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和谐”
解读“和谐”
忠言 文
和谐
是由和与谐两字组成
和字是由禾苗的禾与口组成
禾为庄稼口为嘴
就是说人们要有饭吃才能和
人们没了饭吃社会就会乱
谐字是有言与皆两字组成
言为说皆为全
就是说人人都能话说、有民主,才能谐。
皆字是由比字与白字组成
比是比较白为明白
就是说大家互相比较
财产来源要清白
不能贫富差距过大
不能两极分化
大家共同生存过日子为皆;
比字是由两把匕首组成
匕为劳动工具和武器
就是说好日子要靠大家共同创造
要靠匕首武器来保护。
总之
和谐——
就是人人有饭吃
人人都能话说发言
要共同创造和维护才有好日子
互相比较不能有两极分化
不能贫富差距过大
说话做事要清清白白
社会才能和谐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党的十七大确定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共同富裕就是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和谐利益,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也是社会主义的原则与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社会关怀每一个人,力争通过社会制度的力量、体制的力量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得到富裕,而不是造成两极分化。
和谐发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公平正义,而是要实现事实公平正义。作为一种价值观,事实公平正义的观念应当成为我们高扬的一面旗帜。
事实公平正义强调的公平正义是有制度保障的公平正义,不是施舍的公平正义和不完整的公平正义或随机性的公平正义,它要用社会制度不断修正形式公平正义中出现的不公平、不正义。
那种分配差距过大、发展成果仅仅由少数人享有的社会是不公平和不正义的,也是严重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