么。做的是服务,而不是做官老爷,或是其他。  

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就真心实意地在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革命斗争就是为了人民能够翻身当家作主。在那个年代革命军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又是工作队。  

在战场上,革命军人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舍生忘死,冲锋陷阵,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流血牺牲,马革裹尸,血撒疆场。  

在战斗之余,他们分解成一个个的工作队,深入到农屋村舍,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打墙修房,挑水送粮。哪儿有群众,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哪儿群众最苦,哪儿就有他们的撒下的汗水。  

他们的精神让一个个从来就不熟悉他们的老百姓了解了他们。最初是见了他们就躲,即便是敲们也不给开,因为,老百姓被那些旧军队以及土匪们给骚扰怕了,他们从来就没有见到过一支亲民爱民的自己的队伍。当他们经过对比,发现这支部队的的确却是人民的子弟兵,当他们发现,这支部队是真心诚意的为老百姓服务的时候,他们不仅向人民子弟兵敞开了心斐,而且,主动给他们端茶倒水,为他们腾出房间,把他们请进家里。  

人民子弟兵的行动让每一位中国的老百姓明白了革命的真正含义。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了全中国的人民。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投身到支援中国革命的队伍中。老百姓有的父母送子参军,有的妻子送丈夫参军,有的在前线运送护理伤员,有的推着小车为前线的战士送去粮食和水。  

建国后,在回忆到淮海战役中数百万的农民支前的情景时,诗人陈毅无不动情地说,新中国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  

在那些共产党员、人民子弟兵指战员心中党和人民的利益就是自己的最高利益。他们时刻把人民的利益高做为自己行动的最高准则。他们不愧是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  

建国后无数的党员、干部,他们继续保持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保持着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真心实意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当年,在大庆油田会战的现场,一池子的原料需要搅拌,但是又没有搅拌机,时间相当紧迫。共产党员铁人王进喜,摔先跳入池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做为搅拌机进行搅拌。在他的带领下,现场的数十名工人也一起跳了进去,共同搅拌。  

时代变化了,人们的认识和观念不同了,面对这样的事迹,可能有很多人会认为是傻子,也可能会给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造成口实,他们更会以此来攻击当时的人权。然而那些工人们的的确确是自发的,没有任何人强迫他们。这和黑砖窑下,被窑主拿着鞭子驱赶着干活的童工形成了多么明显的对比!因为黑砖窑下的童工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或是受人拐骗,误入了贼船。而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工人阶级,是以当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精神来对待自己的工作的,他们更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对待自己的事业。  

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干召下,广大的人民群众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计报酬,默默无私奉献。他们一代接一代把自己的青春无私无悔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克拉玛伊油田被相继建成。中国的两弹一星被成功的发射。共和国的大厦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加宏伟。而他们的勤劳和汗水,永远地凝结和渗透在了共和国宏伟大厦的一砖一瓦和一粒沙石中。  

然而,时过境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含义被一次一次的扭曲变形。在一些人潜移默化的意识中,取而代之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  

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下,权利场成了肮脏的交易场。  

在这个交易场,权和权可以相互交换。每个人手中掌握的权利就是自己的一张王牌,也是交换的一种筹码。今天你能给我办事,明天我就会给你办事,如果你不能给我办事,我也决不会得给你办事。一个有权利的人,通过权利的交换,结识了更多的有权的人,培养和增进了官场中的私人感情,逐渐为自己在官场中结成了一张网。自己则像织蛛一样,稳居网的中央,并借助这张网为自己捞取利益。这张网既是为官者们的生存之网,又是他们日后向上攀升的关系之网。当官就是织网,在官场,一个人未来的前途命运如何,以后会不会得到提拔重用,就要看你会不会织网,就要看你编织的网中间有没有你日后提升所要依靠的人。有的人就把在党校学习的机会,看成是结网的最佳时机。因为,能参加党校学习的大都有个一官半职,绝非等闲之辈。在这个场合,正是各种官员们云集一堂,正可谓是一次难缝的良机。  

在这个交易场,权利和金钱可以交换。有了权,确实威风,但光有权,没有钱也不行!钱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有了钱豪华酒店就是自家的厨房,豪华商场就是自家的仓库。  

可是,就国家给发的那点工资,回去交给老婆,自己也就所剩无几。怎能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的享受?再说,有权也不是一辈子的事,权利终究不能继承,终究会有退休的那一天,到时人走茶凉,仅靠那些退休金怎么能行?有了钱,不但自己能够尽情享受,而且还可以子子孙孙地继承下去。这无异于是给子孙后们代创下了万世不朽的基业,也好让后辈的人们能够由衷的景仰,同时永远铭记自己的大恩大德。  

因此,有权的就打起了有钱的主意。有钱的想办事,自己又没有权不能给别人办事,怎么交换?别急!没权这不有钱吗?因此,钱就成了有钱人手中交换的筹码。在这中情况下,权利和金钱二者之间就产生了相互的需求。于是,你用你手中的权给我办事,我把我手中的钱给你作为酬答。有权的和有钱的二者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皆大欢喜。通过权钱交易,有权的变得有了钱,有钱的变的有了权,或者是有钱的变得更有了钱。  

经过权钱交易,有权的似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是却大大贬低了自己的人格。那些富人为了寻找平衡,发泄自己情绪,他们对那些当权者从来就不屑一顾。某地有个富商请自己客商吃饭。客商提到本市的一个书记。那个富商不屑的说:“没什么了不起的,那是咱养的一条狗。”客商表示惊讶,此君怎会如此口出狂言?!富商为了证实自己所言不虚,对客商说“不信我立马给你叫来”。说完提起手机拨通电话。没过一回儿,那个书记果然如期到达。那个客商对此真是惊叹不已!  

在这个交易场,权和色可以相互交换。没有权,没有钱,不要紧,有色也可。你用权力替我办了事,我可以送你以美色。上世纪末中国最大的走私集团头子赖昌兴算是摸透了官场中各种色官门的人性,建起了专为拉拢高官下水的、为他们提供各种贴身服务的红楼,真可谓是把中国古代三十六计之一的美人计发挥演绎的淋漓尽致。红楼张网以待。果然不出赖氏所料,大批高官在色的利诱下,象林中贪食的鸟一样,纷纷触网落马。  

权权可以交换,权钱可以交换、权色可以交换,交易的结果正象民间流行的一个顺口溜所言 “当官的工资基本不花,老婆基本不用”。而大多数的老百姓是既无权,又无钱,又无色(绝大多数是不甘下贱,不屑此道),没有什么可以作为交换的条件,于是就产生了官难见,脸难看,事难办的社会现象。  

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逐渐演化成金钱向权利渗透,富人对政府官员实行包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腐败,败坏了党风、政风、民风、社会风气,损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造成了社会的不公。  

权利向权贵倾斜、权利向向金钱倾斜、权利向向富人倾斜破坏了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的基础,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他就象一株毒瘤不断地扩散着,腐烂着。如不下大力气采取断然措施,将会使社会这个肌体全身溃烂,无法救药。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市场经济下的等价交换的理念。他的“为”是有条件的。“人人为我”是“我为人人”的前提条件。  

如果把他引入权利场,就等于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变换成全心全意为金钱服务,也就是全心全意为有钱人服务。这样的社会得益的必定是少数,大多数的百姓则被排斥在社会的利益之外。因而,这样的社会就很难成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要消除权利场上的种种丑恶现象,就必须大力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建立健全政策、制度、法律、道德、监督体等系。务必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根本上得到有力地的保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