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养儿防老错在哪里   养儿防老错在哪里

火烧 2016-07-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深入分析养儿防老观念的弊端,指出其对个人解脱和家庭关系的影响,强调自立与无私的重要性。

  养儿防老错在哪里

  球人灯塔

  “养儿防老”,是一种不究竟的观念。对家长而言,阻碍了自己的最终悟道和彻底解脱;而对子孙后代来讲,却又容易使他们陷入一代又一代的劳碌之中。

  可是,数千年来,“养儿防老”始终被绝大多数中国人所信奉、所遵循。大家都觉得,养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当自己上了年纪,干不动活、甚至瘫痪的时候,有人能伺候自己……

  这种观念,至少暴露出三方面问题:

  第一,丧失了人人能够悟道成佛从而彻底摆脱疾病、瘫痪等俗世痛苦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悟道成佛的第一关键就是“自信心和主动性”。

  老了,不靠子女就活不下去;老了,不靠子女一勺勺滴喂,就吃不了饭;老了,就会生病瘫在床上……这一切,都是没有悟道的表现。

  换句话说,真正悟道的人,哪怕是活到150岁,仍然能自己到井里打水,仍然能自己洗衣做饭,离开俗世的前一分钟,大脑都仍然是清醒的,是完全能自己照顾自己的。

  人,是一种灵肉合一的玩意儿。“心能转物,则同如来。”当人真正悟道的时候,他绝对可以指挥自己的肉体。甚至是,虽然没有彻底悟道,但怀有一种强烈的自立之心,仅仅是这种自立之心,就足以确保他去世之前仍然能够自己照顾自己!

  不信,你就去仔细观察、对比一下瘫痪几年才死的人与到死都不用子女伺候的人之间的性情差距!

  第二,让子孙后代陷入一代又一代的劳碌之中。

  有个段子非常形象:你放羊为了什么?赚钱。赚钱为了什么?娶媳妇。娶媳妇为了什么?生娃。生了娃干什么?放羊……

  很多读者看了这段都感到非常可笑。

  然而,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几千年来,绝大多数人其实都在重复着类似放羊娃的生活:

  幼年、青年时,少不更事,糊里糊涂滴活着;中年,养孩子,吃好、喝好、玩好、上好学、上好班……总之,统统是为了孩子;等孩子大了,该享清福了吧,老人又这病那病的,又得伺候老人;等送走了老人,帮着子女带大了孙辈,该彻底解放了吧,然而,好景不长,这病那病缠身,又开始被子女伺候了……

  虽然细节上有所差别,然而,一代又一代的人,却基本都在重复着忙碌、劳累的老路,而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活的洒脱、活的自在、活出真我,也没有几个能够将子女真正培养成通透、洒脱之人!

  第三,让家庭关系有那么一丝功利、交换的味道。

  “年轻的时候养孩子,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老的时候,孩子们能养自己。”各个时代的家长不但这样做着,也不断滴念叨给孩子听。甚至是当孩子不听话、没有按照家长设定的轨道行进之时,出于对未来无人养自己老的恐惧,家长对孩子又打又骂、有时还痛下杀手,造成诸多人间惨剧。这些,都是因为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彻底的无私。

  总之,“养儿防老”这种观念是不究竟的,导致了诸多问题和恶果。

  那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正确观念呢?

  对待孩子,要“爱”,用无私的、不企求任何回报的爱,将他们养大。繁衍后代,将后代养大,是成年动物的一种天赋的、无法推脱的使命和责任,是必须要承担、要承担好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彻底的无私、不求任何回报,家长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与幸福;

  对待父母,要用爱去赡养他们。当子女的,没有资格、也没有可能,要求父母也和我们一样彻底悟道。父母能够悟道,那是我们的幸运和前世修来的福报;假若父母没有悟道,甚至连道的大门也摸不着边,那么,我们能够做的,唯有一如既往的去孝敬他们、孝顺他们;

  我们能把握的,唯有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通透之人,一个在死亡前的最后一刻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真正的人!并且非常奇妙的是,只要我们有这个想法,想法足够强烈,那么,就一定能够实现!

  不信,您就试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